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地区画像石概述
2018-08-31李晓筠徐晓鹏
李晓筠 徐晓鹏
摘要:泰安地区是山东省重要的画像石出土地点之一,时间跨度涵盖整个东汉时期,阶段性明显,地方特色较为突出,是整个山东地区画像石艺术体系中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泰安地区画像石 艺术风格 阶段性
中图分类号:J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0-0045-04
山东省是我国汉画像石墓四大集中发现地之一,所出汉画像石数量多、水平高且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从现有资料来看,山东地区包括苏北、皖北豫东地区的画像石分布以鲁中南至徐州一带为中心,东至胶东半岛西部,西至豫东,南至苏北皖北,北到鲁北。泰安市位于山东省中部鲁中山区一带,处于该区域的中心地带,是山东地区重要的画像石出土地点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已有五十多处地点出土过画像石,较为完整的墓葬有六座,其余多保存较差或资料不详。目前这些画像石大部分被保存于岱庙中,是整个山东地区画像石艺术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泰安地区北依泰山,南跨汶水,包括泰安市以及肥城、宁阳、新泰、东平等下属县市,本地多山,石材丰富,目前已公布的画像石及画像石墓集中于泰安市南郊汶河北岸以及肥城市一带,年代集中于东汉,早中晚期都有。早期的有东平石马居摄三年画像石立柱,藏于东平县文管所;肥城桃源区西里村汉明帝永平十一年祠堂后壁画像石,藏于肥城市博物馆;汉明帝永平十六年纪年画像石,民国初年出土,1982年文物普查时发现于肥城西里村;汉章帝建初八年墓,1956年出土于肥城安驾庄;大汶口火车站西南画像石墓,1978年10月发现,其画像石呈现由早期向中期过渡的特点。中期的有泰安市旧县村汉墓,1965年出土;肥城北大留村汉墓,1978年出土;另外此地1973年也出土一座画像石墓,资料不详,但画像石内容技法均与1978年出土的墓葬相近,应属于同期。晚期有大汶口镇东汉晚期画像石墓,1960年出土;夏张东汉墓,解放前出土,现藏岱庙博物馆,从内容技法来看当属于晚期。以上详情见附表。
一、墓葬形制
早期建初八年墓为石室墓,墓门向南,全长约4.8米,由前后室组成;大汶口火车站墓为砖石混合墓,南北向,通长6.64米,由前室后室及东西耳室组成。中期旧县村墓为砖石混合墓,南北向,通常约9米,有前室后室;1978年出土的肥城北大留村汉墓为石室墓,南北向,全长约4.6米,前后室带耳室。晚期大汶口镇墓葬为石室墓,由东西前室、东西耳室和东西后室组成,南北长约6米,北端宽6.4米,南端宽4.65米。其余不详。
墓顶样式早期建初八年墓内顶为错叠式藻井,中期旧县村汉墓主室墓顶已塌,两耳室为叠涩顶,1978年出土的肥城北大留村墓为叠涩顶,其余顶形制不明。
二、内容题材
题材多样,丰富多彩,主要有如下几类。
(一)社会生活类。可分家内家外两类。前者主要包括乐舞宴饮、迎客会客、庖厨等,均以楼阁为背景;后者内容较多,有车马出行、征伐作战、渔猎、乐舞百戏、拜谒、寺门亭长迎宾等。
(二)历史故事类。有孝子故事如董永载父、赵苟哺父、丁兰孝亲等,其中赵苟哺父的故事在汉画像石中为首见。另有骊姬杀申生、孔子见老子等。
(三)神话祥瑞类。有后羿射日、伏羲女娲、日月龙虎、朱雀凤鸟、羊头吉祥图等。
