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业余马拉松跑者社会互动质性研究
2018-09-03霍兴彦郇昌店郝海亭
霍兴彦 郇昌店 郝海亭
摘 要:以“YHM”微信群为个案,运用虚拟民族志等方法,从互动对象、互动符号和互动方式3方面对中国业余马拉松参与者的社会互动进行质性研究,旨在论证跑者如何在网络社会背景下通过社会互动建构个体的身份认同。研究发现:跑者互动对象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体在跑者群体中所处的“地位”有关;与线下以跑步为主的符号互动不同,虚拟社区的互动符号形式更为多样;个体对跑者身份的确认是通过互助与冲突等不同互动方式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业余马拉松跑者;社会互动;虚拟民族志;质性研究;虚拟社区;网络社会;微信群
中图分类号:G 80-051 学科代码:04030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aking WeChat group of YHM as a case,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the fictitious ethnography is used, from the interactive objects, symbols and interactive, this paper makes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Chinas amateur marathon runnerssocial interaction, aims to demonstrate how runners construct social interaction and individual ident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twork society. It was found out that the choice of interactive objects of runners was largely related to the "status" of individuals in the group of runners. Different from the offline running-oriented symbolic movement interaction, the interactive symbol form of virtual community is more diversified. The recognition of the identity of the individual runner is the result of different interactive ways such as mutual assistance and conflict.
Keywords:amateur marathon runners;social interaction;virtual ethnography;qualitative research;virtual community; network society;WeChat group
1 研究背景
越来越多的业余马拉松参与者(以下简称跑者)选择参加马拉松比赛。据统计,2016年在中国田径协会注册的马拉松及相关路跑赛事共328场;全国参赛人次超过280万,再创历史新高;跑团超过12万个,常年参加跑步人次超过1 000万[1]。虽然跑步是由个体独立完成的动作,但并不意味着不与他人发生联系。根据胡荣[2]的观点,个人行动、社会行动和社會互动存在区别:个人行动指只针对自身,不与他人发生联系的动作;同样的动作,当被赋予一定的社会意义,与他人发生联系时,就成了“社会行动”;而“社会互动”则是指相互的社会行动,是人们对他人发出动作或作出反应的过程,是发生于个体之间、群体之间或个体与群体之间相互的社会行动过程。正是通过互动,人与人之间实现了信息沟通和资源转换,将“行动”导向他人。作为社会中的个体,人的大部分动作都具有主观意义,涉及与其他人的联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乔治·米德把人的动作称为“有意义的动作”,即符号。他认为,人的心灵、自我及社会只有在人与人的互动中才能产生,它们都具有社会意义[3]。根据布鲁默的表述,个人是被卷入一个巨大的互动过程之中的,每个人都通过各自的解释而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4]。由此,跑者之间是存在社会互动的。
互联网这一社会化工具正在改变人们的社会互动方式。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亿3 100万,全年共计新增网民4 299万,增长率为6.2%,互联网普及率达53.2%,手机网民规模达6亿9 500万[5],68%的跑者携带手机跑步[6],经调查,有部分跑者会加入微信群,从而形成“虚拟社区”。例如本研究选取的样本“YHM”微信群。“虚拟社区”主要指的是“互联网上出现的社会集合体,在这个集合体中,人们经常讨论共同的话题,成员之间有情感交流并形成人际关系的网络”[7]。互联网的本质就是连接,基于“连接”和“分享”的“个体”在网络中产生种种“关系”,并连成一个复杂的关系网络[8]。这意味着虚拟社区的人们可以超越传统的种种限制而展开更为灵活便捷的社会互动,同时这也从根本上改变了跑者互动的社会情境。
