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有效提问 推进数学探究

2018-09-01罗华明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数学探究提问策略有效提问

罗华明

[摘 要]提问是数学课堂中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教师在教学中提问,不仅可有效促进学生交流,而且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教师要推进高效的课堂教学,就要把握提问落点,并进行适时地有效提问,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数学探究;有效提问;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0-0095-01

教师借助有效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及时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尽管利用有效的提问来提高学生数学探究思维能力已成为许多教师的共识,但在设计有效提问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为此,本文以三个教学片段为例,谈谈如何借助有效提问,推进数学高效探究。

一、把握提问落点,为学生指明探究方向

学生数学探究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因此,教师要善于借助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探究,为学生指明正确的探究方向,提升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时,我先将以前所学的一位数和两位数相加(不进位)的两个算式和这节课需要学习的两个算式(进位)展示给学生:

24+3= 24+6=

24+5= 24+9=

我让学生先进行口算,为的是让学生先经历口算算理,然后再对学生进行提问:“上面的两组算式中,个位数相加有何不同?十位数有何变化?”学生在思考一番之后,发现:第一组算式中的个位数相加没满十,十位数没有变化;第二组算式中的个位数相加满十或超十,十位数要加一。我紧接着说:“如果个位数相加小于十,就是不进位加法;如果个位数相加大于或等于十,就是进位加法。这一内容便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

可见,教师掌握提问的落点,能帮助学生梳理相似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如果我在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教学前,并未给予学生任何的提点,而是直接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就容易混淆加法进位与不进位的计算,最终在加法计算学习中迷失方向。

二、捕捉提问时机,助推学生探究进程

教师有目的地进行提问并把握提问的时机,赋予问题实质性内容,这样,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内驱力才能得到激发,进而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探究性学习。

例如,我在“计算梯形的面积”这一课展开教学时的一个片段:

师:之前我们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推导时,所采用的方法是先对其进行割补得到长方形,再推导面积公式。本节课我们将会对梯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探究,想一想,梯形能否先转化为以前学习过的图形,再对其面积公式进行推导?

生1:可以将其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师(追问):这样想的依据是什么?

生2:因为将两个相同的梯形拼接到一起,就能够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故作疑问):那转化后所得到的图形面积和原梯形面积存在什么关系?

(学生很快就能说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

师:将未知的东西转化成已知的,这种思维方法非常好。其实梯形不仅可以转化为平行四边形,还可以将其转化成其他形状。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梯形的面积公式。

(学生在教师一步步环环相扣的提问中思索和探究,成功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在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将数学探究强加给学生,而是很好地把握了提问的时机,让学生基于学习需求对梯形面积公式计算进行推导和探究。

三、借助提问留“白”,给学生预留探究空间

有效的教学方式并不一定都是“满堂灌”,而用问题给学生腾出一定“空白”的思考空间有时却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难点是组织学生进行“搭一搭”平行四邊形的活动,学生完成之后教师进行评价。

师:大家觉得搭平行四边形的关键在哪里?

生1:先搭建长方形,再拉一下。

生2:先找出4根对边相等的小棒再进行搭建。

……

我通过“大家觉得搭平行四边形的关键在哪里?”这样的“留白”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发散,进而很好地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性质。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提问、合理提问、创新提问,以及设计好问题和把握好提问时机,切忌为提问而提问,如此,才可以让数学探究性学习更加高效。

(责编 覃小慧)

猜你喜欢

数学探究提问策略有效提问
教师的提问策略对课堂师生互动的影响
教具、学具在数学探究中的有效应用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