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血糖的“餐前负荷法”
2018-09-03
老友 2018年8期
餐前餐后血糖波动较大是令许多糖尿病患者烦恼的问题。其实,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餐前负荷法”来保持餐前餐后的血糖稳定。它与“少吃多餐”的理念不谋而合,却又不同于“少吃多餐”。
“餐前负荷法”是指在主要营养负荷餐前,摄入少量的宏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纤维素、蛋白质和水),以诱导小肠释放肠肽,减缓胃排空,从而刺激胰岛素分泌的方法。简单理解,就是在吃正餐前,先吃少量东西来垫肚子。但是在正餐前先吃的这些食物可能会增加一餐的总能量摄入,所以在食物的选择上,低热量的食物更好。“餐前负荷法”不同于“少吃多餐”,食物的分量需控制好,最好是將原本正餐中的食物分出来一些餐前吃,这样既达到了控制血糖的目的,也不会带来额外的能量摄入。另外,“餐前负荷法”一般在正餐前30分钟进行。
也不是说“餐前负荷法”就一定要把时间控制得刚刚好。如果实在没有时间,改变一下进餐顺序同样能达到保持餐前餐后血糖稳定的效果。糖尿病患者在进餐时,可以先吃蔬菜,再吃肉类,最后吃主食。另外,选择食物时,应保证菜肴多主食少,这样更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
总的来说,“餐前负荷法”可通过饮食顺序和饮食时间上的调整,使糖尿病患者血糖保持稳定,在治疗肥胖和保证体重长期稳定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本刊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