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结石成分分析和尿液理化性质检测的护理措施对尿石症患者的效果比较

2018-08-31刘英徐辉王志勇刘晓伟杨德慧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15期
关键词:尿石症影响

刘英 徐辉 王志勇 刘晓伟 杨德慧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结石成分分析和尿液理化性质检测的护理措施对尿石症患者的效果比较。 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诊治的尿路结石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结石分析组和结石分析+24 h尿理化分析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石分析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依据红外光谱结石成分分析结果实施相应的个体化护理干预,结石分析+24 h尿理化分析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依据结石成分及24 h尿液理化性质检测的分析结果实施相应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3组患者结石复发率、复发时间、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结石复发率高于结石分析组及结石分析+24 h尿理化分析组,复发时间低于结石分析组及结石分析+24 h尿理化分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石分析组与结石分析+24 h尿理化分析组患者的结石复发率及复发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石分析+24 h尿理化分析组与结石分析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结石分析+24 h尿理化分析組高于结石分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依据红外光谱分析法及24 h尿液理化性质检测的分析结果,对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实施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干预,不仅可以降低结石复发率、延长结石复发时间,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成分分析;尿分析;尿石症;影响

[中图分类号] R69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8)05(c)-0072-05

The effect comparison of the components of stones analysis and urin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detection-based nursing measurements on patients with urinary stones

LIU Ying XU Hui WANG Zhiyong LIU Xiaowei YANG Dehui

Department of Urology,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e Medical College, Hebei Province, Chengde 06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components of stones analysis and urin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detection-based nursing measures on patients with urinary stones. Methods A total of 300 patients with urinary stones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Urology,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e Medical College from December 2013 to Dec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stones analysis group and the stones analysis with 24 h urine physicochemical analysis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with 10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the stones analysis group was applied the corresponding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results of the composition analysis of infrared spectrum stones on the based of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stones analysis with 24 h urine physicochemical analysis group was applied the analysis of the stone components and 24 h urin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detection. The recurrence rate, the recurrence time of urinary tract stones,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compared among the three groups. Results The recurrence rate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stones analysis group and the stones analysis with 24 h urine physicochemical analysis group, the recurrence time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other two groups,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but with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tones analysis group and the stones analysis with 24 h urine physicochemical analysis group (P > 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and the life of quality in the two groups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and those in the stones analysis with 24 h urine physicochemical analysis group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of stones analysis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infrared spectrophotometry and 24 h urin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detec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urinary tract stones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extending the recurrence time, but also can improve pati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promote their life quality.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Key words] Component analysis; Urinalysis; Urolithiasis; Impact

尿路结石是泌尿系统多发且易复发的最常见临床急重症之一,调查结石成分组成,推测结石成因,能为尿路结石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1]。红外光谱法是一种利用分子内部原子相对振动和分子转动等信息确定物质结构的方法,检测尿路结石成分方便、简洁[2]。从分析结石成分入手,建议患者调整生活、饮食习惯,调节体内代谢,已成为减少结石的形成和复发的重要部分。24 h尿液理化性质的研究能更好地为预防和治疗尿路结石的发生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为研究尿路结石的形成机制提供帮助[3]。本研究通过对尿路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24 h尿液理化性质进行检测分析,观察其对患者的结石复发率、复发时间、護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泌尿外科诊治的尿路结石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B超、尿路平片或CT等检查诊断为尿路结石的患者;②自愿参加本研究;③具有一定的理解及表达能力。排除标准:意识障碍、精神疾病及生活不能自理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结石分析组和结石分析+24 h尿理化分析组,每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男54例,女46例;年龄19~64岁,平均(33.2±2.4)岁;均未进行结石成分分析。结石分析组男52例,女48例;年龄18~65岁,平均(33.5±2.5)岁;均获得尿路结石标本,并有结石成分分析结果。结石分析+24 h尿理化分析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18~67岁,平均(34.5±2.7)岁;均获得尿路结石标本,有结石成分分析结果并进行24 h尿液理化性质检测分析。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结石大小、结石部位、结石复杂程度及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样本采集 24 h尿标本留取方法:在临床医护人员指导下,嘱患者晨起8点排空膀胱,收集至次日晨8点的24 h尿液,每100 mL尿中加入硼酸1 g防腐,测量尿量并记录,充分混匀后取20 mL尿液立即送检。

1.2.2 结石成分分析具体操作方法 采用天津蓝莫德公司生产的LIIR-20型红外光谱结石自动分析仪进行成分分析。结石标本烘干并整体研磨后取样品1 mg,加200 mg溴化钾,在玛瑙研钵中充分研磨混匀后装入结石压片模具,压片机加压至20 MPa并停留1 min以上,制成0.3~0.5 mm的半透明压片,迅速置入红外光谱仪的样品光路室中并进行红外光谱扫描,自动解析结石光谱图,运用尿路结石自动分析软件生成结石成分红外光谱检测报告单[4]。

