APP下载

良师之学必善问

2018-09-04邱晓燕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9期
关键词:香雪铅笔盒环节

邱晓燕

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的重要手段,它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如何设计出好的问题呢?下面我就以铁凝的《哦,香雪》为教学案例来谈谈自己在问题设计方面的认识和困扰。

一、第一次上课与分析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多次修改了教案。第一次我将教学目标定位为“品读小说细节,理解铅笔盒的象征含义,把握文章主旨”,并将教学环节分为三个部分:

环节一:品读细节:(1)火车来了,台儿沟的姑娘们经过精心打扮看火车,这个情节是否太夸张?(2)凤娇们关注的“金圈圈”等,香雪说看不见,这个情节是否不太真实?(3)香雪用40个鸡蛋和独自夜行30里路的代价换了铅笔盒,这个细节是否失真?

环节二:作者为何要花那么多笔墨刻画凤娇?

环节三:有人认为凤娇关注的金圈圈很俗,也有人认为金圈圈和铅笔盒的价值等同,你认为呢?

按照这样的教学思路,我试上了一节课,但很不顺,主要是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关联性比较散乱,在设疑时没有围绕中心,问题线性化,没有主问题,导致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都不够突出。

二、第二次上课与分析

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情节和环境都是为人物形象服务的。“铅笔盒”和“凤娇”对“香雪”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赏析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探讨铅笔盒的象征含义,把握文章主旨”。教学过程分四个环节:

一是导入;

二是分析香雪和铅笔盒的关系,赏析人物形象,把握铅笔盒的象征含义。有三个问题:(1)香雪为什么这么关注铅笔盒?(2)香雪拿40个鸡蛋换铅笔盒值不值得;(3)你认为“香雪换了铅笔盒后,独自一人夜行三十里路回到了台儿沟”这一环节是否失真;

三是比较阅读香雪和凤娇,分析其关注对象的异同,把握小说主旨;

四是分析香雪和凤娇们追求现代文明的原因,了解时代背景。

这次试讲有了进步,但问题仍很多,比如文本细读部分,特别是对铅笔盒象征含义的探讨。本节课最大的遗憾是问题设计不够精心。首先是导入时缺乏和主问题之间的过渡。这节课的重点是分析人物形象,标题揭示了主要写作对象,且表达了作者对主人公的讴歌与赞美,那么可以提问:香雪身上有什么闪光点值得作者讴歌?这样就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了,但是我急于把学生的关注点引到“铅笔盒”上,忽略了这一环节。其次分析“香雪为什么关注铅笔盒”后再来问“拿40个鸡蛋换铅笔盒值不值得”就很没有意义。再比如环节三,设计这个问题时,是希望学生能够对二者的价值展开辩论,思维碰撞。但是从课堂来看这样的提问方式只会让学生的思维一边倒。设计第四个环节的意图是为了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台儿沟是个怎样的存在,使大家对姑娘们的追求有更深切的体会。但是在第二个环节,也就是分析香雪和“铅笔盒”的关系时就已经涉及到台儿沟的贫穷、落后、封闭,因此把这个问题单独拎出来谈显得很尴尬。由此可见,精心设计提问关乎一节课是否成功,那些毫无价值的无问之问只会让学生和教师、和课堂渐行渐远。

三、第三次上课分析

第三次的修改主要针对的是每个环节的提问。首先是课堂导入,从标题入手,设计了以下问题:标题的“哦”怎么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在作者心中,香雪是一個怎样的人?“哦”是个语气词,有两种读法,一种读ó,表感叹,一种读ò,表出乎意料。学生充分读出了作者对香雪的喜爱、怜惜、赞美之情,也活跃了课堂氛围,为整节课的展开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而且关注文章标题是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突破口,是设计问题时需关注的“重点”。此外,这样的导入也有助于自然引入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目标——赏析典型人物。环节二是细读作品,分析凤娇和香雪关注点的不同,鉴赏人物形象。这一环节主要围绕四个小问题展开:第一,香雪为什么要拿40个鸡蛋换铅笔盒?第二,胆小怯懦的香雪独自行走30里夜路回到了台儿沟,情节是否失真?第三,凤娇们的关注对象是什么?第四,有人认为凤娇们关注的金圈圈等不如香雪关注的铅笔盒有价值,你怎么看?环节三是联系文本倒数第二段和最后一段的“哦,香雪!香雪!”探究寓意,把握主旨。

总体来说,这堂课是成功的。但也有不足,如一开始没有把主问题呈现出来,这节课的主问题是“香雪和凤娇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我们来看看有何不同?为何有这些不同?”而我在上课时直接让学生关注了香雪的关注点,再关注凤娇的关注对象,最后才是将二者进行比较。这种先分后总的结构很容易使学生抓不住重点,搞不清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而如若在课堂伊始就呈现,会使学生对学习目标、重点有更清晰的把握,也会使课堂更加有条理。

四、实践反思

课文是语文教学时的主要依托,教学时应立足文本,围绕课文的整体特点设计问题,这样才能突出教学的重难点。立足文本,首先要把握课文体式。第一次我未抓住《哦,香雪》的小说特点,该教的不教,不该教的却花了太多时间。此外,问题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是关注少数优秀学生。因此教师设计问题时力求更精、更实,紧紧扣住教学目标,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关注文本细节。同时,教学时设计的问题必须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不能顾此失彼,所有的问题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切忌问题之间相互孤立。优秀的主问题设计,精心的提问,直接影响师生、生生与文本对话的效果,唯有如此,课堂教学之路才能渐行渐远。

(作者单位:上海市青浦一中)

猜你喜欢

香雪铅笔盒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台儿沟的姑娘们——评女性视角在《哦,香雪》中的运用
青春的觉醒和生机——《哦,香雪》自主读写
便携彩铅笔盒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紧贴人物读小说
小袋鼠的新家
放弃后的惊喜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