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材料论述题的问题与教学对策
2018-09-01许若晶
许若晶
(福州市长乐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福州 350200)
历史教育改革的方向是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发展。初中历史材料论述题作为体现中考历史改革方向的一种重要的创新题型,注重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进一步凸显了基础性、综合性、开放性等特点,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论证问题的能力,被视为最能考查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试题。例如,2018年福州质检材料论述题的第二问是“阅读以上材料,围绕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它清晰地表达了考查学生分析论证的高级思维的要求。
一、学生解答中反映的的薄弱问题
材料论述题答案不固定,开放多元,对学生的历史能力要求较高。不少考生能找到材料反映的两个主要事件: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但在解题中却无法顺利作答。原因有三:一是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史实、基本概念混淆:学生答题中写道“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写成“辛亥革命推翻中国封建制度”,这就出现了史实性错误,故历史基础的不支持造成无法顺利解答;二是学科能力弱,对材料的阅读能力偏弱、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欠缺,无法完成从基础知识到高层次能力的知识迁移。在本题的解题过程中,学生很多写道“改革成为了民族救亡的主流”,这种观点只看到改革在民族救亡中的作用,没有看到材料的重点是放在革命,革命取代改革成为了重要的时代潮流,这反映了学生分析、比较、综合、归纳和概括高层次能力偏弱,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材料观点的知识迁移能力偏弱;三是答题欠规范、解题思路不清、表达能力不足,材料论述题不能围绕观点,对观点加以分析和说明。拟定“辛亥革命的到来不可避免”这个观点的学生,论述时写成改革的事件,如写成明治维新或者改革开放,而且论证的史实表述不清晰、不完整,反映了学生答题无法进行史论的有机结合,缺乏内在的逻辑性、条理性。另外,有些学生提炼观点时答到“改革开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材料中并未提到改革开放,这种答案没有对材料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反映了学生缺乏灵活运用材料及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开放、发展能力。
二、基于材料论述的历史教学策略
(一)夯实学科基础知识,构建整体历史认识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教学建议中提出:“注重对基本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注意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近年来的中考历史试卷全面体现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导向,需要考生具备更为扎实的知识基础。因而,“立足基础突出主干,构建完整知识体系”是教师在初中历史复习教学中的首要目标。复习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各单元知识内容与基本方法,还要多渠道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核心概念,更广泛地认识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构建更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不同学科的知识也要进行交叉渗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这些哲学原理解读历史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1]
(二)加强日常习题训练,明晰科学解题技巧
第一步:仔细审题,领会题意
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理清命题意图,即可概括为“是什么” “为什么”“怎么办”三种情形。审题的关键是仔细,首先要先通读题干,找到材料的主题。其次看材料出处,捕捉有用信息。再次,准确捕捉材料中每句话的有效信息,特别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任务,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步:回归教材,准确衔接
中考历史材料论述题的答案是以教材为基础的,我们在解题时必须以教材知识为依据。在读懂题意基础上,将材料反映的问题与教材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步:综合发散,多种方法并用
1.要多向思维。鉴于中考历史材料论述题开放多元、采“意”不采“点”特点,正确运用发散思维是解答这种题目最为重要的思维武器,但答题要切合题意。如观点拟定须反映材料的中心内容或者其中的一个方面,并深化到一定的理论高度,点明事件与成效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科学的价值观。诸如:××是××的重要条件(重要原因),××促进了(影响了)××的发展……
2.要多种方法并用。答题时不要固守某种解题思路或方法,而应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如分析与归纳相结合、抽象和具体相结合、发散与聚合相结合、事例与道理相结合等。如在分析材料基础上提炼观点后,还要列举具体事例进行系统论述,史论之间要有机结合。材料论述要求列举两个或以上的史实来论证,史例1可引用材料,史例2用同类事例。对于所列举的两个史实应该要进行完整的阐述,表达时注意要结合其相关的背景、内容、影响进行完整的论述,做到有据有理。最后,从材料中得出结论。如综上所述,说明了……这样论述就会更加系统完整。
第四步:规范答题,力求完整
组织答案要注意答题的一般要求,如观点明确且符合材料主题、两个史实或事例、史论结合、语言流畅、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答案简洁、要点序号化等。
以上阐述的解题方法可以简化为下列示意图:
(三)锻炼发散辨析能力,树立正确史学观念
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分层次评价,系统地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教师还应多引入丰富的史料,特别是引入几个相反的史料,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锻炼学生对史料的辨析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最终发现不同现象的实质,得出共性观点,培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素养。如“谁是火烧赵家楼的第一人”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史学界莫衷一是。拂去尘封,让我们通过史料来透视历史的本来面目:
史料一:只知道他是“五四”运动火烧赵家楼的英雄,后来才知道他是把毕生精力奉献给青年教育的好老师。
——巴金《怀念匡互生先生》
史料二:到达曹宅时大门紧闭,后由北京高师的匡互生同学破窗而入打开大门。
——杨明轩《在五四的日子里》
史料三:匡互生从西院窗口缺口爬进去……将大门打开。
——夏明钢《五四运动亲历记》
史料四:匡互生把曹宅窗户打开,我在下面托了他一把,他就从小窗口爬进曹宅,……放火烧了赵家楼。
——周予同《火烧赵家楼》
史料一和二中,都指出首先火烧赵家楼的是匡互生。但是巴金先生不是五四运动的直接参与者,而杨明轩是。杨明轩的叙述是第一手史料,因此杨的说法更具说服力。但是孤证不立,需要进一步提供史料证据。史料三和四的作者夏明钢、周予同也都是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是火烧赵家楼的直接参与者,且周予同还是中国当代著名史学家。至此可以判断,当事人出于各种顾虑,规避了这段历史,但同时参与的其他当事人有很多旁证且可信度高,“火烧赵家楼的第一人”是匡互生确凿无疑了。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挖掘第一手史料来求证历史真相时,要着重考虑记录者的立场,还要看历史事件的参与程度与他本人的利害关系,对史料进行辩证分析,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以提升学生“以证论史”的史学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意识,提高学生的史学素养。
(四)展开自主研究学习,加强信息处理能力
学生是否具有自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成为历史中考材料论述题考查的一个趋势,这种题型的主观性很强,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教师在平时应多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提供一些自主探究的题目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然后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作客观的评价,并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引导学生摸索出自主探究历史问题的有效方法,逐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如教师可以提出“如何评价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等探究性问题,教师要适时进行指导,并让学生以结题报告形式上交研究成果。“最后以启发、探究为主要方法,采用课堂辩论形式,完成教学过程。通过这样的研讨活动,使学生既加深对辛亥革命这一重大事件的了解,又懂得进行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教师还要拓宽历史资料的获取渠道,让学生尝试用有效的检索信息途径和方法进行信息的收集、提取,掌握材料的甄别、筛选、加工等方法,提高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运用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种自主探究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和在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要,是终身学习能力中的重要内容。
总之,中考历史材料论述题为中考新课程改革中的一大创新,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摒弃固守书本、循规蹈矩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形成敢于批判、勇于创新的思维品格,变单纯地接受知识为主动探求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我们应建立起长期有效的评价检验机制,给学生更多展现自我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平台,以引导历史新课程的教学改革朝核心素养培育的方向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