1.2.3 24 h尿液理化性质检测方法 采用美国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钙、磷、镁、钾、钠及尿酸。采用速率法测定钙、磷、镁离子,选择电极间接法测定钾、钠,酶比色法测定尿酸。

1.2.4 对照组 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具体内容如下:①大量饮水。做到睡前、睡间、起床后都要喝水,保证每日尿量在2000 mL以上。②多运动。告知患者运动有助于结石的排出,鼓励患者多运动。③控制体重。肥胖者易患结石,健康教育中强调控制体重的重要性。④定期体检。半年复查1次泌尿系B超。⑤其他。包括用药指导和出院后注意事项等。

1.2.5 结石分析组 在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的同时结合结石成分给予个体化的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草酸钙结石。限食草酸类食物,减少钠盐、维生素C的摄入,增加水果蔬菜及粗纤维饮食。②尿酸结石。限食富含嘌呤类食物,多食用柑橘类水果,碱化尿液。③磷酸胺镁和碳酸磷灰石。减少食物中钙磷的摄入,减少奶制品及豆类食物的摄入,不宜饮用易造成尿液碱化的饮料,控制泌尿系感染。④其他成分结石。根据其结石的成分进行有效的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

1.2.6 结石分析+24 h尿理化分析组 在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的同时结合结石分析及24 h尿液理化性质分析结果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高尿钙症。限制钠盐,避免高钙食物的过多摄入。②高尿酸症。以低嘌呤食物为主。③低尿镁症。增加含镁食物的摄入,如小米、蛤、香蕉等。④高尿磷症。严格限制高磷食物的摄入,如:杏仁、木耳等。⑤尿液酸化。增加富含强碱性食品的摄入,如黄瓜、小苏打等,减少肉类摄入,注意氯化铵及维生素C等酸性药物的应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患者的结石复发率、复发时间、护理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①结石复发率和复发时间:复发时间是指患者治愈结石后,再次复发距离最近1次治疗的时间。结石复发率是指2年内结石复发的情况。每组患者均随访2年[5],每半年复查1次泌尿系B超。②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量表于患者出院时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护理技能、服务态度和综合评分等,满分100分,95分≤非常满意≤100分,85分≤满意<95分,0分≤不满意<85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数×100%[6]。③生活质量评价:出院后半年采用SF-36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该量表包括生理职能、生理功能、躯体功能和总体健康、社会功能以及活力6个维度,得分均为0~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7]。所有评价及计分均由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完成,调查时间为15~30 min。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1.5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检测指标的样本均数经K-S检验及Shapiro-Wilk检验呈正态分布,经Levene检验方差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结石复发情况比较

对照组结石复发率高于结石分析组及结石分析+24 h尿理化分析组,结石复发时间低于结石分析组及结石分析+24 h尿理化分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石分析组和结石分析+24 h尿理化分析组结石复发率、复发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结石复发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 < 0.05

2.2 三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结石分析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但低于结石分析+24 h尿理化分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三组生活质量比较

结石分析組生理职能、生理功能、躯体功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及活力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但低于结石分析+24 h尿理化分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尿路结石的发病率较高,且术后结石易复发,我国在治疗尿路结石方面面临的难题之一即是结石术后的高复发率[8-9]。全球范围内尿路结石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所增高,作为泌尿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治疗和预防尿路结石意义重大[10]。现阶段临床上对尿路结石的预防主要在饮食方面,结合结石标本及24 h尿液理化性质检测分析结果,对患者进行相应的饮食指导,对预防结石复发有着重要的意义[11-13]。

尿路结石成分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可指导结石病因诊断;有助于预防结石复发;为溶石疗法提供依据;发现各种新结石成分(如三聚氰胺、头孢曲松等),是结石患者进行代谢评估和治疗的首要指标。结石分析就是结石的“病理”,是结石治疗和预防的“金标准”。红外光谱法分析结石成分快捷而准确,有助于正确诊断和治疗尿路结石,因此成为理想的尿路结石成分分析方法[14]。根据对结石成分的测定而有针对性地制订相关防治方案,对有效预防复发可发挥重要作用[15]。本研究依据尿路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分析、24 h尿液理化性质检测分析的结果,对尿路结石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包括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干预,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结石复发率高于结石分析组和结石分析+24 h尿理化分析组,结石复发时间低于结石分析组及结石分析+24 h尿理化分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提示个体化结石分析和24 h尿液理化性质检测分析的结果可为多途径宣教提供参考依据,使患者饮食更加合理,生活方式更加健康,还可指导患者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预防或延缓结石的复发[16]。

