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氟比洛芬酯缓解膀胱镜检查疼痛的临床研究

2018-09-01倪旭青张竞雄龙彦笑赵章凡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8年8期
关键词:芬酯比洛镜检查

倪旭青,张竞雄,龙彦笑,赵章凡,杨 涛

0 引言

经尿道膀胱镜检查对泌尿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但由于此项检查为侵入性操作,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及不适感。门诊临床普遍以丁卡因凝胶注入尿道的局麻下进行操作,但患者仍常会感到疼痛不适,尤以男性为甚,甚至因难以忍受痛苦而中断检查或惧怕而延误病情[1],但目前国内针对门诊无痛膀胱镜检查的超前镇痛研究较少。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脂微球剂型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具有靶向性、起效快、半衰期长、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尤其没有呼吸及循环抑制作用,作为门诊中老年患者镇痛用药,较传统阿片类镇痛药具有明显的优越性[2]。本研究选取2017年3-6月我院门诊80例拟行经尿道膀胱镜检查的男性患者,应用随机对照的方法研究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缓解膀胱镜检查疼痛的疗效,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 方案按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设计。

1.2 研究对象 选择80例40~60岁拟行经尿道膀胱镜检查的男性患者。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入选标准:体重指数(BMI)18~25 kg/m2;膀胱镜检查时间5~30 min;未进行膀胱镜下取活检、拔除D-J管等其他侵袭性操作;患者同意参加观察,并能在观察中密切配合[3]。

排除标准:存在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严重不良事件;任何原因不能配合完成全程测试的患者。

检查方法:检查过程患者均取截石位,然后医师根据尿道的大小和检查项目选取合适的膀胱镜进行检查[4]。

1.3 药品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规格:50 mg/5 ml,批号:H20041508,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1.4 分组与给药方法 80例男性膀胱镜检查患者按均衡随机化分组的方法分为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0例。F组于检查前10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C组于检查前10 min静脉注射5 ml生理盐水。

1.5 观察及记录指标 镇痛效果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0为无痛,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9为重度疼痛,10为极度疼痛。分别于术中(T0)、术后1 h (T1)、2 h (T2)、4 h (T3)、8 h (T4)行VAS评分。监测并记录各组患者检查前5 min (T5)、检查中2 min (T6)、检查后5 min (T7)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观察两组一次插镜成功率和插镜时间。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例)

2.2 镇痛效果评分的比较 F组术中及术后各时段疼痛强度评分均低于C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生命体征(MAP、HR)的变化 两组患者术前(T5)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F组比较,C组术中(T6)、术后(T7)MAP、HR升高更明显(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各时点生命体征比较

注:与C组比较,P<0.05(*1t=2.40,*2t=2.33,*3t=2.20,*4t=2.18)

2.4 两组患者检查时一次插镜成功率、插镜时间的比较 F组一次插镜成功率更高,插镜时间更短(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一次插镜成功率和插镜时间比较

注:与C组比较,P<0.05(*1t=2.26,*2t=2.12)

3 讨论

氟比洛芬酯是一种非选择性的NSAIDs,主要通过水解后形成的氟比洛芬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及阻断受伤部位的痛觉向脊髓的传导,其也具有激活阿片神经肽系统的作用,通过中枢及外周作用机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及组织水肿,从而发挥抗炎、止痛的作用[5]。有研究表明,非选择性NSAIDS在降低外周炎症反应、调控伤害性刺激强度和减轻中枢疼痛敏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6]。氟比洛芬酯由磷脂膜包封的脂微球载体和其所包裹的氟比洛芬组成,脂微球的脂溶性对其所包裹氟比洛芬的药效主要有4个方面的影响:①可静脉注射,避免了口服NSAIDs对消化道黏膜的损伤;②靶向性,脂微球可选择性地向炎性部位及血管损伤部位聚集,从而增强药效;③控制包裹药物的释放,使药效持续时间延长,半衰期为5.8 h,用药24 h后,代谢产物约50%从尿中排出,无体内蓄积作用;④易于跨越细胞膜,从而促进包裹药物的吸收,进一步缩短起效时间,静脉给药后5~10 min血药浓度即达峰值[7-8]。有研究表明,氟比洛芬酯不抑制呼吸、循环,且具有增强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的特点[9]。另外,研究显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的镇痛效果优于术后给药[10],因此,本研究选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

临床膀胱镜检查常采用丁卡因凝胶行局部表面麻醉,但表面局麻的镇痛效果具有较大争议。有研究认为,局麻并不能明显减轻操作引起的疼痛,相反,注入药物本身会引起患者明显的疼痛[11]。镜检过程中镇痛不全可造成患者(尤其是老年男性患者)发生迷走神经反射,以及会阴部肌肉收缩,使得置镜困难,甚至影响检查的顺利进行[12]。而采用丙泊酚或阿片类药物联合使用行静脉全身麻醉,虽可取得比局麻更好的镇静和止痛效果,但其呼吸及循环的抑制作用对于并存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是巨大的威胁[13]。

术中及术后疼痛管理对术后恢复和预后都有重要的影响,这在目前提倡的加速康复外科及日间门诊手术尤为重要。术后疼痛仍然是术后最大的不良反应之一,成熟的技术和药物镇痛对术后恢复具有重要影响[14]。本研究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该评分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评判疼痛的方法,在临床以疼痛为结局指标的研究中,VAS评分是测量疼痛最敏感和可靠的方法[15]。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男性尿道长,且部分患者存在前列腺增生,镜检过程更易产生难以忍受的疼痛及术后疼痛,简单有效的镇痛方法将更利于手术操作及此类患者的康复。本研究显示,F组术中及术后各时段疼痛强度评分均低于C组,且F组术中、术后MAP、HR更加平稳,说明术前10 min给予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有效缓解膀胱镜检查术中及术后疼痛,且可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效缓解疼痛可以使腔镜更加顺利通过尿道进入膀胱,提高一次插镜成功率,缩短插镜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F组一次插镜成功率高于C组,且F组插镜时间较C组缩短。

综上所述,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效果好,不但可以提高患者的检查舒适度,有效缓解膀胱镜检查术中及术后疼痛,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还能提高插镜成功率,缩短插镜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芬酯比洛镜检查
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全程优质护理在门诊纤维鼻咽镜检查中的应用
氟比洛芬酯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胃癌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比较
对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探讨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效果的Meta分析
帕瑞昔布钠联合丙泊酚对纤支镜检查患者进行无痛麻醉的效果观察
西藏地区大力开展纤支镜检查技术的必要性
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用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