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专业多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2018-09-01靖娟利王永锋
靖娟利 王永锋
摘 要 实践教学在GIS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桂林理工大学GIS专业为例,在分析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考评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探讨,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多形式的“多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以期为GIS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GIS;实践教学模式;教学考评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6-0126-03
Discussion on Multi-ways Integration Practice Teaching Model of GIS Specialty//JING Juanli, WANG Yongfeng
Abstract Practice teaching play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GIS pro-
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which ha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culti-
vating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of students. The author takes Gui-
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problems of the traditional practice teaching mode, the reform mea-
sures from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mode and means of examination are discussed. And the multi-ways integration practice teaching mode was put forwar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GIS talents cultivation.
Key words GIS; practice teaching model; teaching appraisal system
1 前言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是集计算机科学、地理科学、测绘学、遥感学、环境科学、空间科学、城市科学和管理科学等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1],
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实践教学在GIS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实践教学是巩固和应用理论知识,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2]。随着GIS的不断发展,社会对GIS人才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层次化和规模化的发展格局。GIS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应该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礎,同时要具备过硬的实践技能,能够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因此,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是保障实践环节高效进行的重要保证。笔者结合桂林理工大学GIS专业实际情况,根据多年从事GIS专业教学与科研的实践工作经验,分析GIS专业实践教学现状,提出GIS专业多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
2 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GIS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资源管理、区域规划、国土监测等领域。为了满足社会对多层次人才的需求,桂林理工大学GIS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由课程实验、集中实习、综合实训三个环节构成。通过实践教学环节,要求GIS专业学生掌握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和输出等基本技能,同时具备数据建库、空间分析、二次开发等能力。
课程实验是课程知识点的单项实践,具有独立性。开设实验的课程有地图制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技术与应用、摄影测量学、空间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空间分析理论与方法、GIS二次开发等,这些课程的实验学时与理论学时的比例大约为1:1.2。
集中实习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开设的实习有基础地理信息获取实习、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空间分析实习、空间数据库实习、GIS应用实习、课程设计等,共计17周。
综合实训是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完成的,是对所学知识点的进一步综合、系统运用。这个环节主要通过毕业设计完成,共计16周。
这种实践教学体系能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依然存在部分实践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方法和方式比较单一、教学考评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了解决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探讨多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思路。
3 多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
针对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三个方面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讨。
实践教学内容调整 实践教学内容设置应考虑社会对GIS专业人才需求的多层次特点,并尽可能保证不同实践环节教学内容由相互独立到相互贯通的转变,通过课程实验、集中实习、综合实训等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备GIS专业基本技能、综合能力、创新能力。
1)专业基本技能培养。通过GIS专业课程实验,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包括:使用全站仪、GPS进行外业数据采集,实现CASS室内成图;熟练运用ERDAS或ENVI软件对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处理、解译,提取信息;熟练使用ArcGIS、MapGIS、SuperMap等软件进行数据内业采集、处理、存储、分析、输出等;基于ArcGIS、SuperMap等二次开发平台进行系统设计与二次开发。
根据社会对GIS人才需求的特点,设计满足不同层次人才的实验教学项目。实验项目设置有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三大模块。基础实验是每个学生都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综合实验是基础实验中所学内容的综合应用,而创新实验是综合实验的延伸,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
2)综合能力的培养。该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通过GIS专业集中实习环节,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础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入库、输出;航片或卫星影像的预处理、解译、信息提取、分析;运用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辅助决策;软件设计与开发。该环节在实施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完成实习任务,并撰写数据处理报告及实习报告。综合实训(毕业设计)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性应用能力。
3)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科研创新能力是GIS专业实践环节中较高层次的要求。该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系统地、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后续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奠定基础,有益于学生进一步深造、就业。
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转变角色,提倡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开展基于讨论式和研究性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实现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思考的转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紧密跟踪国内外优秀GIS平台的研发相关信息,为学生提供ArcGIS、MapGIS、ENVI等软件学习资料、研发案例。定期邀请国内外GIS领域的专家做报告,及时获取和了解学科发展动态;与社会相关用人单位定期沟通,以把握经济发展动态,根据社会需求调整知识结构,输送合格人才。
实践教学手段改革 GIS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依托课程实验、综合实习环节,还不能达到熟练掌握专业软件、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程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强开放实验,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加强实习基地建设,这些环节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科技创新能力。
1)加强开放实验,实现实验教学环节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开放实验是课堂实验的延续,是由学生主导完成的实验内容,可以是教师科研课题、学科竞赛相关实验或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等,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3]。根据桂林理工大学GIS专业具体情况,开放实验项目素材以学科竞赛命题为主,研发适宜于本科生的開放实验项目。充分运用学校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资源,提供开放实验项目所需资料及能力拓展素材,方便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学。开放实验的有效实施,能够与课堂实验内容相互补充,同时为学科竞赛培养人才。
2)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科竞赛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完成竞赛任务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4]。
近年来,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全国高校GIS技能大赛”“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学院为参赛师生提供专门费用,鼓励师生积极投入竞赛,逐步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中的师生关系,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教师的组织引导[5]。通过GIS专业学科竞赛,能有效发挥“以竞促教、以竞促训、以竞促用、以竞促新”的作用,极大地增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软件应用水平,调动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加了未来进入社会的就业竞争力。同时,指导教师的专业素质也得到提高。
3)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是GIS专业实践环节中较高层次的要求。激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选择子课题进行科研训练。该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系统地、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后续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奠定基础,有益于学生进一步深造、就业。
4)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增进学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实习基地是高校与用人单位沟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的重要渠道。充分利用实习基地的资源,推荐优秀学生参与具体实践项目,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可以了解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最新动向,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 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应该重视课程实验、集中实习的成绩考核。课程实验报告考核指标重点放在实验结果及分析说明方面,集中实习报告考核内容不仅包括数据处理、分析、模块设计等环节,文字撰写能力及排版的美观程度也是重点考核环节。此外,开放实验成绩、学生参加科技竞赛获奖、参与科研项目发表科技论文等成果,也列入实践教学考核环节。
4 结语
实践证明,通过以上措施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指导教师的专业素质也得到明显提高。近年来,桂林理工大学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一项;参加全国高校GIS技能大赛,分别在地理分析组、遥感组、制图组等获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近20名学生获得MapGIS制图工程师资格证;参加两届“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获得广西赛区银奖一项、铜奖三项。学生在区内外就业竞争能力明显增强,近三年就业率一直位于95%以上。
参考文献
[1]邬伦,刘瑜,张晶,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赵曦,刘耀林,刘艳芳,等.综合性大学野外实践教学模式初探:以武汉大学庐山地理野外综合实习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08(3):121-124.
[3]杜庆军.理工科大学专业实验开放式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评论,2017(1):132-135.
[4]吴孟泉,张安定,王周龙,等.赛课合一创新GIS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J].测绘科学,2014,39(7):166-170.
[5]郭勇义,韩如成.加强实践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9(8):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