护士依据尿路结石患者的结石分析、24 h尿液理化性质检测分析的结果对结石分析组及结石分析+24 h尿理化分析组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减少尿路结石的复发,针对性强,效果较好。本研究结果显示,结石分析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但低于结石分析+24 h尿理化分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就对照组及结石分析组比较来说,基于结石分析及24 h尿液理化性质分析结果的护理,由于患者在调整饮食结构方面不仅依靠结石分析结果,同时也重视24 h尿液理化分析的结果,而且控制尿液pH是医患最容易做到、并能低成本自我监测的方法,更能有效地预防结石形成或结石复发,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依靠结石分析,故其在尿路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尿路结石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各方面均有着不良的影响。在尿路结石的复发预防中,根据结石成分及24 h尿液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进行健康教育,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17-19]。本研究利用结石分析及24 h尿液理化性质的分析结果对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饮食指导,通过饮食干预患者尿中结石物质的含量、pH值及结石的形成环境,有效地降低了尿路结石的复发率,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了患者的预后,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健康教育效果,是一个比较好的预防方法。基于结石成分分析和24 h尿液理化性质检测的护理方法对结石患者的预防具有个体针对性,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依靠结石分析,可为尿路结石疾病预防和后续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对于了解结石成因、预防结石形成和复发、建立结石防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20-25]。

[参考文献]

[1] 卢东明,伊岱旭,廖尚范.福建省三明地区1008例尿路结石成分分析[J].江西医药,2016,51(8):765-767.

[2] 吴威武,李杰,叶朝阳.东莞市成人尿路结石成分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0):166-168.

[3] 杨志鹏,张义,刘红,等.肾脏结石成分与尿液部分理化指标检测的结果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7,40(8):578-582.

[4] 李宇翔,王东文.312例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2):149-151.

[5] 邝慧薇,高丽梅,刘新娥,等.个体化健康教育预防不同成分尿路结石复发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5, 22(24):18-20.

[6] 朱小洁,李艳丽.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4):162-163.

[7] 陈红粟.护理干预对经皮肾镜碎石术后结石残留患者焦虑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3,34(23):3689-3690.

[8] Wu W,Yang B,Ou L,et al. Urinary stone analysis on 12 846 patients:a report from a single center in China [J]. Urolithiasis,2014,42(1):39-43.

[9] 刘定益,俞家顺,王健,等.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1015例疗效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15(8):695-698.

[10] 王冬雪,田文静.哈尔滨市1136例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J].系统医学,2017,2(11):74-77.

[11] 李志斌,何利兵,杨春亭,等.广东东莞地区416例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7,37(4):525-528.

[12] 吴金菊,粟风杏,吴惠芳,等.红外光谱检测尿路结石成分与饮食指导护理干预研究[J].护理研究,2017,31(7):859-860.

[13] 李素琼,杨雪梅,赖雪莲,等.运用结石成分分析结果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预防泌尿系结石复发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7,34(2):224.

[14] 曹涧敏,吴凡宇,胡育萍,等.红外光谱法与化学法对尿路结石成分的比较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 27(10):87-88.

[15] 陈星,郭剑明,王国民,等.代谢综合征与泌尿系结石复发关系的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5,36(8):624-627.

[16] 于鲁欣,董田田,庄桂敏,等.依托尿路结石成分分析提高尿石症患者健康教育有效率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21):2721-2724.

[17] 武英霞.结石成分分析在泌尿系结石复发预防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7):41.

[18] 刘英,王志勇,徐辉,等.承德地区尿路结石成分分析及健康护理指导对尿石症患者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7,20(5):591-593.

[19] 张晶.红外线光谱检测尿路结石成分与饮食指导对策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16):68-69.

[20] 吴兆春,韩巧军,徐汉新,等.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0):156-159.

[21] 叶冠峰.尿路结石引起的急性梗阻性肾盂肾炎的CT诊断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7,7(3):142-145.

[22] 杨梓光.4.5/6.0F输尿管镜在输尿管狭窄并结石手术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2):172-174.

[23] 曾彩云,唐丹,张利凤.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尿结石患者疾病认知及复发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7,7(8):141-143.

[24] 陈天波,刘涛,王正强,等.输尿管下段结石药物辅助排石三种方法的疗效对比[J].河北医学,2016,22(6):980-982.

[25] 孙西钊.头孢曲松结石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成因与诊治[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3,28(12):881-883.

(收稿日期:2017-11-13 本文编辑:王 娟)

猜你喜欢

尿石症影响
环境温度与尿石症关联性研究进展
尿石症住院患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舍饲羊尿石症的发生与防治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
唐山市某煤矿职工尿石症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从肾失气化论治尿石症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