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课程平台在高职学前钢琴即兴弹唱课程中 的应用

2018-08-31张怡

艺术评鉴 2018年10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高职教育

张怡

摘要:“钢琴即兴弹唱”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必修课,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总结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探讨了如何以网络课程平台为载体,将信息化手段与教学内容相匹配,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评价体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解决传统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 网络课程平台 钢琴即兴弹唱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0-0116-02

钢琴即兴弹唱,就是根据歌曲旋律在钢琴键盘上即兴编配、弹奏、并且边弹边唱,琴声与歌声共同塑造音乐形象。为儿歌编配伴奏,并熟练弹唱,是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钢琴即兴弹唱》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把握儿歌的风格、特点,结合幼儿的心理特征和歌唱习惯,完成自配、自弹、自唱的学习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的音乐教学能力和教育实践能力,为更快熟悉幼儿教师岗位技能要求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使用网络课程平台的原因

(一)课程现状

众所周知,即使在专业音乐院校,即兴伴奏都是难度很高的一门课,是对学习者的技术水平和艺术水准的双重考验,需要充足的教学时间、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后练习、需要教师细致观察每个学生在编配和弹奏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一对一的悉心指导。虽然学前专业的即兴弹唱课在教学内容、难度、要求方面不需要达到专业院校的标准,但由于存在着学生的音乐基础薄弱、课时有限等客观因素,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二)学生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已经为各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教育行业更是如此。当代的“90后”大学生在信息化、全球化的环境中成长,最常接触的媒体和最信任的媒体都是互联网,因此被称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原著民”。大学生之间的信息获取非常便捷,逐渐形成在社交网络中聊天、交友、获取信息、发表观点,在他们看来,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本能、自然的思考方式。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感觉,如果对手机和移动技术善加利用,就可以极大地拓展教学空间,进行跨越时空的学习;创建全新的课堂模式;实现充分的师生互动;有效打通课内课外,完成全流程的过程性考核评估。因此,开始尝试在钢琴即兴弹唱课程中运用网络课程平台辅助教学。

二、网络课程平台的用途

本课程贯彻“做中学、做中教”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建构了“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依托网络课程平台,通过多种信息化手段與教学内容合理匹配与融合,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导学、课中实践、课后拓展三个阶段。有效分流了教学任务、释放了课堂教学时间,使实践任务的加入成为可能,从而扩展了传统音乐理论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实践了翻转课堂的理念。还有效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主实践的学习主体作用及教师的教学辅助作用,大幅提升实践教学效率。

(一)促进课前自主学习

课前,教师选取、制作、整合相关课程资源,在线搭建内容丰富生动的网络课程平台,帮助并引导学生登录平台进行课前预习。

1.课程资源的内容、类型

课程资源的内容种类非常多样,可以包括微课视频、微课音频、教学内容的PPT、文章、图片、乐曲音响等。课程资源可以是教师自制,也可以从各个渠道搜集而来的学习资料。除此之外,笔者还充分利用“智慧职教之学前教育专业资源库”中的课程视频、乐谱资源,搭建了资源库平台,供学生参考,打破了校本资源瓶颈,为教学提供了更为开放的学习空间。

2.自制课程资源

在上述三种类型的课程资源中,笔者运用最多的是自制资源,因为它更为灵活、针对性更强。

为适应教学需求,笔者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制作一系列微课视频,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点讲解、伴奏编配案例讲解、伴奏示范。每一节微课的内容就是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时长不超过五分钟。由于短小精悍,学生在手机端、电脑端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收听收看,不受时空限制,实现轻松学习。而且,每节微课的标题就是它的内容,方便查漏补缺。

在制作步骤方面,讲解谱例时,笔者用制谱软件(例如Sibelius)制作好所需谱例;然后利用视频编辑软件(例如Camtasia 9),将绘谱软件自动播放的谱例音响,以及笔者对谱例的语音讲解进行录屏;录好之后,利用视屏编辑软件进行后期制作,比如对谱例进行动态标注、标记文字说明、将某些片段切换成特写镜头、在场景之间加入转场效果等。若需要弹奏示范,就录一段弹奏视频,然后倒入视频编辑软件,加以合成。

