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路径初探
2018-09-01刘莉华
刘莉华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尤其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语文学习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也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文章主要结合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措施进行简要探讨,以此来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质量。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学生掌握起来往往比较吃力。针对此类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阶段,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有两种,即直观情境创设和生活情境创设。其中,直观情境创设大多应用在不容易理解的文章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章中的相关信息以图片、声音、影像相结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对《变色龙》这篇文章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以自然界中的变色龙为重点,通过播放影片让学生了解变色龙这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奥楚蔑洛夫会被称为“变色龙”,从而更好地抓住文章的主旨。生活情境的创设则主要应用在贴近实际生活的文章中,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共鸣。例如,在对朱自清的《背影》进行学习的时候,为了能够将浓浓的父子情传递给学生,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火车站送别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父子离别时难过的心情,以此来让学生体谅父母,增进与父母之间的感情。
二、鼓励个性化阅读,倡导自主探究
在新课程改革标准下,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除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之外,还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传统灌输式教学理念,将学生视为课堂主体,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阅读中,学生主动性提高之后,学习效率自然也会成倍提升。结合现阶段初中语文学科特点来看,为了能够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阅读。以《皇帝的新装》这一课的教学为例,在课堂开始之后,教师便可以根据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将学生分为几个势均力敌的小组,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文章进行预习,并通过对教材中课后问题的探讨,加深对文章主旨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由于《皇帝的新装》这篇文章是一篇学生们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学生在学习时本身就带着某种学习兴趣,因此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非常高。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为学生设置几个针对性的问题,供小组之间探讨,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感受文章的深刻内涵。《皇帝的新装》这篇文章不仅仅是一则童话故事,其中蕴含的哲理也是发人深省的。所以,在学生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还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能够切实领悟到作品中的现实意义,这种方法不仅实现了学生阅读中的自主探究,而且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
三、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学生掌握起来往往比较吃力。针对此类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情境的
合理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创作时都会为读者提供想象的空间,即作品中的“空白”。根据读者想象力的强弱,文章所呈现出的空白点也是不同的,而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实质上就是对这些空白点进行填补的过程。因此,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非常重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填充“空白点”。
例如,在讲《孔乙己》这篇课文时,针对文章中“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这句话,教师可以抛出这样的问题:“孔乙己的长衫为什么不见了?”因为课文中并没有对孔乙己的长衫去向进行交代,接到这个问题后,学生会积极思考,争相来填补老师提出的“空白点”,而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培养学生阅读积累的习惯
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初中语文阅读教育的最终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语文知识的积累,如果没有足够的语文知识积累,那么阅读能力的提升就成了无本之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拓宽词汇量,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需适当向学生灌输一些新词汇,潜移默化中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同时,要让学生养成摘抄的好习惯,经过长期积累,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而且对阅读效率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了解文章。
现阶段初中阅读教学,应该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为了能够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达到预期目标,教师除了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之外,还要学会利用新技术和新知識去改善语文阅读现状,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使其爱上阅读,进而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作者单位:重庆市上桥中学(40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