目前,国内针对跑者的研究多聚焦于参赛动机及对赛事满意度方面,以定量研究为主。例如:梁一琣[9]采用《身体活动动机测量》(MPAM-R)量表对参加2015年杭州马拉松的跑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其参赛动机主要包括健康、乐趣、社交、能力和外貌;邢晓燕[10]在跑步爱好者动机量表(MOMS)基础上构建中文简版,对2014年北京马拉松参赛者跑步训练参赛的动机内容与结构进行了分析;吴燕丽[11]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跑者赛事满意度进行了问卷调查;霍兴彦[12]从项目特性及参与者体验角度分析了跑者参与马拉松运动的原因。这些研究主要是将跑者视为孤立个体,将马拉松参赛行为视为跑者的个体行动,忽略了社会互动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抽离了虚拟社区可能带来的社会环境的巨大改变。显然,这种静态、孤立的视角既无助于深入解读跑步行为的复杂性,也难以解释网络化背景下出现的“马拉松热潮”。
基于以上研究,提出如下假设:个体对跑者身份的认同,即关于“我是谁”“我为什么参加马拉松运动”的认知,是社会互动的结果,而且虚拟社区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本研究尝试通过虚拟民族志等方法来分析个体如何在网络环境下通过社会互动来建构跑者个体层面的身份认同,从而成为一名马拉松运动参与者。社会互动是社会学中十分重要的范畴。郑杭生[13]认为,社会互动是一种社会交往过程,指的是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互相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张永保[14]将体育社会互动界定为在体育文化活动中,人们为了满足和实现自身的某种需求和利益,通过一定的途径并遵循相应的规范所进行的社会交往活动。据此,本文认为,所谓跑者的社会互动就是指在马拉松文化中进行的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以及人与群体之间的一种社会交往。由于个人始终是互动的主体,是社会行动的发出者以及他人行动的反应者,所以人际互动是各类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对跑者社会互动的分析即对其人际互动的考察,应从哪些方面进行?作为一种具体的沟通方式,在个体的交流生活中,每一次人际交往都面临着情境选择——选择和谁沟通,选择说什么、不说什么,选择怎样去表达意思[15],等等;因此,本研究认为可以从互动对象、互动符号和互动方式3个层面展开具体分析。
2 研究方法
2.1 个案分析法
本文着重关注跑者的微观互动,尝试通过虚拟民族志来进行观察和深入访谈,从更为感性、深入的视角,对跑者的运动经历和互动体验进行细致深入的探究,对其互动过程进行探讨,从而加深对人们体育参与行为复杂性的理解。为此,本文选择了“YHM”微信群中的跑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惯例,对微信群名称以及研究对象的姓名均作了匿名处理。该群在“分享”特色方面具有典型性:该群成立于2016年4月30日,截至2017年2月21日该群有1位群主、5位管理员和417名成员,共计423人。群里设有猎头组、企业管理组、户外运动组等多个分享团队,每队由组长负责。在成员分享时,首先由组长以文字和图片形式介绍分享者的基本信息;然后分享者根据自身时间,采用文字、语音和图片等形式进行分享,群里成员自愿互动;最后,由管理员YST将分享内容整理上传至群共享空间。从社会互动角度看,分享既是人们证明自己存在的方式,也是与他人互动的重要手段。YHM微信群有组织的分享活动既有利于本研究观察跑者在虚拟社区的互动过程,同时可以通过跑者的自我表述进一步挖掘其线下的经验素材,因此使整个研究更具可操作性。
2.1.1 样本情况
笔者经跑友引荐于2016年11月5日加入“YHM”微信群。由管理员RM组织的“运动、健康、快乐”为主题,分享交流于2016年12月12日至2017年2月14日进行,期间共54人参加,其中分享跑步经历的有23人,他们也是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
2.1.2 数据收集与整理
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在互联网时代正逐渐从地理意义的实体空间发展到虚拟网络空间[16],通过对“YHM”71 d(2016年11月5日—2017年2月14日)的线上观察,笔者共收集整理了12万7 000字的跑步分享材料(有2位是文字形式,其余为语音,利用“语音转换为文字”功能,将语音逐条转换为文字)。另外,除了收集分享的资料外,笔者还通过持续关注群内围绕“跑步”和“马拉松”等话题而展开的互动情况收集了部分资料。
