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的有效策略

2018-09-03徐孔薇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活力课堂中学语文有效策略

徐孔薇

【摘 要】本文论述语文教学中构建活力课堂的策略,提出借助多媒体设置情境、结合生活进行语言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促进师生互动等措施,从而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和活动性,使课堂充满活力。

【關键词】中学语文 课堂教学 活力课堂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5B-0122-02

语文是重要的交流和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中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促进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融入语文课堂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因此,教师应创新教学观念,采取合理的课堂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借助多媒体设置情境,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在现代化教学中普遍重视和使用多媒体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中,课堂充满趣味性,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了解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设置课堂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例如,在《智取生辰纲》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导入时播放歌曲《好汉歌》,让学生猜测是什么电视剧的主题曲,引入新课程的学习,之后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相关的影视画面,如杨志失陷花石纲、杨志杀牛二被充军、杨志比武受重用以及杨志押运生辰纲等,通过学生观看影视画面,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使课堂充满乐趣。之后让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感知课文,分析小说的情节。学生阅读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提出相应的探讨问题:“什么是生辰纲?”“是谁取走了生辰纲?”“是怎样把生辰纲取走的?”课文是围绕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展开的,文章采取双线结构叙述,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课文进行品味,深入学习课程内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科学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促使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使得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二、结合生活进行语言设计,使得课堂充满活力

语文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语言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对语言进行设计,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深入地学习和探究文章,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故事或者设置悬念进行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课堂教学有效开展。例如,在《梦回繁华》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这样的导入设计:“在我国有一件享誉中外的传世作品。在问世之后的八百多年中,曾经被无数的收藏家和鉴赏家收藏、把玩,最后成为帝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目标,经历无数的辗转飘零,并且经历战火和劫难,曾经五次进入宫廷之中,四次被盗出皇宫,演绎出很多个传奇的故事。它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历史价值。同学们知道这幅作品是什么吧?那么它究竟画了哪些内容呢?千百年以来,它的魅力从未衰减,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一起梦回那段繁华,领略传世中的传奇魅力。”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导入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课堂教学更加充满活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教学语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构建活力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课堂的活动性

语文教学开展过程中,要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形成活力课堂,需要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激发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热情,使课堂教学更加积极主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发挥主体作用,做到自主、主动地学习,创新课堂活动。辩论是一种有效的互动方式,辩论中的陈词能够慷慨激昂,也能够做到幽默风趣。教学中开展辩论能够实现学生思维的碰撞,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活跃课堂氛围,促进活力课堂的构建。例如,在“辩论”教学中,教学以这样的方式开展教学:每个人心中都有英雄梦,有着自己心中的英雄。那么什么样的人是英雄呢?《三国演义》中有“青梅煮酒论英雄”,今天我们回顾历史,结合现实,以“能否以成败论英雄”作为主题进行辩论。学生需要选出正方和反方,选出主辩人,并且选出助辩 2-4 人。让学生在辩论前开展相应的准备工作,查找相应的资料,并且掌握辩论的技巧和方式。要求学生明确自己的观点,论据应充足,表达的过程中应清晰。在辩论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做出相应的评价,教师给予适当的点评。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掌握辩论相关的知识和技巧,提高了自身的修养。辩论活动的开展,丰富了课堂教学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得语文课堂更加的生动、有趣。

四、促进师生互动,促使活力课堂的构建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和老师的位置需要进行调整,学生不应只是被动的倾听者,教师也不能够仅仅进行一个人的演讲。构建活力课堂,应注重老师和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同时构建有利于学生之间交流的课堂。开展对话课堂教学,实现师生互动和学生交流,促进课堂教学有效地开展。教学中,促使师生之间的民主和谐,课堂充满乐趣,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在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地讨论,相互聆听和分享,相互合作和启发,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例如,在《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应的课文,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特征进行梳理和归纳。最后教师对其进行相应的总结,得出九个特征,如单个结构有立体结构分三部分、平面布置、木材结构、斗拱、举架形成屋顶斜坡弯曲面、屋顶、朱红彩绘,等等。之后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发学生质疑,进行合作探究。探究问题一:作者介绍中国建筑特征是按照什么顺序开展的?九个特征能不能颠倒顺序?学生进行探究和回答,明确作者对于特征的表达顺序。探究问题二:文章介绍了建筑的九大特征,为什么还是用大量笔墨对中国建筑的“文法、词汇”进行介绍?探究问题三:作者在文章中提出“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如何理解?探究问题四:作者的写作意图仅仅是为了介绍建筑的特征吗?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探究和交流,促使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得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总之,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对其他学科的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开展科学的引导,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钱丽娜.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J].基础教育研究,2016(2)

[2]周永梅.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J].新课程(中),2016(1)

[3]王海平.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J].新课程(下),2017(6)

(责编 刘 影)

猜你喜欢

活力课堂中学语文有效策略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基于学科特质的初中活力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在玩中学,学中练,打造小学体育活力课堂
推行合作学习, 构建活力课堂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