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特殊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2018-09-03袁冬平
袁冬平
摘要:本文用具体案例说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大影响,揭示特殊家庭教育的缺陷与不足,研究分析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与家庭环境之间的关联。从而探索出家校合力,老师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旨在为更多的特殊家庭提供良好的借鉴。
关键词:农村 特殊家庭 教育 案例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各种复杂的因素致使很多正常的家庭格局被打破。我校地处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儿童数量也逐年增加,无论从身心还是学习上都对孩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些孩子只有为数不多的学习比较稳定,其他孩子都存在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问题。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都会发芽、开花、结果,这个过程需要辛勤地耕种,需要肥沃土壤的滋养,需要阳光雨露的润泽,更需要及时的修剪,这些都来源于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案例一:张**,男,小学二年级。自小和外祖父生活,在六岁时父母离婚,判给了父亲,回到奶奶家生活。这是一个不太正常的家庭,奶奶深受全能神邪教组织的影响,生活异于常人,不许母亲一方的人看孩子,爷爷不问家事,叔叔有精神分裂症,离婚不久父亲出国打工。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看似一切正常,学习成绩也很优异。但经过了解,我才知道孩子在奶奶家生活的两年里都经历了什么——奶奶做早饭只让爷爷吃,不让孩子吃,妈妈偷偷送去的衣服被扔掉,零食被奶奶分给叔叔吃;叔叔接送孩子上下学经常会把他扔在半路或打他,最严重的是最近一次,骑在孩子身上打,打成中耳炎,听力受到了影响;孩子的个人卫生也无人过问,头发长了没人管,鞋脏了臭了没有可以替换的。
从入学一年级开始,作为班主任我就了解到他家的特殊情况,偶尔也会和他聊一聊生活和学习的事情,直到后来知道了他的遭遇,我觉得必须改变孩子的生活。
一、积极协调,改善孩子的生活现状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性、人生理想的启蒙教育场所,也是未成年人生活时间最长,最重要的生活环境。因此,优化家庭环境是塑造未成年人健康心理和行为的首要因素。对于生活在离异家庭环境中的孩子,如何运用正确的教育和亲切的关怀,来弥补孩子心灵的创伤,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重要。
由于父亲坚决断绝孩子和母亲一方的来往,我们先是和孩子父亲电话沟通,表达母亲想看孩子的意思,同时也讲到了法律规定离婚后母亲是有探视权的,但遭到拒绝。不甘心这样的结果,我们又找到村委会干部来协调,在学校领导和村干部的多次共同协调中,父亲一方终于答应母亲可以周末陪伴孩子。在去年寒假孩子被叔叔暴打之后,孩子的身心都受到了伤害,听力受到影响,胆小,不敢见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找到孩子的爷爷和奶奶,讲明和谐的家庭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也鉴于他们家庭确实不适合带孩子,最终他们答应让孩子的母亲接走了孩子。现在孩子和妈妈、姥爷一起生活,衣食丰足,学习也有人辅导。
二、倾听孩子心中的委屈,关注其需求
父母离异的现实环境和氛围,常常使单亲儿童变得沉默,像个“小大人”,不愿在家中诉说苦闷。作为教师就要及时和孩子沟通,主动和孩子谈心,鼓励他们说出心里话,释放心中的苦闷、委屈、痛苦,通过引导和帮助,使孩子心理平衡,心情变得开朗起来。
每天下午放学我都是看着孩子们一个个走出教室我才关上教室门离开,可是张**却漫不经心地收拾书包,没有一点儿着急的意思。于是,我来到他身边,一边帮他收拾,一边问他:“今天是谁来接你呀?”他说:“不知道。”然后就不再说话了,我说:“老师陪你去看看吧。”于是,我牵着他的手来到学校门口,等了十几分钟,天晚了,也冷了起来,还没人来接。孩子一直低着头不说话,偶尔我问什么也吞吞吐吐地回答。我把他领进宿舍里,先拿了点零食给他吃,然后悄悄地给他奶奶打电话,他奶奶居然忘了接孩子。我没有和孩子说,拿了一本男孩子爱看的书给他看,然后等待着。奶奶来后,我嘱咐她以后要准时接,如果实在有事可以告诉我,我会安排好孩子。于是,中午或下午放学后他成为我的常客,很多事也告诉了我,就像妈妈买的衣服被奶奶扔掉了,零食被奶奶给叔叔吃了,晚上偶尔跑到姥爷家,吃点东西赶紧再往回跑,为了不挨打,他也学会了在奶奶面前撒谎。小小的心里承受了太多不该有的委屈和压力。
