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电大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办学的现状与思考
2018-09-04章敏丽
章敏丽
【摘要】县级电大在人才培养以培养符合本地区人才需求为出发点,这就给县级电大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办学创造了前提条件。而双方合作办学既符合各方发展需要,也能实现各方共赢。本文首先指出县级电大与企事业单位对合作办学的需求,分析了县级电大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办学的现状,并提出现阶段县级电大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县级电大 企事业单位 合作办学 需求
【中图分类号】G7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8-0031-02
在电大办学体系中,县级电大是基层办学单位,直接面向地方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各个基本单元的企事业单位如果能与县级电大之间开展合作办学则可以达到双赢的目的,一方面合作办学为县级电大输送了源源不断的生源,同时为县级电大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另一方面为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企事业单位员工素质和职业技能,加强继续教育提供了有利保障。县级电大校企合作办学从21世纪初开始逐步发展,逐步探索,近几年,在国家、地方政府各类政策支持下,在企业各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下,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一、电大“校企合作办学”各方需求分析
(一)“校企合作”是现代学习型企业的客观需求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学校主动与企业接轨,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办学的一种模式,即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学校运行机制。这里提到的“企业”,不仅指工业企业,也指与学校专业有关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其他部门。现代企业兴衰取决于企业职工(含经营者、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驾驭市场的能力,企业职工原在校获得的知识不能终身受用,只有坚持终身学习才能不断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急剧变化的形势。当前,企业学习兴起,呈电子化发展趋势。一方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而且加快企业转型升级。2010年,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培训计划,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人力资源优势。促使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另一方面,企业参与电大远程教育学习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学习的需要,合作办学模式下,学校势必出台相关学费优惠、送教上门等政策,这样使企业员工学习降低成本、有效解决工学矛盾并激发员工学习的积极性;三是增强企业的终身学习意识的需要。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础最终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个人将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电大远程教育利用网络资源突破时空局限,共享优质资源,能灵活解决工学矛盾,电大远程教育已然成为政府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化的继续教育远程教学机构,可成为企业员工“身边的大学”,为企业员工提供良好的素质提升机会,最终可以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有利于促进电大事业的发展
从县级电大角度,“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电大办学成功的运行机制,有利于促进电大教育事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如下几方面:一是合作办学为电大招生提供了有力保障。由于普通高校扩招及人口结构的变化,近年来,企业生源是县级电大的主要生源,而由于工学矛盾、家庭生活与学费压力等的制约下,企业员工个人求学存在诸多困难,故而非合作企业员工求学生源相对受限。而在合作办学情况下,企业势必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员工学习,为电大招生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合作办学的企业生源利于解决工学矛盾,为教学活动开展提供便利条件。在合作办学模式下,企业共同参与教学管理,能比较有效地解决工学矛盾。三是为电大实践教学提供了条件。县级电大办学中实践教学资源短缺,首先是硬件资源有限,且地区经济产业相关的职业技能品类繁多,学校无法为所有实践教学提供硬件保障,其实是师资等软件资源也较有限,教学中缺少实践经验。合作办学模式下,学校与企业之间可在互利互惠的条件下,提供实践教学硬软件资源。四是有利于电大转型发展,新形势下电大转型发展,要求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十八大报告再次提出“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非学历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县级电大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企业岗位培训的要求和社会人员职业发展的需要,大力开展非学历教育。而在合作办学模式下,企业的非学历培训需求,就是开拓非学历培训市场的重要契机。五是有利于电大教学改革,促进电大事业发展。县级电大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宗旨,要求电大自身不断适应地方经济需要,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使学校把握企业当前的经济信息、技术信息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教学内容及时调整,促进教学改革,不断完善教学管理的方法与制度。
二、县级电大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办学的现状与问题
(一)学校是合作办学主导,企业合作积极性不高
当前,支持地区经济发展的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建立员工培训的长期战略规划,只有少数企业为加大公司的竞争力,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有人才储备和培养的计划,故而多数企业对校企合作愿望不迫切。因此在现阶段,县级电大是合作办学的主导者,学校为了招生需要,主动寻找合作的企事业单位,对于学费优惠等相关政策,并大力寻求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行业协会牵线,才促成了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办学。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双方往往也无法建立长期稳定的互利合作机制。因而,目前的合作办学水平还比较低,合作的稳定性、长期合作比较差,合作办学效率没有充分发挥。
(二)合作办学中职业技能培训匮乏
