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十年代中挪海运外交点滴

2018-09-03沈肇圻

中国船检 2018年8期
关键词:海运挪威部长

沈肇圻

1982年受命负责交通部的外事工作后,与建交国家打交道成了日常工作。中午李清部长约我去聊天的时候,我就乘机请教。李部长表示,中国发展海运,要向发达国家学习。我说,北欧的挪威海运很发达,有一个大船队,可以作为重点,他同意。我正好有两个工作上的朋友。一个叫奥姆脱维特,挪威船东协会的秘书长,亚太经社会的顾问,曾来华主持过研讨会。另一个是桑特维克,挪威海事总局局长,我们经常一起出席“海协”会议。

方向明确了,就立即行动起来,与挪威相关部门展开联系沟通。

1、李清部长访问挪威

一次与奥姆脱维特见面时,谈及挪威能否帮助我们培训航运管理人员的问题。他表示挪威航运发达,有培训这方面人员的经验,也愿意帮助中国,但需要与挪威有关单位商量。不久他答复我,已与挪威合作开发署商定,可以搞一个合作项目,在上海海运学院(现上海海事大学)办一个航运经济研究生班,时间两年,学生二十名左右。该署可提供80万美元作为经费。80万美元今天来说不是大数字,但在1982年已相当可观。他建议最好由双方部长来商定,以示重视。如中国交通部长有意,他可要挪威航运部发正式邀请。1982年10月,李清部长访问挪威。10月24日中挪部长会谈(见图1。右三为李清部长,右四为中国驻挪大使)。双方介绍了各自的海运情况,商定除继续在“海协”活动中加强合作外,还要开展海运方面的双边合作及交流。当李清部长提到人员培训时,因事前已充分沟通,对方马上表示,可从培训航运管理人员入手,再推广到其他方面。对于航运管理人员培训,已准备好了经费。在场的挪威合作开发署代表随即确认此事。会谈气氛良好。挪方安排参观港口,还请我们去挪威船级社参观。在参观港口时,我们看了直降式封闭救生艇。这种艇安置在10米高的架上,启动按钮,艇就滑降至水中。这是当时刚试验成功的救生设备,可以大大缩短降艇时间,提高安全性。对方问是否愿意试试。我是搞海运安全的,就上去试了一下。

我国驻挪威使馆极为重视这次访问,驻挪威大使陪同出席所有官方活动。还请李清部长去使馆与馆员见面,合影留念。

这次活动迈出了“海运外交”的第一步。

2、航运经济研究生班

1983年启动这个项目,请上海海运学院选拔四年级学生四十名候选,奥姆脱维特亲自到上海,通过面试确定二十名学员。另在国际著名海事媒体劳氏日报刊登广告,在全球范围内招聘三名授课老师,商定授课内容。为每个学员准备了一套原版书,二十余本。1983年下半年与学校同步开学。教学采取启发式,老师上课只讲二三十分钟,对学习内容进行引导,然后指定这些原版书中相应章节。学生自己阅读,分组准备,约一周后,推出代表上讲台演讲,组员补充后,其他组学生提问,然后进行讨论,激烈时甚至可以说辩论。对书中的观点,也可发表不同意见。老师也参与讨论,最后作总结。完全改变了我们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学习充分自主。约一年后学校组织他们到低班试讲,甚至进行大型讲座。因为内容新颖,演讲方式灵活,大礼堂座无虚席,甚至窗台上都坐满了人。学校为之轰动。这种影响还走出学校进入海运界。虽尚未结业,但学生已接到聘请。原来与学校商量留下几个当老师,都未能实现。结束后曾与陈希群副院长谈起,能否在学院内推动这种教学方式。他说,老师们都很感兴趣,学校领导也有打算,但有一个难题,尚未找到解决办法,那就是教材。研究生班用的学习材料是当代一些名人写的最新著作,来自全球。国内没有这个条件,教材都是老师自己编写的,写的时候知识很新,等到出版,可能已落后了。一门课往往只有少数几本书,甚至是孤本,很难启发讨论。

办这个班,国外筹办相当顺利,国内却传来风言风语,质疑我们把学生交给外国人了。这倒提醒一个问题。这些学生的硕士学历能否得到承认。为此在开班前走访了教育部,他们的答复很干脆,我们的留学生在国外完全受外国学校管理,何况你们学生在国内,学校还有管理。政治课、体育课都有,只要符合教育部的学历标准,不用担心。