(四)自然景物、动物类。常作为前几类的背景以及边饰而出现,有林木飞鸟、虎猪搏斗、双鸟争鱼、禽兽相戏等。
(五)几何图案类。亦用做边饰。
三、雕刻技法
雕刻手法多样,已知有凹面刻、阴线刻、减地刻、浅浮雕等四种。早期见凹面刻、阴线刻及少量浅浮雕;中期浅浮雕增多但较为粗糙,减地刻较为成熟精致,阴线刻仅用于细部;晚期以浅浮雕及减地刻为主,运用较为成熟。整体上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粗糙到精致的发展过程,表现力较强、制作难度较大的浅浮雕逐渐占据上风。
四、构图方式
构图方式是个较为复杂的概念,笔者认为,不能单纯从画面的安排划分来讲,而是应该结合内容题材、作者本来要表达的意义来综合考虑。
(一)多层式:画面自上而下分两到三层,表现对象有天界及人间,神人混杂,浪漫诡谲。具体又分为多主题型和单一主题型。
1.多主题型。多见于画幅较大的作品上,表现内容丰富,仙界的神人异兽、人间的宴饮享乐、生产生活及历史事件一起出现在画面中,具有包罗万象的“全景”式特点。作者在安排画面时有意识的将画面分割,或通过直线,或通过景物自然划分出不同的区域,用于表现天界和人间两个大时空。
图1 建初八年墓画像石拓片
以汉章帝建初八年墓藻井东面盖板画像石(如图1)为例:该石长152,宽70厘米,幅面较大。上端和左右两边刻有菱格纹和穿璧纹作为外框,框内整个画面可分三层。上层为攻战图,最左是三个手持弓箭的武士,面向右边与三个手持武器的骑兵对峙,最左边马下有二人厮打。骑马人后面是一武士,抓着一名俘虏。再右边是马、鱼、鹿分别驾着三驾马车,最右边是一骑鹿人。第二层两边各有一阙,右阙顶上停着一只长尾鸟,一人坐于阙中钓鱼,旁边还有水鸟争食,下部刻有文字;左阙与之类似但不刻文字,刻一人持戟与猛虎搏斗。两阙间是一座二层楼房,楼房左右上方有手持规矩的伏羲女娲。楼顶中间是一组狩獵图,刻有二人持弩射雁;中间两人荷戟,其前有猎狗在追逐野兽。楼阁内部为宴饮场景,楼上有人弹琴、舞蹈,左右有楼梯,各有三人上下行走,有的捧着食具。一楼中间刻二人端坐,两旁有侍者。第三层最左为二人荷矛。再右端坐男女二人,其右各有一人捧物侍立;再右是二人持笏对立;最右为一棵树,树下拴马。整幅画面内容庞杂琐碎,需要按大方向来归纳,提炼出大主题来①。上层以想象的内容居多,如驾鱼车的为河伯②,乘鹿车马车的也应是仙人。而攻占厮杀则与本层主题不合,属于拼凑补刻。总之上层想要表现天界的神奇景象,神人神兽混杂,画面诡谲奇异、夸张浪漫,充满了想象力。中下层表现的是人间场景,其中中层的楼房是整个画面的重心,象征着墓主人生前富足的生活,还象征着这种生活将在地下阴宅里继续,这也是此画像石的核心创作理念。最下层的一男一女可能为墓主人夫妇,其他为奴婢及属吏,这些在汉墓中多以象征性手法绘出,并非真实描摹,它们与中层的楼阁宴饮表现的是同样的主题。整幅画面反映了一种天人合一、人神各行其道又并行存在的宇宙观,也反映了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儒道杂糅的信仰状况。天界神人驰骋,人间尊卑有别,二者各有法度,并行不悖。有趣的是楼顶两角的伏羲女娲,他们在汉人的信仰中属于开天辟地的创世神及人类始祖神,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所以被安排在天界与人间的交接处,注视着地上的芸芸众生。总之,画工想通过面面俱到的描述,全方位展示时人脑海中的宇宙洪荒和人间百态。画像石的主题从上至下囊括了“天”和“地”的全部内容,属于“全景式”图画。