在研究的信效度方面,笔者是长跑爱好者,有全程马拉松的参赛经历,平时也有跑步习惯,这可以使笔者更好地理解跑者体验,但也可能产生偏见。2位合作者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可能存在的不足:一位是有着多年跑龄,多次参加各类跑步比赛的资深跑者,其本人也在微信群内进行了分享;另一位并没有跑步习惯,也不在微信群里,他的加入可为材料分析提供相对客观的参考。
在研究结果处理上,主要采用类属型方式,即使用分类方法,将研究结果按照一定主题进行归类,然后分门别类地加以报道[15]。另外,在研究伦理方面,为避免公开身份可能会对成员聊天产生干扰,笔者并未在群内公开身份和目的,只对群主和管理员作了说明。考虑到所收集资料来自由423人组成的网络公共空间,同时采用匿名等方式充分保护分享者隐私信息,并且不会将这些资料用于研究以外的其他用途。
3 研究结果
3.1 跑者互动对象情况分析
作为每个普通人都可以参与其中的运动,跑步在理论上可以只针对自己,不与他人发生联系,但在实践中,跑者开始跑步往往是与身边“熟人”互动的结果。例如XDP提到:以前从没想过参与跑步与马拉松,认为这是一个很遥远的概念。最初参与跑步是出于兴趣。YJ则是出于身体健康原因开始参与跑步。与身边朋友的“熟人”互动不同,个体选择跑马拉松往往是与“陌生人”互动的结果。例如HM提到:在跑步时认识了一个经常出去参加比赛的女性跑者,影响了她本人,并带领她跑马拉松。LW提到“师傅”的帮助,其传授了跑步知识。YJ通过网络搜索到跑步群体,并与该群体中的跑者一同跑步。
从虚拟社区的互动情况来看,跑者的身份在虚拟社区中位于边缘的为初跑者,位于中间的经常参加比赛的为“高手”。处于核心的为“大神”。跑者一般倾向于和跑圈的“大神”进行交流。比如在业余跑圈小有名气的ZZY分享时(12月17日15:36—16:30),共有24人以点赞、献花或评论等形式参与互动,共享空间关注者有75人,而多数跑者分享后则较为冷清。
由上可见,从位于边缘的初跑者,到中间的经常参加比赛的“高手”,再到位于核心的跑步“大神”,跑者互动对象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体在跑者群体中所处的位置,即自身的“地位”有关。按照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的观点,这是一种中心/外围的互动过程:位于中心的跑步“大神”具有最高程度的参与热情,而且体验着最强的仪式成员身份,比如ZZY就把“弘扬华夏民族坚韧的精神,寻找人类耐力的极限”作为自己的跑步理念;处于外围的初跑者正是通过与跑步“高手”“大神”“师傅”的互动实现跑者身份的認同,这些“重要他人”是跑者与马拉松运动的中介和桥梁,连接这一互动过程的情感纽带是共同的跑步兴趣,其根本动力则是情感能量,即一个从高端的自信、热情、自我感觉良好;到中间平淡的常态;再到末端的消沉、缺乏主动性与消极的自我感觉的情感连续[17]159。没有这种情感能量的流动,社会互动就不会发生。而虚拟社区则为跑者与“高手”“大神”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互动平台,进而极大地改变了跑者互动的外部环境。
3.2 跑者互动符号分析
符号是人类传播的介质,人类只有通过符号才能相互沟通信息。传播学一般将人类使用的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2大类[18];因此,本研究对跑者互动符号的分析将按照线下和线上2个空间对语言和非语言2类符号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对其互动效果进行探讨。
首先,跑步作为“有意义的身体姿势”是跑者线下最主要的互动符号。跑步是一个身体经历的过程,当跑者参加自发的“约跑”“训练”等群体活动时,就开始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戈夫曼指出,即使“没有重大的事情发生,能够彼此察觉到对方存在的人们仍然会相互追随或表现得似乎在追随他人”[17]87。“一起跑步”建构了以跑步动作为媒介的互动情境,即便跑者可能因专注于跑步本身而很少交流,但一起跑步的氛围,以及他人的情绪、动作和眼神仍会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感染。这意味着,尽管跑步仍然注重个体的独特体验,但却不再是纯粹的私人活动,跑者之间的动作互动使相互关注和情感连结成为可能。柯林斯明确指出,没有亲身到场,就难以表示对群体的参与,也难以确定一个人的群体成员身份。当然,在跑步过程中,也伴随着语言交流,比如,ZY提到,“我们可能来自不同的地方,从事不同的行业、职业,但是我们共同的话题是跑步”。由此可见,跑者的线下互动主要围绕跑步、训练及比赛展开,较少涉及利益和隐私话题,正是共同的跑步兴趣和约定俗成的互动规则让素不相识的跑者相识,从“没关系”变成“有关系”。虽然这种关系还只是一种浅层存在,但由此营造的互动情境会对置身其中的个体产生影响。这体现在,“我们”是跑者分享时经常使用的话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通过跑步正在逐渐形成对跑者身份的认同和群体归属感,即我们是谁,我们如何与他人和社会进行联系。
