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数学阅读 感悟数学语言

2018-09-04吴蓉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9期
关键词:数学语言数学阅读小学数学

吴蓉

【内容摘要】小学数学包含大量概念、定义、法则、课例、实验等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数学阅读,为学生提供丰富学习认知机会。发动学生感悟数学语言,已经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追索目标,教师要给出必要的引导和启迪,以成功激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阅读 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精确性、逻辑性、关联性等特征,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数学概念、定义、法则、定理、课例、分析、活动、实验等内容时,需要体会数学语言的个性特征,并在不断体会、体验中形成体悟。重视数学阅读教学,对数学语言展开详细解读,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清晰思路,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数学认知意识,从数学语言中获得数学认知启迪。

一、概念定理阅读,体会数学语言精确性

数学语言具有精准性,特别是在概念定理解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相关数学语言展开细致分析解读,理清各种制约因素的关联性。概念、定义、法则、定理性语言具有高度概括性,其词汇构成也具有精准性,不会产生歧义,如果学生采用粗读、浏览方式展开阅读,自然不能建立清晰认知。教师要强化教学引导,让学生不放过一个字词,在理解基础之上展开强化记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顺利构建知识体系。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线的认识》,这里涉及“直线、线段与射线”等多个概念。教师先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展开引导:我们生活中可以经常见到拉直的线,如电线、晾衣绳、铁轨、灯光光柱等。这些线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在同一平面上,无限延长得到的线为直线,它没有端点;一方无限延长,另一方有一个端点,这是射线;有一定长度,两端都有端点,这是线段。教师让学生依据定义对相关线展开判断。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思维起点:直线无限长,没有端点。在生活中很难找到直线案例,我们只能用图示法表示。射线也是无限长,有一个端点。如灯光光柱,很像射线形状。线段有限长,有两个端点。生活中像线段的东西有很多……

教师对直线、射线和线段等概念进行形象解读,学生非常顺利掌握了相关概念的基本要义,并给出积极反馈。概念定义阅读有多种方式,教师给出形象生动解读,无疑给学生带来更清晰认知。

二、课例分析阅读,体验数学语言逻辑性

数学中的概念、定理等内容需要记忆,而课例分析等内容则需要理解。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课例时,需要先弄清各种等量关系,梳理数学因子的层次,为进一步学习创造条件。小学生数学语言积累不够丰富,如果有需要,教师还要分出步骤来,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课例。课例是学习的榜样,弄懂课例是学习数学的关键。让学生多看课例,自觉理顺各种关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数学语言感应品质。

学习《乘法分配律》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说说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如何计算出来的?学生先独立观察思考,然后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每一个成员都说说自己的分析,小组组长集合小组讨论意见。教师在班级内集中讲解课例,让学生进一步验证自己的分析判断。为巩固相关认知,教师发动学生根据课例,再列举一些类似的算式。学生有了前面的阅读认知,列举算式顺利展开:39×15+61×15和(39+61)×15(40+ 6)×25和40×25+6×25等。算式展示中,教师让学生说说例子构建规律,学生展开热烈讨论。为让学生建立规律性认知,教师让学生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列举出乘法分配律算式。学生心领神会,给出总结:(a+b)×c=a×c+b×c。

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例,小组讨论课例,这都属于研读形式学习数学语言。学生经过多重对比分析逐渐形成了数学认知。特别是让学生根据课例展开延伸性列举操作,不仅巩固了学习体悟,还促使学生建立了系统性认知。

三、活动实验阅读,体悟数学语言关联性

数学教学设计数学活动和数学实验等内容,让学生读懂相关操作程序,也可以帮助学生尽快抓住数学内质规律。数学具有系统性、逻辑性等特征,体现在数学语言中,便是对每一个关键词语展开关联性解读,这样才能形成系统性联系。数学活动设计时,要有明晰的操作程序安排,还要涉及一些实验工具和环境,只有领悟其内质要义,才能引导学生顺利进入到活动操作之中。

学习《神奇的计算器》时,教师先让学生每人都拿出计算器:我们今天要学习这神奇的计算器。这计算器到底神奇在什么地方呢?学生纷纷给出自己的见解:“计算器能够计算加减乘除,而且不管数字有多复杂,都可以瞬间完成计算。”“计算器功能不一样的,有些计算器,不仅能够计算加减乘除,还会有其他功能,像语言播报、音乐,甚至能够当电子琴弹奏。”教师让学生观察手中计算器:计算器上有很多按键,这些按键都有自己的特殊功能,对照教材介绍内容,结合实际操作,熟悉这些按键的功能。学生根据教师提醒,对相关内容進行研读,并在不断操作中探索运用规律。

数学语言是数学教学重要追索目标,培养学生数学语言感知意识,有利于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数学语言朴素、严密、精准、抽象,每一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具有特定的含义,要真正学好数学,必须要从阅读数学语言开始探究,找出数学语言内质联系,才能真正理清数学认知构建规律。

【参考文献】

[1] 林霞. 走进数学绘本发现阅读魅力[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9).

[2] 王丽娟. 用数学家故事滋养学生数学阅读[J]. 华夏教师,2017(10).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东乐镇山羊堡爱心小学)

猜你喜欢

数学语言数学阅读小学数学
以数学阅读为支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浅论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试论初中生数学焦虑对数学阅读的影响
学好数学,从数学语言开始
浅谈培养高段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几点策略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数”山有路“读”为径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