1973年发现的肥城北大留村东汉中期墓中也有分层式多主题型画像石。以现藏岱庙博物馆的《击鼓图》为例:该石长0.92米,宽0.26米。上层漶漫不清,隐约可见人及兽;中层为楼房,内有两人对坐宴饮,楼下有人击鼓助兴,旁蹲一卧虎;最下层为一棵树,树梢做群蛇升首状,树下一人张弓射击,乃是后羿射日的神话。上层表现的可能为天界,中层为人间生活,这与前面所举的例子是一致的。但下层却成了神话故事,与上面两层毫不相干。鉴于它主题鲜明,面积又占到整幅画像的四分之一,所以不能将其视为外缘装饰性内容。
2.单一主题型。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为画面分为多层但主题只有一个,如永平十一年纪年画像石;一种为有一个中心主题,其它内容却与之毫无关联,属于拼凑补刻内容。永平十一年纪年画像石共分三层:上层为战争场面,中层为楼阁(内有人物端坐)楼阙以及车马,下层有拜谒图及猴子爬树等。以上三层均表现的是人间生活,唯一带有一点神话色彩的是阙旁边的伏羲像。这种在楼顶一角刻伏羲女娲像的做法早已有之,是习惯性构图,并未影响画面主题的性质。后一种情况如汉章帝建初八年墓,其前室东壁画像石共分四层:上层为攻占图,第二层为狩猎图,再往下为一座二层楼。二楼有侍女以及弹琴者,一楼正中有一人持耜而立,旁边有侍者、犬等。一楼室外另有人物。这幅画经王恩田先生考证为晋献公时期著名的历史事件“骊姬杀申生”图③。第四层为一列由右向左行驶的车马。这幅画像无疑就是以上述历史事件为中心内容的,所有相关人物都出现在二层楼中或旁边,核心人物为一楼正中持耜而立的晋献公,与楼外坐于砖台上密谋诡计的丽姬相呼应。所有的人物和情节都在第三层画面中呈现,构成鲜明而完整的事件过程,其它的诸如攻战狩猎、车马出行等与中心主题毫无关联。它们呈长条状分布于最上下两层,所占比例又较小,笔者认为可以将之与画像石最外圈的菱格、垂幔纹一样看做装饰性的内容,为填补画面而刻,没有鲜明的主题或清晰的创作理念,是本地画像石的常见做法。
1965年1月旧县村东汉中期墓南壁下层画像石也属此类:上层为男主人谒见宾客,下层为女主人观赏乐舞,和汉墓中常见的墓主人夫妇并坐图一致。只不过受石材幅面限制而分成上下两层,所表达的仍是墓主人生前的(或想象的)地位权势。
1973年发现的肥城北大留村东汉中期墓中有一幅《太山仓图》,是泰安地区目前已知唯一一幅以泰山为描摹对象的画像石,该石纵0.92,横0.32米。上层已残,据资料可知刻有双马相背而驰;中层一大圆环占据了大部分画面,圆环内刻五铢钱十行,每行三枚,由斜线穿连;下层刻一轺车,一人执棍支辕。画像石左上角隶书题刻“此人马食太山仓”七字。最上层的双马相背呈对称布局,图案化意味浓厚,应为装饰性内容。二层的五铢钱则代表了钱粮富足的泰山仓,再往下有人马就食于此,榜题也明确指出了该画像石的主题——“人马食泰山仓”。
(二)单层式:画面多呈横长条状,内容一字排开。有的内容没有明显的主题意义,只是将常见题材并列刻出,用以拼凑填补画面。少数画像石纵面较长,幅面较大,所刻景物大而醒目,又可分为两大类。
1.单一主题型。如车马出行、庖厨、迎宾等。运用散点透视法平行铺开,有的围以边饰,乃是汉画像石中最常见的,此处不再赘述。1973年出土的北大留村东汉墓《虎猪相斗图》 较为独特:石面纵1.06米,横1.39米,大块留白,突出中心一虎一猪相搏,形象凶猛,充满动感。
2.多主题型。1965年旧县村墓门楣石十分独特:长1.8米,宽0.46米。内面浅浮雕车马出行图,由导骑、蓬车、轺车等组成,在汉墓中十分常见。所不同的是车骑中段插入了正面虎、猴、鱼等内容,让画面看起来有些匪夷所思。
