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探索中成长

2018-08-31李箐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乐句木块图谱

李箐

在几次户外活动中,我们看到孩子们特别喜欢捡石头玩,他们拿着石头在地面上、花坛边、金属栏杆上等敲击,还兴奋地叫同伴听敲击所发出的声音。

看到这一情景,我们想是否可以把敲击石头融入音乐活动中,激发孩子们探索敲击不同的物体能发出各种声音的兴趣,并用这些“乐器”为简单的歌曲伴奏?我们选择了乐曲《小星星》,这个乐曲共有|××|和|×-|这两个节奏型和6句乐句,除了第一和第五乐句外,其余四句都由从高到低的顺序音阶组成。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于节奏的掌握没有大的问题,但每次演奏效果不尽如人意,这就引发了我们较长时间的探索。

“乐器”的调整

我们认为对于中班幼儿而言,坐着操作会比较稳定,另外我们还想到要让幼儿根据图谱演奏,并按要求敲击“乐器”。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把石头、瓶子、木块用热熔胶固定在绳子上组成一组悬挂在毛巾架上,并把图谱固定在毛巾架上方。

我们预想的镜头是:孩子们坐在毛巾架前,在音乐伴奏下,一边看着图谱一边用手中的石头按图谱中所示的顺序敲击瓶子、木块和石头,整齐地演奏着《小星星》。

现实中的镜头却是这样的: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坐到“乐器”前,兴奋地摆弄着这些“乐器”。这时我意识到孩子们第一次接触作为乐器的石头、木块等,感到好奇,所以就留了一定时间先让孩子们摆弄“乐器”。时间差不多了,前奏响起,孩子们拿起手中的石頭开始演奏,当石头敲在石头上时,挂着的石头就荡起来了,等到再次敲击时就合不上音乐节奏了,孩子们根本来不及看架上的图谱。整段音乐中,虽然孩子们一直在敲击,但声音零零落落。

我们发现悬挂的晃动的“乐器”并不适合幼儿演奏,于是我们把石头、木块和瓶子用热熔胶等距离地固定在一块长方体积木上。

我们预想的镜头是:孩子们坐在椅子上,“乐器”放在前面。他们看着黑板上的图谱,边听着伴奏音乐边有节奏地敲打。也许有的孩子不能完整地按照图谱上的材料顺序敲打,但是可以掌握好重拍,整齐地在节奏点上敲击。敲出来的音色也许有点杂,但是因为比较整齐,效果不错。

现实中的镜头却是这样的:当前奏响起,孩子们跟着音乐开始有节奏地敲击。根据图谱,孩子们知道有的时候要敲一下,有的时候要敲两下。对于节奏的把握比较准,但是无法按图谱上的材料顺序进行演奏。

演奏一共进行了4次:第1次,孩子们尝试一边看图谱一边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进行敲击,但是没有一个孩子可以按图谱上的顺序进行敲击,演奏到第三个乐句时坚持不下去了。第2次,孩子们继续尝试在看图谱和教师的语言引导下进行演奏,情况如同第1次,但是这次坚持到了第4个乐句。第3次,只有两个孩子一边哼唱一边进行演奏,他们顾不上看图谱,自由地敲击,完成了整首乐曲的演奏。第4次,我们撤掉图谱,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乐器”演奏,虽然大多数孩子完成了整首乐曲的演奏,但是因为大家选择的“乐器”不同,演奏效果不尽如人意。

演奏方式的调整

我们发现自制乐器的不足后进行了调整,但是为什么孩子们演奏的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呢?这引起了我们的反思。

《小星星》是我班孩子非常熟悉的乐曲,节奏上应该没有难度。我们原以为以孩子们在数学活动中对模式的掌握程度,让孩子们在每个乐句中用手中的石头分别去敲击石头、瓶子、木块进行演奏很容易,但是这些都是我们站在自己的角度的理解。对中班孩子来说,要做到根据图谱进行6个乐句的演奏,并且每个乐句都要用三种不同的“乐器”进行演奏,其实是挺难的,所以对孩子要求过高是演奏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活动之前,孩子们没有进行过完整的节奏乐演奏,对于打击的经验就是用勺子、筷子、木头等去敲击其他物品。我们本以为这些经验可以支持孩子进行打击乐的演奏,但是孩子需要直接用石头去敲击石头、木块和瓶子三种材料,并且要合着音乐节奏有规律地敲击,这对孩子们来说难度是比较大的。此外,孩子们虽然在平时的音乐活动中接触过图谱,但是还没有看图谱辨认时值的经验基础,所以根据图谱进行演奏也是有难度的。因此,打击乐经验和辨识图谱经验的缺乏是演奏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二。

在自制乐器时,我们始终将三种材料联结成一个整体,旨在让“乐器”发出三种不同的声音,但是孩子们要同时完成以下三个关键任务才能成功演奏。第一,要专心倾听音乐。《小星星》的音乐并没有歌词,第二乐句到第五乐句的音阶相类似,孩子们即使是仔细倾听,也不一定能够辨别当下是哪一个乐句。第二,要学会看图谱,并且要根据图谱上材料的排列顺序敲击。第三,要熟练地操作“乐器”。也就是说,要完成这次演奏,在听觉上要听出节奏型,在视觉上要找到图谱上相应的节奏型,在动作上要进行对应节奏、图谱的演奏。这样的要求对中班孩子来说太难了,这应该是演奏失败的第三个主要原因。

基于对演奏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反思,我们不但对“乐器”进行了调整,还对演奏方式进行了调整。

我们把原本要求幼儿用三种材料演奏调整为选择最喜欢的一种材料来演奏,将演奏形式调整为轮流演奏三种材料。这对幼儿来说既降低了演奏难度,又能探索各种材料敲击时发出的声音。

相应地,我们把图谱标识用最基本的X代替,突出了节奏型这一重点。孩子们在整首乐曲的演奏中,只需操作一种材料,从而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对节奏的表达上。

我们还和孩子一起探讨轮流演奏的表现形式,孩子们认为,因为有三种材料,所以有三种演奏的角色,每个孩子每次只担任一种演奏角色,只用石头敲击一种材料,然后按一定顺序轮流敲击。孩子们还一起讨论决定了每个小组轮流演奏的顺序,并且在图谱上做上标记。

调整后的演奏就要开始了,孩子们分成了三组:瓶子组、石头组、木块组。他们自主地在图谱上进行标注,并排出演奏的顺序:先瓶子组、再石头组、最后木块组,每组演奏两个乐句。下一次演奏时,各组交换乐器。他们互相配合,一起顺利地完成了演奏。

反观本次活动,孩子们起初演奏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对于幼儿已有经验的了解不深。起初教师站在了成人的角度去设计活动及学具,导致制定的活动目标要求过高,设计制作的学具不适宜。后来教师站在儿童的视角,对幼儿的已有经验进行较深入的了解、分析,在调整活动及学具时关注幼儿的经验基础,将学具的实用性、适宜性放在首位,才使孩子体验到了探究和表达的乐趣。

猜你喜欢

乐句木块图谱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文化“走出去”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2001-2020)
学生的弱点,教学的难点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大峡谷历险记
图表
最精确人类大脑图谱出炉
浅析钢琴演奏中乐句划分与呼吸处理
中国知名官方智库图谱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