其次,与线下以跑步为主的符号互动不同,YHM微信群线上互动的符号则包括照片、文字、口头语言、网络表情等多种形式。具体体现为:第一,在分享前的跑者介绍环节,主要以照片和文字介绍为主,其中的照片一般是以运动形象出现,文字则主要介绍运动经历和取得的成绩。这种虚拟空间的仪式化呈现,特别是经由分享组长加以组织和呈现,一方面可以体现跑者认真、合作的互动态度,同时也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和责任感。第二,在分享过程中,主要以口头的语音聊天为主。从互动效果看,语音聊天好于文字分享。究其原因,语音聊天类似于个人广播,可以伴随其他活动进行,节省阅读文字的时间,而且口语化的表述比较亲切、生动,贴近生活,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产生情感共鸣。另外,也有跑者在分享中上传自己减肥前后的对比照片,判若两人的形象改变在提高分享内容说服力的同时也容易产生“示范效应”,增强对跑步效果的认同感。第三,在分享结束后,跑者的互动主要以网络表情,比如“点赞”“献花”为主,这种简单回应可以视为一种浅层互动,表示认可的态度。
整体来看,由于YHM微信群的组织管理比较规范,跑者在虚拟空间都主动分享了跑步经历、对跑步的理解和心理感悟等个人体验,体现出较强的归属感。这种自我披露式的传播不但可以获得他人好感,促使其他人进行自我披露,而且也可为有意于进一步交往的关系双方提供确切信息,从而有助于跑者社会关系的拓展。值得注意的是,由于YHM既没有关于比赛信息的交流,也没有其他跑步群中仪式性的常规“约跑”,这意味着缺少线上线下相互过渡的媒介或桥梁,跑者间的交流也就缺乏频繁互动的话题元素,反馈到该群的虚拟空间就体现为在分享期间会形成一个互动高峰,但分享结束之后跑者之间的互动又会归于沉寂。根据统计,上述23人中有12人在分享结束后就再未在群里有任何发言。
3.3 跑者互动方式分析
胡荣[2]认为,合作与竞争、互助与冲突及交换与掠夺是社会互动3对最基本的方式,笔者在借鉴这一观点的同时,结合对分享材料的文本分析和线上观察,将着重对跑者间的互助与冲突进行分析,其中“互助”主要指的是跑者间相互鼓励、支持和帮助的合作行为,“冲突”则是指否定、反对和排斥的对抗行为。
从分享材料看,互助是跑者间主要的互动方式。例如,GT在分享自己第1次参加马拉松比赛的经历时提到,是因为同事无法参加马拉松跑,而自己前往替补才第1次参加了马拉松比赛。除了这种提供具体的有形帮助以外,跑者的互助也会提供巨大的精神支持,HM在分享自己第1次异地参赛经历时提及,第1次远赴陌生城市参赛得到线下微信群友的关注和支持非常感动。在虚拟社区,跑者之间同样存在类似的互助行为,有着多年跑步经历的LW认为跑步这项运动一个人难以坚持,如果能同其他人分享,就能获得精神上的支持。从这个层面上可见,分析当下的跑步热潮不能忽略网络社交兴起的特定语境,大量跑步群体的出现正在逐渐改变跑步的形式,形式的改變也会引起性质的变化。跑步仍然有强身健体、放松减压等功能,但不限于此,时至今日,它已然成为社会交流的媒介,乃至一种社会交往行动。
从冲突角度对跑者互动的梳理结果显示,在跑者与家人、朋友之间,以及在虚拟社区中也存在矛盾对抗的一面。例如,HM提到,在第1次参加马拉松比赛后,投入时间训练准备继续参加比赛,由此就引起同事、父母、朋友的反对和不理解,对于是否继续参加比赛心理产生了动摇。如果说HM的这种冲突只是一种否定、反对的话,MRQ和朋友的冲突则上升到关系决裂的程度,因为训练和参赛理念的不同,导致2人交往关系的强烈冲突。与面对面的冲突多是出于“关心”“担心”和“善意的提醒”不同,虚拟社区的冲突原因更为复杂,而处理方式一般以“很少说话”或者“退群”而结束。例如,WTP提到在跑吧微信群中人们之间的意见和观念不同,由于言行随意或突出,从而引起部分人对其喜厌不一,导致其在微信群中不适应。
综上所述,跑者之间既有互助、合作的一面,也存在冲突、对抗的一面,个体是在不同互动方式的综合作用下确认了跑者身份。例如,HM认为,喜欢跑马拉松就要付出,虽然累也无所谓;MRQ则认为跑步只跟自己相关,自己觉得怎么跑开心就怎么跑。WTP在后来习惯跑吧群体以后认为要包容。可以说,正是在与他人的互动探索,以及自我追问中,个体完成了作为跑者的身份感和主体性建构,即“我是谁,我为什么要跑马拉松”的认知。
4 结束语
克莱·舍基认为,“工具刚被发明出来并不能带来改变,只有当它与我们相伴足够久,且社会中大多数人都用上的时候,改变才在悄然发生;只有当一项技术变得普通、普遍,直到最后无处不在而被人们视若无睹时,变革才真正到来”[19]。由此,我国当前越来越多人选择参加马拉松比赛,这不仅是健康意识和经济水平提高的表现,而且也是个人跑步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发生转变的结果。那么促发这种转变的因素是,基于跑步兴趣而构建的群体对促发这种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社交软件,跑者拥有了找到同伴、聚集起来并互相合作的能力。互联网允许孤立的人跟他们拥有共同观点的人进行互动,借此强化并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观点[20],越来越多的个体也正是通过社会互动实现了跑者的身份认同。
