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记忆与痛
2018-08-30宋鑫陶
宋鑫陶
每一个从乡村走出来的人.都对乡村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有的人希望日后能衣锦还乡、荣归故里,有的人则将这份情感深埋于心底,用来回忆。唐代诗人王维写道:“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急切地想要了解自己的家乡近况,却又不知从何问起。以至于老了之后,却不敢还乡。“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不仅是古人,现代人也有着浓厚的乡土情结。作家苏童认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乡土一直是作家所依靠的、最主流的创作题材。
乡村,特别是故乡,时于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柯灵《乡土情结》)所以中国人安土重迁,就像鸟恋旧林、鱼思故渊,不愿意离开太远。
但现代城市的飞速发展,将乡村远远地甩在了身后。乡村的没落和城市的崛起.引发了更多的乡愁。年轻人为了前程,奔赴四方。中年人为了生计,背井离乡。凋敞的乡村里,只剩下留守的儿童和孤寡的老人,乡村失去了活力。也越来越空心化。
201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重新定义,由以前的“父母一方外出务工、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修改为“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而根据这一年民政部发布的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结果,2016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有902万人。其中805万人没有父母作为监护人,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护的占比高达89.3%。从家庭经济来源情况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出务工和种养殖业。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童年的生活将伴随着更多的孤独。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当他们想起乡村和童年.也会有更多的痛楚。
2016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7929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82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8973万人,减少1373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7.35%。倒退十年,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为57706万人,农村人口为73742万人。十年的时间,双方此消彼长。基本上互换了位置。
从乡村走出去的大学生,毕业后基本上都选择了留在城市打拼,很少有人會选择回到乡村。乡村里的其他年轻人,也大都选择外出打工,因为城市机会多,收入高。2017年春运人口流动数据显示,北上广深春节前人口净流出总量占据了全国春节前人口净流出总量的48%。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城市流动人口的庞大数量。
电影《海角七号》里,小镇恒春的民意代表洪国荣坐在垦丁滨海酒店的阳台上,对着友子的背影黯然问道:“你看我们的海这么美,为什么就是留不住年轻人呢?”这句话感动了很多人。这是乡村的痛楚.也是一代年轻人的痛楚。
关于乡村,许多与之关联的词是“迷离”“衰落”“凋敝”,但现在随着国家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美丽”“生态”等词汇开始与乡村紧密地贴合在了一起。不论是通过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还是组织振兴,乡村都在朝着美丽的方向,走在了复兴的道路上。
乡村需要振兴,需要重现生机与活力。它不应该只是人们心灵寄托的安放地,更应该是充满生活乐趣的富裕乡。年轻人愿意留下来,愿意为乡村的建设出一份力,能劳有所得、幼有所教、老有所养。有发达的产业、生态的环境和美丽的景色。
欣喜的是,我们看到正有越来越多的乡村通过发展旅游业和优势产业,走上了致富和振兴的道路,成为了富裕村。也成为了幸福村。有的乡村,乡镇经济发达。产业链条完善;有的乡村,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做起了电子商务;有的乡村,有历史悠久的古村落,有风景秀丽的山水.有风格各异的民族特色。不论是靠旅游。还是靠其他产业,乡村的面貌在改变,乡村人的生活在改变,人们愿意回来了,曾经的痛变成了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