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孩子心门的距离

2018-08-31彭解华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心门生气成人

彭解华

女儿今年6岁,已经能够独立洗漱,但每次她独自在卫生间洗漱时总是不停地喊:“妈妈,我的牙膏不见了!”“妈妈,牙膏挤不出来!”……我知道她其实就是想让我到她身边陪着她。

这天,女儿又喊我,也许是职业习惯,我本能地想知道我怎样做才会让孩子感到满足。于是我走近卫生间门口:“你希望我回答你问题的时候,离你近点还是远点?”“近点!近点!”我慢慢靠近她,当接近1米时,女儿突然主动扑进我怀里。“你很想妈妈陪在你身边是吗?”“是的。”女儿诚实地答道。

作为母亲同时又是教师,我常常会观察女儿的言行,我感觉到,当她需要我时,我出现在“一米”之内会让她得到实实在在的满足和幸福;平时教育她或者向她提要求时,几米之外的大声呼叫远远不及近距离的轻声提醒。我隐约感觉到成人与孩子的沟通存在一个适宜的距离,那么这个距离是多少呢?有普遍意义吗?带着求真的心理,我有了一个小小的访谈调查计划。

我选择了一个大班,班里有35名幼儿,我就是在这个班走班带教的教师,孩子们都认识我,因此,访谈的心理氛围非常轻松。

我问:“孩子们,当你看电视正开心时,妈妈刚好有事要跟你说,你希望妈妈走到你身边说还是在比较远的地方说?”大多数孩子回答希望妈妈走到身边说。因为走到身边说听得更清楚。

接着,我进一步让孩子们做“游戏”。我在活动室设定了三个选择区,分别是:A代表看不见的地方;B代表看得见的地方,但有点远(2米之外);C代表比较靠近(1米左右),能看见表情。然后我提问:“当你有事喊妈妈时,你希望妈妈在哪个区域应答你?”幼儿选择后跑到相应的区域。35名幼儿中34名选择了C,1名选择了B。选B的幼儿说:“走得太近了,有时候妈妈会打我!”选C的幼儿则表示有大人在身边,会更安全,自己也更愿意做事。

接下来我又提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心情很糟糕,很生气时,成人在远远的地方安慰你,你会感觉:A 生气不能变少;B 更生气、难过;C 会好受些,不生气了。35名幼儿中有8名选了A,24名选了B,3名选了C。第二个问题是:当成人和你说话时,你希望他:A 站着;B 蹲着;C 和你面对面或者并排坐下来。35名幼儿中3名选了A,2名选了B,30名选了C。选择A的孩子说:“大人站着说话会比较快结束,我就可以玩!”选择B的孩子说:“大人蹲着时比我矮,我就不害怕了!”選择C的孩子表示大人与自己面对面坐着,会让自己感到亲切、温暖。

这次访谈调查让我意识到两点,一是“一米”可能是走进孩子心门的距离。这里的“一米”不是绝对值,而是孩子口中“很近很近,能看见笑脸”“能摸到手”的距离。许多孩子在成人面前都会有各种“作”的表现,比如不停地求助、不肯吃、不想睡、发脾气等,其实大多是因为他们需要成人的关注。如果这时成人能花几分钟时间走近他、拥抱他,陪他说几句话,而不是在比较远的地方应付他,效果可能会比较好。二是亲密的日常谈话是孩子最喜欢的沟通方式。当心的距离被拉近,成人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与孩子沟通,孩子就愿意听了,也更愿意去完成成人提出的要求。所以,我们需要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孩子有安全感、信赖感,让孩子拥有快乐的幼儿园生活。

猜你喜欢

心门生气成人
可说可不说
心门
心门
养大成人
生气了怎么办?
生气了怎么办?
生气汤
神奇的太阳
The Doll’s House——成人世界的缩微模型
下雨的日子(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