总体看来,虎头呈正面且位于门楣石正中,所占比例大而醒目,由此笔者推断这种处理方式为借鉴本地的“羊头吉祥图”而来。目前泰安地区出土羊头吉祥图共四块,藏于岱庙博物馆,其特点为都位于门楣石上,羊头呈正面且居中,两侧辅以鸟、鱼、龙、虎等其它纹饰。这些特点都与旧县村门楣石相符,所以该石首先是一幅“虎头吉祥图”,以正面虎为中心,震慑墓门。与羊头图稍有不同的是其它瑞兽集中到了虎头一侧。虎头左右两端的空白处又刻上了一列完整的车马,所以此图刻视为吉祥图中添上了车马行进图,或者是车马图中套进了吉祥图,属于多主题混合式构图。解放前出土的夏张东汉晚期墓有一幅《斗虎凤鸟图》,右边为一人持盾与虎相戏,左侧为一对凤鸟食玉珠,乐舞百戏与神禽祥瑞同置一石。
结合分期可以看出,从早期到晚期,本地画像石的综合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首先从内容来看,早期多历史故事及现实生活,神话内容集中在“天界”,与人间泾渭分明,相映成趣。比重上人间生活占据绝对优势,甚至有时会“侵占”上层。从中期开始神话谶纬、祥瑞神兽、几何纹饰等内容多了起来,比如大汶口画像石墓、1978年出土的肥城北大留村漢墓等,内容全为瑞兽及几何图案,不见一点与人有关之物,1973年出土的北大留村汉墓11块画像石中有7块亦如此。1960年出土的大汶口东汉晚期墓画像石以人间生活及孝子故事为主,但画面上方空白处普遍补刻羽人,连车马出行都由羽人引导,董永耕田亦在羽人的注视之下。这种变化与东汉中晚期谶纬迷信思想的流行有关,也是国力下降,人从留恋人间生活转而希冀离世成仙的表现。
再从构图上来看,全景式构图从早期到晚期都有,但像(图1)一样幅面大、内容庞杂又条理清晰的仅在早期有见,中晚期已大大简化。有的虽幅面较大的、分层较多,但内容明显程式化。1973年出土的肥城北大留村东汉中期墓《步卒图》分四层,层与层之间不是按内容自然区分,而是由横线隔开。上层为一辆无人车马,第二层为三步卒,第三层为拜谒场景,第四层为铺首衔环,环内刻双鱼。第一层及第四层与中间两层无内容和意义上关联,补刻装饰的意味非常浓厚,中间两层表现墓主人身份地位的内容也刻画得很简单,该墓的另一幅《狩猎百戏拜谒图》更是内容芜杂。可见,早期这种内容复杂、构思奇妙、含义丰富的大场面构图在中晚期已“缩水”,呈现出图案化的倾向。随着多层式构图的衰落,较为简单省工的单层式画像石多了起来,在中晚期墓葬中占了绝大多数。这表明,本地画像石艺术的高峰出现在东汉早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
单层式构图在早中晚三期都有,早期时还多用于简单的祥瑞图中,比如刻双龙、双凤,边缘饰以几何图案,晚期时历史故事等较复杂场景也简化成单层。如1960年出土的大汶口东汉晚期墓,九块画像石全为长条状门楣石或中柱石,均采用单层式构图,情节复杂的“骊姬杀申生”故事也缩为单层。
笔者注意到,有一类单层单一主题的画像石乃多层多主题画像石的变体,或者说借鉴了后者的创作方法,在狭窄的画面中力图暗示出天人两界,表现全景。如1965年发现的旧县村汉墓过梁上的画像,最右端车骑上方有一羽人和飞鸟。由于该画像宽度只有0.41米,它们几乎是“挤进”画面中去的。
1960年发现的大汶口画像石墓,所有的人间场景前上方都有羽人盘旋。夏张东汉晚期墓的《车马出行图》纵0.5米,横3.4米,下层最左为迎宾者,面向右边的来宾车马。在他们的头顶上空盘旋着羽人、飞禽走兽及卷云纹。这种做法在本地中晚期墓葬中常见,大概想延续早期全景式构图而受制于狭小的石面,只得这样处理。此类画像石可谓“以白当黑”,以简代繁,这也间接反映了画像石创作的简化及衰落。
五、艺术表现手法
