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是生活的女儿

2018-09-04怀家轩

新作文·高中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席勒美育人性

怀家轩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尽管科学进步了,文明发展了,但是人并没有获得自由;尽管道德具体了,也具有了极大的强制性,但这也没有给人带来自由,反而造成了理想人性的分裂。虽然这种片面的发展对文明和人类的进步都是绝对必要的,但个人却为了这种世界目的而牺牲了自己,失去了性格的完整性。法国大革命中新旧阵营的反复较量与残酷斗争让席勒看到了这一点,他发觉通向自由之路不应该是政治经济的革命,人要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唯有通过艺术来培养人的美的心灵。席勒的美学思想核心是美育思想,他提出感性冲动统一于游戏中,而游戏、美與艺术同人的本质都是自由,艺术的使命就是使人从混乱中恢复自由,“人同美只应是游戏,人只应同美游戏。”

他说,“艺术是自由的女儿。”只有美的艺术才能成为以自由为内涵的美育的重要手段。

然而,艺术固然是一架桥梁,一种形式,但它同时又是生活。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理论有其局限性,它抽象、缺少根据,因为审美局限于精神,不直面现实,所以,这种“人性的圆满就是美”的境界,其实是不存在的,即一种“审美乌托邦”。而我认为,席勒将审美教育与人的自由生存、人性的全面发展联系在一起,固然极具深远意义,却是片面的。首先,艺术与美的载体是生活,她们表达的不仅仅是自由,她们的使命也不仅仅是作为一架桥梁,引导人们到达自由的王国;其次,艺术不等同于美,并非只是具有审美艺术情趣的作品才有资格被称之为艺术。

艺术的进程,就是不断地颠覆人们之前的审美观。艺术想要保持纯粹性,而所有的情感和道德成分都带上了生活的影子。康德说:“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艺术的存在主要是为人类提供精神乳汁,即一种精神慰藉,而这要求艺术必须从“高高在上”的姿态慢慢地融入人们的生活。艺术的生活化成为了艺术的发展趋势,而突破传统艺术价值观念的禁锢——圣道维护者所宣扬的“生活化的艺术是纯粹的伪艺术”——就成为了一代代艺术家追求和奋斗的目标。

杜尚的《泉》以及蒙娜丽莎嘴唇上的那撇胡子,嘲笑的便是人类认识和对待世界的狭隘和刻板。他说,“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的生活。”安迪·沃货霍尔的可乐瓶,想表达的不是有趣,而恰好是无趣——那无二致的商品的呈现,传递出的是现代人无止尽的空虚感。而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彼时最沉重尖锐的武器,是最好的艺术,令天地都为之动容。我想,各种主义的诞生其实是评论界、理论界的成果,而真正的创作者在创作时没有想过要创造出一种主义,他们的心里只有一件事:对生活、对人性进行尽可能深刻的思索与生动的反映,而他们在艺术中寻找到了一条将这一切表达得最酣畅淋漓的通道——也许这条路通往的便是自由的国度。

像你在南方,闭着眼睛,深深吸一口气,把整个海洋的气味都吸到了身体里了。海在你的肺叶里,海在你的皮肤上,海充盈着你身体每一个细胞的空隙。海占领了你的视觉、听觉,海包围着你,从心里压迫着你。有一天,你要写诗,你要画画,你要唱起歌来跳起舞来,那海,就在你心里澎湃起来,不是你去寻找它,而是它铺天盖地过来,包围着你,渗透着你,令你难以自拔。

就如同我。我自小便热爱音乐与美术,甚至把这种浅薄的喜爱标榜为自己的勋章。我迷恋着那样的美——完美的、幸福的、有力的、凯旋的,多少还能引起恐惧的东西!因此我将渴求诉说成理想,便拿起了艺术——她给了我更广阔、更自由的幻想,以及缥缈的希望。哪怕我选择了文学,我也不愿意放弃艺术,她们都是我拥在心尖上的宝贝,她们统一于我的生活中,并构成了我的生活。哦,我真渴望有朝一日自己的文字能够像一只只蝴蝶那般蹁跹地飞出纸面,化作鲜活的色彩和跳跃的音符!

查拉曾如此宣言:“这是忍不住的痛苦的嗷叫,这是各种束缚、矛盾、荒诞的东西合不合逻辑的事物的交织,这就是生命。”不论是达达主义或是其他艺术形式,不论是世界大师还是如我一般平凡的中学生,我想当他们开启自己的艺术创造的时候,并不是希望用美育手段来整合分裂的人性,以达到自由和谐的境界,而仅仅只是想去呐喊,想去书写,想奋力地传递出自己的想法——只要活着人便会有思考,不论善恶,不论美丑,而创造是他们永恒的慰藉,也是他们生命的痕迹。因此,我想说:“艺术不是自由的女儿,艺术不需要依附自由而存在;艺术不等于美,艺术能够表达出的东西远胜于美。若非要让艺术“认祖归宗”的话,那么生活便是她生长的沃壤。倒不如说:艺术是生活的女儿。

写作感言:

如果问我世界上最迷恋的东西是什么,我会告诉你,是美。数学定理有着严谨对称、简单流畅的美;艺术作品有着浪漫绮丽、诗意翩跹的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有着温暖安宁、生生不息的美。我迷恋着美,我开始追求她,所以我拿起了创作的笔。文学在我的心中是一座神圣的殿堂,横贯着整个宇宙里文明的璀璨,不同的眼睛凝望着不同的星星,所见的美丽也不尽相同。她给了我探索世界,追求美丽的力量。

“我只是想要亲手确认一下,这个世界有没有那么一样东西,必须是我,也只能是我,才能将他创造出来。”这是十五岁的我曾经写下的句子。如果真的有那么一样东西,是只有我才能创造出来的东西,是全世界独一无二、闪闪发光的艺术品,是我只看一眼便感动到落泪的美的话,那么,我想我降生于这个世界,便是有意义的。创作——是我永恒的慰藉,哪怕它会让我陷入孤独,我也甘之如饴。

猜你喜欢

席勒美育人性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文学巨匠歌德论挚友席勒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学习”反人性吗
席勒的烂苹果
美育教师
吃猫粮得来的诺贝尔奖
吃猫粮得来的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