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岗位任职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探索研究
2018-09-01吴定海宋彬王怀光范红波
吴定海 宋彬 王怀光 范红波
摘 要 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指出发挥学员学习自主能动性的重要作用。本课程采用循序渐进的模块化实践教学设计,融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构建优化的课程教学体系,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贴近部队岗位的任职需求。
关键词 教学改革;实战化训练;军队院校;装备教学;教学模
式;模块化教学;计算机仿真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6-0128-03
Research on Teaching Mode of Curriculum based on Job Ability Training//WU Dinghai, SONG Bin, WANG Huaiguang, FAN Hongbo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actical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and points out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learners' lear-
ning autonomy. This course adopts the step-by-step modular practi-cal teaching design, integrates the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which
enhances the students'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and is close to the job
demands of the troops.
Key words teaching reform; mode of actual combat training; military
schools; equipment teaching; teaching model;module teaching;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1 前言
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军队院校的装备教学和训练要积极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确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效益。结合新的历史时期我军“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目标和实战化训练要求,军队院校人才培养要始终坚持仗怎么打,装备怎么保,兵就怎么练,军校学员就怎么训[1]。
对于工程类院校,精技术的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应摆在首位,着力培养解决部队装备保障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向“精技术、会管理、能指挥”综合能力素质转变[2],着力培养学员创造性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目前,装备教学与实战化演练等课程得到极大重视,如何搞好装备教学实践创新,对于提升军队院校教学能力具有重大实际意义[3]。
本文以学员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为研究问题,在分析课程特点和培养目标定位基础上,针对传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利用实践教学认知规律,构建模块化教学内容,融合循序渐进的实践环节和多样化手段,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夯实基础,锻炼能力,为推进实战化教学改革进行有益探索。
2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车辆结构与原理是一门对履带式自行装备底盘系统功能、工作原理、结构、组成系统进行全面介绍的课程,其概念繁杂,内容多,具有众多的总成零部件,理论性和实践性非常强。该课程要求学员掌握车辆的原理、构造和工作过程,能完成日常的维护保养,能够熟练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常见故障。
然而在课程安排上,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课程授课学时少,培养目标高;涉及装备型号多,内容覆盖广;授课时理论讲解多,实践内容少。在教学方式上,传统的板书和PPT难以对复杂结构的工作原理进行具体生动描述;传统的理论授课,教员“统一讲”,学员“集体听”,一些知识储备少的学员学习起来感觉吃力,跟不上教员的节奏,课堂上学习效率和质量低。在学员方面,最主要的就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将学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员总是被牵引,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内在动力不足。
3 課程教学体系中教学内容与实践环节模块化设计
教学内容是载体,教员需要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模块化教学是20世纪90年代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员在教法上做到知能一体[4]。
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如何合理利用实践环节来调动学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学时压缩的前提下,课堂教学要保障教学质量,就得提高教学效率,其关键在于优化教学内容和丰富教学手段。为此,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建设,教学组提出图1所示融合实践的模块化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优化方面,教学组经过优化整合,采取精讲共性、兼顾个性的原则,实现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课程学习后学员能够深入掌握装备构造的特点,实现精通一型、旁通一类,近而兼顾整个系统。
教学手段的丰富和使用,可以使原来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简单直观,利用实践环节所起到的引领作用,把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也是提高操作技能、培养动手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紧贴部队需求,优化教学内容模块 随着新型装备的不断列装,教学对象装备涉及型号多、教学内容覆盖范围广,教学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拓展前沿技术。教学组经过研讨,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以车辆动力传递路线为主线设计教学模块,体现知识的系统性;每一个模块中又包含多个教学内容,覆盖多种不同型号装备,体现知识的宽泛化。以变速机构为例,不同型号的装备采用不同的技术,对不同类型的变速机构进行对比分析,能够使学员触类旁通。通过模块化的教学内容设计,便于教学的组织实施,可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遵循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开展实践 实践教学体现了由以教员为中心向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换,激发了学员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员的创造力。实践教学应明确该模块的主要教学目的、内容、要求和目标。根据各模块的内容灵活采用讲解示范、问题启发、答疑、学员观察、咨询与讨论以及分组实践等教学方式。
实践环节的设计应符合学员的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如图1实践模块所示,通过参观讲解,学员对装备有个整体认识;对装备的操作体验和使用,培养学员学习的兴趣。近而结合课程内容的深入讲解,通过部件的分解结合、大件分解结合以及虚拟拆装、虚拟交互等实践方式,学员能够深入观察零部件的结构特点、连接关系和动力传递关系,启发回顾理论课的内容,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此类实践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以巩固教学内容为目的,可归为认知实践。
仅用认知实践难以满足教学目标要求,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装备的操作使用,教员又融入维护保养的知识。同时,为提高学员的装备保障能力,每个教学模块中又融入技术检查与调整、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与装备运用密切相关,是装备构造知识转换为装备运用能力的具体体现,称为提升实践。这一部分实践内容既与课程内容联系紧密,又突出了装备运用能力的培养。