我除了经常和他谈心之外,还通过其他途径来排解他心里的情绪。
(一)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在学习和玩耍中感受儿童该有的快乐,减少情绪的积压。
(二)给予他展示的机会,增强责任心。他动手能力比较强,每次美术课做手工我都会请他帮忙做小助手,适时给他展示自我的机会,增进和同学们的感情,老师的鼓励和同学们的赞扬给他一定的成就感,就会增强他在其他方面的自信心。
(三)生活上给予照顾,尊重为先。私下里我经常会问他吃早饭了没有,如果没有,我会在课下找个理由让他来办公室,给他点儿吃的,既照顾到了他的自尊心,又不破坏班里的规矩(强调谁也不许带吃的进教室)。
在我们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孩子现在已经有很稳定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在班里经常给同桌讲解问题,学习成绩也一直保持在前列,这是我们都感到很欣慰的。
除了像这样的单亲家庭外,还有另一类家庭的存在——轻度智力障碍家庭。
案例二:苏**,男,小学二年级。父亲天生愚钝,母亲言行偏激,孩子的性格和智力都受到影响。刚入学就有老师反映说不知什么原因孩子在上幼儿园时他的母亲就和老师打了一架,掀翻了桌子,所以我的心里就把他和其他同学区别对待,避免麻烦。后来很多的事情让我对他更厌烦,天天上学迟到,每天都上了一节课才来到学校,交代的事情从来都是我找到他母亲才能解决。另外,他不合群,没有其他同龄学生该有的活泼,每天只是默默的独来独往,下课坐在座位上像个受气包,每周总有几次还会尿裤子。鉴于他母亲和老师打过架,其他同学也说他傻,我本着逃避的心理,也很少关心他的作业。其实他的母亲对他的学习还是很上心的,也完全能辅导得了他的学习。后来的一次考试,语文只考了1分,他的母亲对他拳打脚踢,我的心也收到了刺激,我反思了好几天,感到很愧疚,一直在思考我该用什么方法让他接受多一点儿知识。
在和老教师不断的交谈及查阅中,我发现了一种“慢”教育。既然他跟不上正常学生的步子,不妨让他慢下来。不期望他能学到全部的知识,首先学会与人交往的能力,然后再学习最基本的知识。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首先我重新给他安排了座位,从教室的最后一排调到最前边,并安排了一个优秀生和他同桌,既给他找了一个学习伙伴(提前已经和这个同学商量过了),又便于我发现问题单独辅导。每次新课同学们在自学时,我就会坐到他面前亲自教他,其实他不是我想象中什么都不会,还是有一定的头脑的,我为以前的所做所为感到惭愧。课上我也会用适当的问题来提问他,每次的表扬对他也很受用。期待他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变得更有信心,更开朗。
根据现在的学习能力及水平,小步子推进,每天一个小小的目标,利用各种方法和机会,充分练习,不断鞏固。
二、争取父母的协助
通过不同途径的了解,在掌握家庭状况后,我找孩子的母亲谈了关于提高孩子交往能力和学习的想法。首先,母亲改掉贪玩的习惯,准时起床、吃饭,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母亲多关注孩子在家的学习,孩子回家后令其及时完成当天的任务,多与孩子交流,父母不要只看手机,让孩子满村乱跑。让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融为一体,增进教学效果。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一年四季开放的时间不同。当人家的花在春天开放时,你不要急,也许你家的花是在夏天开;如果到了秋天还没有开,你也不要着急跺他两脚,说不定你家的这棵是腊梅,开的会更动人。如果你家的花到了冬天还没有开放,你就要想一想,他也许真是一棵铁树呢!他会开出更加炫丽的花朵,只要你有耐心等待,期待“慢”教育的成功。
总而言之,对待各种特殊群体,我们要采取一些特别的方法,要各方面全方位配合,对这些孩子的教育要格外细心,特别关心,充满爱心,非常耐心!
特殊学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特殊关注,教师从学校角度促进特殊家庭学生的健康发展比较容易把握,但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必须促使家庭和社会同心协力,才能使教育更有效。
(责任编辑:方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