由于既要如实的描摹现实生活,又要表达美好的理想追求,本地工匠在创作时,充分发扬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艺术传统。在描述人间生活时注重写实,事无巨细,连宴饮席上一只小小的勺子也要清晰的刻画出来,刻画车骑出行时,导骑、轺车、棚车等都一一按形制如实展现。在写实的基础上他们还注意写神,力图用黑白的面和线来刻画生动的气韵。如旧县村东汉中期墓的中柱画像石中的门吏,二人头向前伸,腰往前倾呈弧形,悄声说着什么小秘密,使观者如闻耳语之声。在描述天界时,他们则任意驰骋,创造出一个神秘瑰丽的想象世界来。鱼鹿拉车,龙凤飞腾,坐在楼阙上钓鱼的人,手持规矩的伏羲女娲……正如有人所说,他们“使一个逝去了的凝缩神话、历史、现实的艺术世界,在隔离人世近两千年后,又回到了现实的世界”④。
由于本地画像石艺术的阶段性,这两大传统也此消彼长,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表现。早期二者往往泾渭分明,在各自的“地盘”上发挥作用。如(图1),天界和人间一目了然,人间所占比例明显更大。永平十一年纪年画像石从上至下分别是攻战、楼阁、拜谒等内容,只在右侧阙的一角刻伏羲像,左侧推理应该有女娲,可惜原石已残,只能让伏羲形单影只了。同一地点发现的永平十六年画像石全为楼阁人物和车马出行,仅在屋檐阙顶刻一两只凤鸟伏兽,使画面有了一点点想象的色彩。有一例墓稍显例外,为1978年出土的大汶口火车站东汉早期墓,共有三十三块画像石,图案大部分是几何纹饰,动物纹以龙为主,另有少量麒麟凤凰鱼蛇等祥瑞类。该墓画像石以浅浮雕为主,不同于早期常用的阴线刻和凹面刻,从雕刻手法上来看是本地中晚期流行的做法。因此笔者将其列为早期偏晚段的例子,正好体现了向中期过渡的特征。总体来说早期的画像石偏于规矩保守,在质朴写实的基础上适当发挥想象,风格清新稚氣,重心在于“实”。
中期风格为之一变,写实内容简化,呈现图案化、程式化的特点。如有的画像石上层为一对秃鹫,第二层为二人耳语,第三层为二人迎宾,第四层为铺首,分格清晰,装饰意味浓厚。神兽祥瑞内容占据了绝对优势,奇幻诡谲,充满想象趣味。肥城北大留村出土的两座中期墓画像石,内容多为祥瑞及神话传说,现实场景亦简化处理,因此说此时是一个现实主义让位于浪漫主义的时期。同时两种手法亦水乳交融,相互影响。如前文中的“泰山仓”,不刻谷仓而刻五铢钱,用象征的手法引发观者无限的遐想。羊头吉祥图本为想象内容,旁边却又补刻水鸟争抢食鱼,庄严神秘中又平添野趣。
晚期的两座墓又“回归”现实,以车马出行、历史故事、庖厨宴饮等内容为主。只是如前所述,这些画像石幅面均较小,形式上简化为单层单一主题式,羽人的形象无处不在,给人虚实相间、亦真亦幻的视觉感受。
六、结语
泰安地区画像石在东汉早中晚期呈现不同的艺术面貌,是不同时期经济文化背景变化的结果,是对历史艺术的再现和忠实的反映。它们帮助后人揭开历史的朦胧面纱,探秘汉人所营造的神奇的地下世界。
注释:
①某组纹饰是否构成一个独立主题没有绝对的标准,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一列马车,位于复杂场景的最外缘时可以看做补刻的内容,或者与其它纹饰统归到日常生活这一大主题当中去。当画面中只有日常生活内容时它又是其中具体的小主题了。当位于狭长的门楣石之上时,便又成了鲜明而唯一的主题了。
②李陈广:《南阳汉画像石河伯图试析》,《中原文物》,1986 年第1期。
③王恩田:《泰安大汶口汉画像石历史故事考》,《文物》,1992年第12期。
④刘慧:《岱庙画像石》,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