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持续改进理念与实践
2018-09-03孙晶张伟崔岩王殿龙刘新
孙晶 张伟 崔岩 王殿龙 刘新
[摘 要]基于贯穿整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核心理念—— 持续改进,课题组首先构建了具有“评价-反馈-改进”循环特征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基于“内外部需求-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教学活动”逐层递进的改进体系,课题组提出了健全的改进措施。论文以大连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六年来课程体系的持续改进为例,从毕业要求支撑度方面阐述了持续改进的实践情况。
[关键词]持续改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7-0071-04
《华盛顿协议》是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的国际互认协议,1989年由美国、英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6个国家的工程专业团体发起成立,旨在通过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保证工程教育质量,为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奠定基础[1]。
2016年6月2日,中国科协代表我国顺利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会员。加入《华盛顿协议》是促进我国工程师按照国际标准培养以及提高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对我国工程技术领域人才培养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2][3]。
近年来,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发生了积极、显著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高校认可并实践了以“学生中心”、“成果导向(OBE)”、“持续改进教育质量”为核心的保障理念[4][5]。其中,持续改进(Continue Quality Improvement,CQI)理念贯穿整个认证体系,从学生管理到培养目标,从毕业要求到课程体系,从师资建设到支持条件[6]。可以说,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都渗透着持续改进的理念。
一、持续改进理念概述
图1所示为持续改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作用的各个环节。由图1可知,持续改进理念以成果导向为牵引,以学生培养为中心,贯穿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等过程,全面促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持续改进的机制
首先必须建立由学校、学院两级组成的教学质量闭环监控保障体系。制订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对教学工作全过程进行组织、指挥、调控、监督和评价,从制度上保障闭环监控保障体系的落实与协调运行,有力促进学生培养的持续改进。
其次,为提高各主要教学环节与毕业要求达成度的关联,教学计划、教学过程及考核等主要环节必须制订与毕业要求相匹配的质量要求,并设置明确的质量监控节点。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要得到保障,要有效利用质量评价结果对各主要教学环节实施持续改进,促进毕业要求达成度的提高,并形成详细的记录。
如图2所示,以大连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该专业2010年第一次通过专业认证,有效期为六年。经过六年来的持续性的专业建设,该专业建立了内部教学质量监控和外部评价/跟踪反馈双重机制,形成了完整有效的“評价-反馈-改进”循环体系,充分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
(二)持续改进的措施
为保证教学工作持续、正常及高效运行,在持续改进机制健全的基础之上,应建立贯穿各个教学环节的改进措施。通过学校、学院两个层面的教学质量监控和一系列教学文件、机制的约束和激励,在各教学环节的校内外教学质量跟踪反馈及考核评价基础上,实现对专业教学过程各环节的监控、管理、评价、反馈、改进,从而不断提升专业的教学质量水平,确保各环节教学活动高质量的完成与学生培养目标的高满意度实现。
如表1所示,我们建立了“内外部需求-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教学活动”逐层递进的改进体系,构建齐全的改进措施,充分保障教学环节的持续改进。
二、持续改进实践
下面以大连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六年来课程体系的持续改进为例,从毕业要求支撑度方面阐述持续改进的实践情况。
如图3所示,2016年,我们对本专业所属46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了基于成果导向OBE的毕业能力梳理。各课程对毕业能力的高、中支撑点数量明显增多,尤其对于与专业密切相关的毕业能力3和4,课程的支撑点由2015年的48个增加到2016年的87个。这说明我们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课程与其支撑毕业能力指标点的对应关系,在课程改革的动态过程中,一方面强化具体课程对具体毕业能力的支撑力度,一方面拓宽对核心毕业能力的支撑程度。
及高中低支撑分布
以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为例,说明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在此认证周期(2010-2016年)内是如何体现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的。
本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在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关联度矩阵中,支撑了除毕业要求1之外的剩下11条毕业要求,且多为高支撑。以往,学生做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评阅老师以及答辩委员会根据各自所承担的工作职责对学生的毕业设计给出成绩,这个成绩是笼统的,没有细化到具体的指标点。考虑具体的支撑关系后,将学生最终的成绩与毕业设计(论文)这个环节支撑的具体指标点明确化,做到教师在指导过程和学生在完成过程中均具有导向性。
如图4所示,我们提出了基于成果导向OBE的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制订完善的毕业设计环节质量监控机制;
(2) 依据毕业设计环节支撑的毕业要求确定达成度评价表,如表2所示;
(3) 指导教师、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按照学生在各自关注环节的表现对达成度评价表逐项打分,形成总成绩;
(4) 根据每份评价表可以考核每名学生在毕业设计环节是否达成了毕业要求;
(5) 针对全体毕业生做大数据分析,可得出全体毕业生在毕业设计这一环节中薄弱的毕业要求表现;
(6) 结合数据分析,获取毕业生反馈意见、用人单位反馈意见,一方面修订毕业设计对应的内部质量监控机制,另一方面追踪毕业设计环节中薄弱的毕业要求表现支撑所应对的上游课程并强化之。
综上所示,在一定的建设周期内,建议设立一种“依据毕业要求确定评价内容,依据评价内容逐项打分,依据分数反推能力存在的问题”的持续改进机制,以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所支撑的毕业能力有效达成。
三、结语
持续改进为贯穿整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三大核心保障理念之一。课题组首先构建了内部教学质量监控和外部评价/跟踪反馈双重机制,形成了完整有效的“评价-反馈-改进”循环体系,充分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基于“内外部需求-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教学活动”逐层递进的改进体系,提出了健全的改进措施;最后,论文以大连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六年来课程体系的持续改进为例,从毕业要求支撑度方面阐述了持续改进的实践情况,并以基于成果导向OBE的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价方法为具体实例,阐述了该认证周期内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持续改进过程与实施。
[ 参 考 文 献 ]
[1] 王孙禺,赵自强,雷环. 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国际实质等效的认证制度建设十年回望[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5):23-34.
[2] 孙晓娟. 专业认证视角下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研究——以E大学为例[D].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6.
[3] 佚名. 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7):34-34.
[4] 谢玲,陆坤,迟宗正. 工程认证背景下的软件人才培养体系探讨[J]. 实验室科学,2017(4):232-235.
[5] 王金旭,朱正伟,李茂国. 成果导向:从认证理念到教学模式[J]. 中国大学教学,2017(6):77-82.
[6] 马晓君,颜兵兵,邵德福,等. 基于专业认证的工科专业质量保障体系建设[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27):54-55.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