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书写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8-09-01陶永胜古永忠
/陶永胜 古永忠
在研究汉字书写课题上,许多人往往忽略教师的书写情况,这很不应该——因为教师除了职业本身的教育功能外,其一言一行更是潜移默化地起着示范的作用,决不能小觑。写一手好字,是教师的基本素养。
一、摸摸教师书写的底
下面是涉及教师书写现状的调查。
表1
虽然社会发展,科技产品大量应用在教学领域,但实际效果并非如我们所愿。
在许多方面,传统的方式仍不可完全被取代,这不仅仅是怀旧的因素,更有科技在人文领域运用的局限性使然。
表2
从数据看,学生还是给朝夕相处的教师留足了面子,以这种独特的方式来表达了他们的善良。实际情况,教师书写的总体水平要比上面数据更难看,年长一点经历了粉笔黑板及蜡刻时代的教师可能稍好一些,而生活在电子产品盛行时代相当多数的年轻教师,在升学压力下,在所谓“快节奏、大容量”的要求下,他们则更热衷于效率更高的一些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如电子白板、PPT等。传统的“三字一话”基本功的内涵随即被改写,加之现在正在倡导的所谓“无纸化办公”,更是大大消解了教师书写的时间和机会。目前教师的板书设计及书写水平实在不敢恭维。
二、揭开教师书写的神秘面纱
教师也曾经是学生,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书写更具有特定的色彩。长期以来,教师职业特殊性造就的神圣光环,让世俗之人对教师的一切讳莫如深。亲其师,信其道。在人们眼里,教师似乎一切都是对的,很少有人去怀疑去追究教师行为的合理性。其实,教师也是人,教师的一切当然也满足作为人的普遍性,教师书写当然也符合一般的书写规律,当然也有优劣之分。现在,我们抽掉教师职业这种特有的光环,客观还原其真实的书写状况。
教师书写可分为教案准备阶段(即备课阶段)、演示阶段(即课堂展示阶段)和作业试卷批改阶段(即教学检查与反馈阶段)。
1.教案准备阶段。
该阶段教师的“书写”又大致经历了手工书写、剪刀糨糊、复制粘贴、拷贝下载等阶段。其发展基本上与科技发展成果在教学上的体现与运用的逻辑一致,其趋势是从完全手工到半自动化到全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书写逐渐式微,直至最后退出。
2.演示阶段。
该阶段又可分为手写教案的黑板展示、手工书写加幻灯片结合展示以及白板加PPT或电子白板加PPT等课件电子显示阶段。这一阶段同样是一个书写逐渐式微,直至基本退出的发展趋势。起初,教师用粉笔写板书,一节课往往要写几黑板板书内容;稍后,则是用幻灯片部分代替手工黑板书写的内容;再后,则主要是PPT电子课件显示,偶尔穿插一点极随意的基本无设计意识的白板或电子白板书写演示(书写工具不再是粉笔,而是被称为白板笔或电子白板笔的与白板和电子白板相匹配的互补产品)。
毫无疑问,在课堂教学上,这种从重“演示”到重“显示”的变化,对教学生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显示”重“显”,是从事先安排好的图片及文字内容,被动展现给学生看,失去了最初的自由书写、随心所欲地给学生演示的过程,并且展示出来的文字均是千篇一律的标准化字库体,不论是图片还是文字,鼠标一点即在电子屏幕上大量迸出,而且阅读量大,切换过快,多数教师未必顾及学生实际阅读及消化的时间。“演示”重“演”,既可以展示完整的思维路径,有过程和细节,而且教师书写的节奏、力量的变化、线条的宛转,等等,富于个性,让人感到亲切,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写有一手好字的教师,学生更是亲敬有加。常识告诉我们,工整简洁、设计精良的板书,必是一个优秀教师综合素质的极佳写照。
人工板书演示与电子图文显示,固然在效率上有所不同。表面上看,后者似乎更符合所谓的“快节奏、大容量”的现代化教学频率,但实际上,所谓“大容量”,绝不是简单地指教师讲课内容的大容量,而是指教师能把知识“装进学生脑袋里知识的大容量”,这是两个概念,节奏与容量应该有机统一、相互制约。如果学生脑袋里仍然空空,心里茫然,那么,任何形式的“快节奏”均无意义,欲速则不达。
3.作业试卷批改反馈阶段。
该阶段经过了手工批阅、作业批改的“图章化”、扫描电子批阅、自动批阅等阶段。最初,教师手工批阅作业或试卷,在页面上有较多的书写批注、修改及评价、建议;稍后,作业试卷批改进入机械化自动化操作,如,机读卡的使用;再后,则是鼠标批改法,即在电脑上用相关程序批改扫描的学生作业或试卷。这些教学活动中,教师基本上不需要书写。再后,连对学生日常作业的批改和检查都开始“图章化”了(如图1所示)。