完善教学条件,打造特色实践教学平台 随着装备型号的增加,在课程学时缩短的情况下,单一实践方式不能满足教学任务的需求。为进一步提升学员学习的兴趣,让实践环节更加生动有趣,打造特色的教学实践平台,教研室运用信息技术、虚拟仪器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反哺实践教学,开发“多媒体虚拟维修训练系统”“综合传动装置虚拟交互实践平台”“虚拟驾驶训练系统”等。
虚拟拆装系统利用虚拟现实、交互仿真、数据处理等先进技术,实现对装备全系统、立体化、多视角的演示,并可模拟操作、装配和修理过程。虚拟交互系统将三维模型制作成动画,并与实装部组件或透明模型的操作进行交互,突出反映部组件内部的运动场景。模拟驾驶训练模拟装备的驾驶环境,并内置有各种驾驶地形和训练考核课目。如综合传动装置虚拟交互实践平台,可以让学员对双流传动装置的构造特点、内部工作原理一目了然,同时可以引发学员的思考与探索,促进自主学习。
实装与虚拟教学实践平台的联教联训,克服了实装教学数量不足、操作训练装备磨损、训练效率较低等问题,拓展了装备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实现“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保证了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先进性,促进科研和教学的融合。将这些科研成果融入课堂,丰富实践的内涵,提升实践的层次,不仅能促进学员对装备深层次的学习,而且能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4 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实施
教学方法,不仅影响学员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影响学员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在教学方法设计上,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合理选择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功能分析、对比教学、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研讨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法,不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坚持学员学为主体的地位。
功能分析,换位思考 传统的构造课程的学习,往往采用“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工作过程”的顺序進行介绍,内容上平铺直叙,学员只能被动接收信息,不动脑筋思考,课堂上犯困是常有的现象。
教学组经过讨论,在理论授课时注重引入启发式教学,课堂上多一些“为什么”,让学员站在设计者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在讲课过程中,教员根据所要实现的功能,引导学员对问题的本质进行积极探索,拓宽思路,将传统构造的旧框框摆脱掉,根据学员已见过的或学过的结构,提出各种该功能实现的结构形式。这个时候,教员重点是对学员进行引导,使其突破传统思维束缚,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然后结合具体问题,对现有构造进行有重点的介
绍。这种教学法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比教学,触类旁通 每一个教学模块都可能包含多个不同的结构形式,应用在不同型号的装备底盘系统中。本课程授课中,教员广泛采用对比分析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模块的设置,提出一种“纵向联系、横向对比”的方法组织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所谓的纵向联系,是指教学内容的模块化是按照装备底盘系统动力传递的路线进行优化设置,每一个模块能够实现自己独立的一项功能,同时又需与其他模块进行配合,共同完成车辆的变速、转向、停车和制动等功能。
所谓的横向对比,是对每一个模块的教学,教员选择某一典型结构进行详细讲解,对该模块中的其他类型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经讨论分析结构特点及优缺点,使学员能够触类旁通。以变速部分为例,变速和换挡是其共性,而变速的方式和换挡的方式是其个性;以转向机构为例,轮式车辆采用随动转向,履带车辆采用主动转向,而不同型号装备的底盘系统控制两侧履带的转速差又不尽相同。
随着科技的发展,装备型号不断推陈出新,对比分析教学方法有助于帮助学员“挖掘技术内涵,注重内在联系”。以传动装置为例,教员以机械单流、机械双流、液力机械双流的顺序组织教学内容,通过横向对比,挖掘各型传动装置的技术内涵,注重知识点的内在有机联系,重点在于掌握新技术的应用。
案例教学,锻炼思维 结合本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组提出以装备典型故障案例为牵引的装备构造课程教学模式,激发学员学习的兴趣,使装备构造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紧密地结合起来。课题组深入调研,通过收集、整理后,得到可用性强的典型故障案例集,案例涵盖了底盘系统的动力装置、传动装置、行动装置和操纵装置,为提高学员任职岗位能力奠定基础。
围绕故障案例展开理论学习、研讨分析和实践操作部分,案例讨论是对理论学习环节的有益补充,主要针对理论学习中涉及的典型故障案例深入分析和讨论,并注重触类旁通,达到解决一类装备故障的目的,真正做到“向实战聚焦”。
研讨教学,促进创新 研讨式教学方法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学员获取知识的方法。研讨的内容既可以由教师来命题,也可以结合实践进行展开。研讨教学打破教员“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以学员为主的学习方式,便于学员动口交流、分享观点,通过思维碰撞擦出创新的火花。
命题讨论则是对理论学习的升华,教员在理论教学内容中选择能体现课程重难点且有研讨价值的命题,促进学员自主收集文献资料,通过一些时间的消化和思考,在课堂讨论环节将他们创新思维的成果展现出来。同时通过讨论、辨析,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拓展学员的知识面。
翻转课堂,拓展能力 借鉴TED模式,初步尝试以教员命题和学员自主命题相结合的小教员授课教学模式。整个授课过程中,学员通过选题、查找资料、讨论、撰写教案、制作课件、试讲等环节,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锻炼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参与课堂的程度。
实践证明,这种教学环节的改变,赋予学员一定的压力和学习的动力,极大地改善了学员学习的效果,锻炼了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学员在学习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时,自发地将其与民用车辆传动技术进行比较,深入研究家用轿车中AMT、AT、CVT、DSG等主流的变速和悬挂系统中采用的技术,并作为课堂交流的内容,受到欢迎。在这一过程中,学员根据自己的兴趣检索资料,搞清楚了家用轿车的新技术,感觉有很大的获得感,同时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和语言组织能力。
5 结论
履带车辆底盘系统是陆军武器装备的重要运载平台,是实现武器装备机动性的重要保障。本课程以提升学员能力素质为本位,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强化了综合性和系统性,根据机构功能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不同的教学模块,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员只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断增强装备技术保障能力,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确保装备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提升部队战斗力。
参考文献
[1]崔岩,程华,何鑫,等.院校实战化教学训练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2016(34):204,206.
[2]宋彬,张晓海,孔凡.装备保障综合实践课程实战化教学内容体系构建[J].中国军事教育,2016,28(5):29-31.
[3]袁胜智,徐君明,赵红超,等.导弹控制与测试实战化演练保障实践创新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S1):
28-31.
[4]谢春丽,刘永阔,范东溟.《汽车构造》实践课程教学创新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實践,2017(4):58-60.
[5]高伟,冯樱,王保华,等.融入创新教学理念的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
201(17):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