3、郑光迪副部长访挪

挪威拥有一支庞大的商船队,经营全球运输。为保证船舶的安全和高效运转,挪威推行一套高质有效的船员教育制度,强调实际操作。因此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二年,毕业后在工作中锻炼成长。而我国规定四年,着重理论,并增加了很多很深的陆上管理内容。广大船员一辈子在船上工作,很多管理方面的知识根本用不上。要用,也不必那么深奥。郑光迪副部长主管科技和教育,我建议她去挪威看看。经过安排,1985年10月她率团访问挪威,参观了他们的科学研究机构,包括挪威船级社的实验中心。重点是挪威的航海学校,从中专到大学。回来后谈起,挪威的船员教学制度确实先进,但在我国,航海教学还受全国教学总体制度和学科标准的制约。

4、教学技能讲习班

在上海海运学院办的航运经济研究生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交通系统的学校和老师们听说后都很感兴趣。于是与桑特维克商量办一次教学技能讲习班,为交通系统的老师讲解这种教学方法,培训应用这种方法的教学技能。这次讲习班1986年5月5日在上海海运学院举行开幕式。图2为主席台,桑特维克(左三)亲自来参加,他左侧为挪威教学方面的专家。作者(右四)左侧为陈希群院长(右三)。

图1

图2

讲习班结束时,挪威教学专家提出是否办一次教学技能模拟培训,大家都表示赞成。

5、教学技能模拟培训

经过三个月准备,模拟培训仍在上海海运学院进行,但是参加培训的只有四人,均为交通系统院校的教授,其中有后来任大连海事大学校长的吴兆麟。培训方法很特殊。专家带两个助手来。选一个题目,由专家先讲,约半个小时,大家来议论,主要不是内容,而是专家讲课时的肢体语言,包括他的动作,在教室中的走动,讲话的声调等等。然后由学员,中国的教授,自己选定主题,做好准备。第二天在教室讲,我们的老师,端坐在讲台上,甚至是念讲义,很少脱稿,也可能是用英文讲,受语言影响。教室内气氛很浓重。老师也无肢体语言。原来专家建议,中国老师讲完后,大家趁热一起来评论,包括中国老师。我想,都是教授,碍于面子,恐怕很难展开评论。商量可否改为录像,然后个别放录像,挪威专家与助手和讲课的中国教授单个讨论。上海海运学院很支持。据说模拟培训效果还不错。我原来想去旁听,有别的事,走不开。后来到上海海运学院,看了录像。教学方法上确实差别很大。这种培训方法很特殊,但花费亦不少。

图3

图4

1989年至2000年位于瑞典马尔默的世界海事大学聘我为客座教授,学生来自世界各地,我讲课时就采用了这种教学方法。

6、考斯克拉夫合营公司

挪威海运有悠久历史,在全球经营散货运输有经验。我国要发展散货船运输,正好作为两国海运合作的内容。经撮合,中国远洋运输公司(中远公司),与挪威克拉夫纳斯公司经过协商决定成立合营公司,取名考斯克拉夫公司(COSKLAF),考斯为中远公司英文简称前二个音节,克拉夫为后面音节。双方投入同等数量和吨位相近的散货船,在全球市场上共同经营。通过这个合营公司我们可学习挪威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和营运经验。1984年11月在挪威奥斯陆签订了合营协议。

此外,还与挪威海事总局联合在我国北京、上海、青岛和广州举办讲习班。1983年船舶维修,1984年沿海运输,1985年危险品运输,1986年海洋污染损害应急措施。讲课专家报酬和来华旅费由挪方负责,在华费用由我方负责。除讲课外我们组织当地旅游,在上海和青岛讲课时,邀请他们带夫人前来,增进友谊。每次活动,挪威海事总局桑特维克局长均亲自带队,因此他的同事都称他“中国先生”,他也乐于接受这个称号。

我们之间也建立深厚的友谊,1996年我在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任顾问,应挪威船级社邀请去挪威,还去拜访他,那时他已退休。

由于与挪威来往与活动频繁,一些场合,挪威驻华大使阿诺森亲自参加。他多次提及,我们两国关系很好,没有矛盾,合作也很有成效。如遇事要见面,不要拘泥于外交礼节,可以给他打直线电话,或者直接来敲门。他离任前,还邀请我和爱人沈福妹去大使官邸家宴,见图3和图4。他回国后升任挪威合作部副部长。以后,我们还保持了一段时间通信来往。

猜你喜欢

海运挪威部长
天价海运为哪般?
以挪威为鉴探索我国雪上运动振兴策略
部长通道:从“躲”到“等”新气象
牌子问题
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丝绸之路旅游部长
挪威将成为首个停用FM广播的国家
玩懂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