图1
在现代科技的催生下,作业试卷的批改方式经历了一个从“写”到“不写”,从“批”到“查”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演变是与学生的课业负担相辅相成的,正是因为学生的作业多,考试密度大,所以,客观上要求教师对作业与试卷批改的效率大幅度提高;反过来,教师有效解决了作业或试卷批改的一些技术问题,大大提高效率之后,他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向学生布置更多的作业或进行更频繁的考试,这样,二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其最后结果是,学生负担越来越重,书写越来越成为应付之事,而教师的手工书写却越来越少,水平越来越差。
三、爱在黑白之间
1.白板,想说爱你不容易。
最初,教师的教学书写载体是黑板,后来有了白板,再后来有了电子白板,现实中,教室里书写板材的由黑变白并未给师生带来太多的惊喜。白板超强的反光特性让学生感觉并不舒服,眼睛更容易疲劳,学生长期观望白板瞳孔会放大,视力会受影响。最为致命的是,白板笔、白板刷这种互补产品,在产品设计与工业研制上并不成熟。在实际书写过程中,白板笔与白板之间的摩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显得太滑,吃不住笔,难于书写、难于写出预期的效果,书写的速度也明显跟不上需要的节奏。白板刷,亦不成熟,无法有效擦除字迹,几乎成为摆设。
2.电子白板:“鼠标教学法”的滥用。
PPT的普遍使用,电子屏幕代替实物书写板材,成为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白板笔代替了粉笔,紧接着鼠标代替了白板笔,板书更加虚拟化,所谓的板书几成点缀。一节课下来,教师几乎不用写一个字。师生文字信息的交流,全靠鼠标完成,“鼠标教学法”大行于世。本质上,这是教师职业惰性的又一种表现。科技历来就是双刃剑,某种程度上讲,每一种技术上的进步,同时也是对人的缺陷甚至惰性的一种迁就与姑息。许多教师离开鼠标、电脑、网络支持,基本上就不会教学了。一遇停电或死机则六神无主,口舌无言,完全成为鼠标绳下的傻瓜。
3.从光芒到阴影。
使用黑板时,由于光线的进入,黑板多少会有一点反光,坐在教室两边的学生会受到一定影响,于是后来有了经过粗糙处理的毛玻璃材质做成的黑板,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此时,教室窗明几净,惠风和畅,阳光缓照,教师的面容亲切可见。
使用白板后,强烈的反光性不仅让学生的眼睛倍感不适,而且其光滑的表面形成的反光(自然光及室内灯光均能形成反光),于是只好拉上遮光窗帘以缓解。此时,空气流通差,阳光被拉上的帘子拒之室外,教师的表情开始变得模糊起来。
使用电子白板后,为增加视觉反差,即使是大白天,也得把窗帘拉得严严实实,整个教室里,除了闪耀的屏幕外,其余基本上是笼罩在黑暗之中。此时,没有阳光,教室里空气因缺氧变得更加污浊,而教师在电子屏幕耀眼的光芒反衬之下早已成为一个黑影,学生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这种由黑到白、由白到黑“黑白颠倒”的现状,就是目前教育的生动写照。
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生产力的发展成果必然对应地反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从而造就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特质。在书写方面亦然。
在基础教育阶段,随着以计算机为平台的多媒体技术的普遍使用,随着各种书写工具不停涌现,随着时代对书写的实用、效率及审美要求的不断改变……在汉字书写上,我们的观念亦历经着震荡。从对新时期教师书写现状及分析看,不管是民间还是官方,我们对此还缺乏充分的认识和准备。在汉字书写问题上,我们如何处理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如何完成古老的书法艺术与现代科技元素的有机结合;如何在键盘时代、高科技汉字录入时代、效率至上时代,维护汉字尊严及汉字书写的留存空间……这必然是我们面临的全新课题和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