在上课前,教师将相关的课程资源,上传到网络课程平台(笔者使用的是超星平台)上,并利用平台的推送功能将预习通知推送到学生的手机上。

学生登录平台查看任务,通过课程资源,学习理论知识、了解编配方法、观摩弹奏演示,然后尝试编配钢琴伴奏,并在线提交弹唱视频。教师在线评阅,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聚焦教学重难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二)调动课中多元互动

学生通过课前在线自主学习,已经大致接触、掌握了本节课的理论知识点和技术要点,还通过初步实践操作,检验了知识的掌握情况、锻炼了实践能力。因此,实际的课堂教学便有了改革的可能性——传统的理论讲授、弹奏示范的任务被分流,课堂实践教学的时间相应得到大幅扩充。

在实践教学的内容方面,本课程参照幼儿园教育评估标准,遵循幼师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基本规律,与幼儿园一线教师合作,结合幼儿园常规活动的主题和内容,以及幼师教师资格鉴定的考试内容,制定每单元的项目任务。以幼儿园真实项目任务为引领,选取现行各类幼儿园的音乐教材和幼儿园常用的中外音乐,在“做中学、做中教”,让学生亲自尝试如何把单一的歌曲旋律编配成有多种类型织体伴奏的多声部乐曲,并熟练弹唱。并通过“院园合作”,帮助学生检验、论证设计方案的实际实施效果,以及进行反思调整。切实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

此外,通过网络平台的在线问卷调查、提问、讨论、签到、测验、抢答、评分、评价、讨论、思维导图、头脑风暴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可以提高课堂活跃度,使教学过程更丰富多样,并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例如,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投屏或一体机,播放教学案例视频,师生共同分析案例中的技术要点,深化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可以播放学生上传至平台的课前作业,组织课堂讨论、互评,并总结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深入讲解编配技巧。也可以组织学生对编配流程、理论知识要点等进行讨论,并利用平台的头脑风暴功能,帮助学生活跃思维。再利用思维导图软件,将课堂讨论的过程和结论绘制成思维导图,拓展和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并将其系統化,为实际编配做好知识储备。

又如,在课堂实践环节,学生可以分组进行编配方案讲解,阐述编配思路、展示弹奏效果。其他同学在课程平台上评价、交流、点赞,教师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即时打分,促进教学形成性评价,生成过程性考核。学生将实践成果上传至课程平台,教师邀请合作幼儿园的一线教师在线点评,对学生作业的效果、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实现教学检验,促进教学反思。

(三)深化课后实践拓展

课后,教师登录课程平台、布置课后的拓展任务,学生可以上传作业视频、在学习群在线交流,教师在线打分、在线答疑等。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实现课堂之外师生间的个性化辅导和生生之间的互动探究,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激发了创造力。

(四)优化课程评价体系

通过网络平台的互动功能、管理功能、统计分析功能,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中“以一次考试定分”“以考试成绩定论”“以教师评价定论”的固有模式。将学生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实现过程性考核;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如纪律、参与度、课堂表现、实训效果等),实现评价标准多样化;将评价的主客体从师生之间,扩展到生生之间、校企之间,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从而逐步形成科学的过程性考核体系。

三、使用网络课程平台后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网络课程平台有效整合了多种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的合理融入,对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一,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了课堂,使教学直观清晰,简化原理、强化实践,实现高效教学。

其二,使学生成为了教学主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

其三,依据课程平台实时数据反馈,教学活动实现过程性考核,全面、动态、准确地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动态学习情况,高效达成教学目标。

通过信息化教学,学生编配伴奏的成绩、对教学的满意度、幼儿园对学生音乐教学能力的满意度,均显著提升。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专业高职教育
浅论美术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