员工的职业技能和技术水平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员工职业技能水平的发展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现阶段的电大学历教育普遍模仿普通高校的学历教育专业设置,开设课程往往忽视了成人职业培训的特点,强调理论而忽视实践,强调知识系统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学周期长、成本高;而职业培训周期短,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效果比较明显,是受企业青睐的继续教育内容和方式。因此,现阶段合作办学中的職业技能培训匮乏因素,严重影响了校企合作中企业方的积极性。虽然,电大系统已认识到职业技能的重要性, 2009年5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也印发了《关于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开展“以职业人教育为核心的职业导向式技能人才培养教学改革”项目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级电大积极探索具有双证教育特点的现代远程教育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确保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但是,几年来,双证制教育并没有采取实质性措施,技能教育依然停留在为取得学历教育文凭而应付了事的状况,理论与职业技能实践脱节的现象依然严重。
(三)专业课程设置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电大系统的办学特点决定了县级电大没有专业课程设置的权限,这也束缚了校企合作的深度。校企合作的理想成果是企业缺什么人才,学校给他培养什么人才,但事实上在合作办学中,对企业学历教育设置什么专业,开设哪些课程均受到国家开放大学专业设置的牵制,加之受到学校教师配备、培训设施和设备条件影响,学校并没有足够的规划和设置能力,无法开办与某些企业对口的专业与课程。虽然国家开放大学已经推出了“课程超市,学分银行”,但由于对专业规则每个模块规则的约束,学校的实际操作的灵活性是非常小的,所以具体的课程设置与合作方式都没有随意更改与合理调整的权利。同样,个性化课程设计的灵活性也受到课程实施“五统一”的制约。
(四)合作办学的教学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在校企合作办学中,双方主体都应该参与教学管理,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现阶段的合作办学中,一方面,企业(主要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校企合作办学中承担的主要作用是输送生源,很少有参与入学后学员的教学环节管理以及监督评价;另一方面,学校虽然有送教上门等方便企业学习的措施,但是对于合作办学的教学管理也基本停留在非合作办学同样的管理模式,并未成立专门的部门,没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和评价机制,也没有制定相关政策。与合作企业的互动,教学研究都比较少,合作办学的教育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三、县级电大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办学的思考
(一)县级电大要形成合作办学管理体制
虽然合作办学强调双方都是主体,但是教育的主体是电大,县级电大要成立專门的合作办学管理部门,深入调研企业学习需求,努力形成合作办学教育管理体制。1)科学制定企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争取上级教学主管部门支持,在国家开放大学设置的教学计划基础上,为企业量身定制专业与课程,设置满足企业需要的内容,并适当加大实践项目和技能培训项目;2)实施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企业生产需要,采取送教上门等方式,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建立学习过程监控制度与学习考核制度;3)积极参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员工的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文化的建设,起到积极作用,真正提升企业员工素质,达到教育的终级目标。
(二)合作办学双方要形成政策保障体制
要建立适应合作办学的教育体制,从政策引导、制度保障、资金保障等方面对校企合作各方给予各级的配合与呼应,对学习提供必要的保障。学校对校企合作要有针对性的政策引导,对企业职工的报名入学手续、学习时间安排、学习课程选择、学习辅导模式、专业测评方式等方面都要符合企业及其学习者的实际条件和实际需要。企业也要对参加学习的职工给予学习时间、学习经费、学习条件及完成学业后的晋级、晋升机会等方面的物质及精神的政策激励,充分调动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校企合作的双方都要把各自的政策导向转化为明确的制度性规定,以确保优惠的政策得到积极有效的落实。
(三)互惠互利,共享优秀的教育资源
现代远程教育利用网络给学习者提供了教育资源,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搞好校企合作必须在互利平台的基础上各取所需,共享相关的教育资源,以达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1)电大的名师和企业的专家都是属于优质师资资源,电大的教育专家通过远程或亲临企业进行专业施教辅导,企业的专家可以受聘为远程教育的教师,这样会有利于企业职工的学习;2)课程教学资源是办学的基础,电大远程教育的课程教学资源突出理论性特点,而企业的生产技能资源则突出实践性的特点,互相弥补就可取长补短,形成和谐统一;3)在某些特色或有条件的项目上,双方可考虑合作开展教学科研,充分利用教学科研的便利条件,达到教学相长的促进作用。
(四)共同参与,拟定合理的教育评价标准
科学合理的评价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和激励功能。远程教育校企合作必须在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客观而系统地评价双方合作的成绩与效果。校企合作双方必须认真拟定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共同进行科学的评价活动,且校企合作的成果也需要得到双方的认可才是公正有价值的。1)校企合作的成败评价标准,要看双方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围绕工学结合、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用所学来验证远程教育教学效果,具体来说包括:企业学历得到提升,构建学习型企业的成果,电大的教学质量是否得到有效提升,适应本地经济发展的教育改革成果等,看能否给双方带来预期的目标,既能符合远程教育的质量要求,又符合企业教育培训和企业发展的质量标准; 2)双方应共同组建评价小组来全面、客观、共同地进行科学评价活动,规范客观评价合作结果,总结成果,分析问题,围绕互惠互利和持续发展原则不断完善,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励与引导远程教育校企合作向着良性的轨道前进。
总之,“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共同利益的一种模式,且必须要在实现共赢的目标下才能长期有效开展。校企合作模式有利于电大教学改革的实施与电大教学质量的提升,县级电大要不断探索合作模式健康发展之路,不断开拓远程教育校企合作市场,真正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人才服务,为促进人人终身学习服务,成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主导者和生力军。
参考文献:
[1]周之良.当前校企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1(24)
[2]王娜.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准职业人”[J].教育教学论坛.2012(25)
[3]黄迎果,尚丽娟.校企合作办学的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9)
[4]詹霞.对转型社会下电大校企合作办学的思考[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6)
[5]李凤英.浅谈深化校企合作办学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1(21)
[6]李建军.“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是推动电大创新发展的需要[J].《科教导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