因此,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必须将关系/情境因素与个体行动有机联系起来加以分析,才有可能更为清晰地揭示人类行为背后的普遍动因与模式[21]。“马拉松热”现象的出现提醒我们分析个体的体育参与行动需要补充社会互动的要素,即是否跑步固然体现了个人的自由意志,但同时也是在人与人之间动态互动过程中做出的决定,这种近乎相悖的行动逻辑显示了跑者行动的复杂性。基于YHM微信群的个案分析结果显示,跑者互动对象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体在跑者群体中所处的“地位”有关;与线下以跑步为主的符号互动不同,虚拟社区的互动符号形式更为多样;个体对跑者身份的确认是互助与冲突等不同互动方式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从个体层面对互联网背景下跑者的社会互动和身份认同进行了分析,对跑者群体的微观研究进行初步尝试,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引发更多学者从社会互动等微观视角来理解和解释人们的体育行为。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厦门举办中国首届马拉松博览会[EB/OL].[2017-07-26]. http://news.xinhuanet.com/sports/2016-12/30/c_1120222870.htm.
[2] 胡荣.社会互动的类型与方式[J].探索,1995(6):65.
[3] 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13-19.
[4] 彭华民.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74-76.
[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7-07-26].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
bg/201701/t20170122_66437.htm.
[6] 2015中国跑者调查报告[EB/OL].[2017-07-26].http://iranshao.com/pages/12.
[7] 罗昕,许倩婷.虚拟社群信任网络的生成与维系[J].国际新闻界,2014(9):58.
[8] 彭兰.“连接”的演进:互联网进化的基本逻辑[J].国际新闻界,2013(12):6.
[9] 梁一珺.杭州马拉松参赛者参与动机结构及特征分析[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6.
[10] 邢晓燕.我国大型马拉松参赛者跑步训练参赛的动机内容与结构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6(5):1.
[11] 吴燕丽.马拉松参赛者服务需求的实证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12] 霍兴彦.为什么要跑马拉松:基于《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的文本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7(1):13.
[13]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國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63.
[14] 张永保.体育社会互动:体育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J].体育学刊,2012(4):7-12.
[15] 德伟托.人际传播教程[M].余瑞祥,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1.
[16] 高崇,杨伯溆.基于兴趣的社会交往:同乡社会网络内的交往逻辑[J].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2013(1):94.
[17] 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18]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7.
[19] 舍基.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M].胡泳,沈满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84.
[20] 詹姆斯,罗纳德.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影响[M].郝芳,刘长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6.
[21] 卡茨,拉扎斯菲尔德.人际影响:个人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M].张宁,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