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18-08-30戴廷祥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

戴廷祥

【摘 要】语文是我国的国语,包含着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促进我国的民族兴旺。然而,从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师对传统文化的渗透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导致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严重不足。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传统文化是在一个民族的传承过程中形成并留存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被后人世代传承的优良文化。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祖先创造了属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很多都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的,作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发扬这些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做好传统文化的渗透,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接受我国的传统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

一、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

我们教师需要深挖课本上的知识,而且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这样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文化的独特风采。为什幺深挖课本呢?首先课本里面有着丰富的知识而且字里行间都蕴藏着很深厚的传统文化。其次,我们教学的主要内容都在课本上,所以我们只有深挖课本。深挖课本可以从很多个方面进行。其中包括课后的注释以及民族文化的信息还有整个作品的内容等多个方面。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课后的练习题或者课文的句子入手。这样可以挖掘与之有关的文化的背景或者蕴含在其中的文化的趣味。

二、诵读经典,在传承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经典中领略文化中的精华,阅读中体验文化中的震撼。我国传统文化历来就非常注重音韵,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喜欢诵读的原因,这样不但可以让大家更容易记住,还让人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特有韵律。因此,教师的工作不单单是把单纯的文化知识授予学生,还要想办法让学生领略到中华文化的精髓,有句话叫“熟能生巧”,对各类学生做不同的指导,接受不同水平的经典文化熏陶,有规律的让他们学习经典文化,同学们不断学习诗词歌赋等等,不断感悟,致使他们领悟到真谛,这样便可牢记于心,根深蒂固。

三、注重环境培养,古诗词最基础

作为中华文化中最宝贵的财富,最基础的文明,他对我们的学习有着不可多得的好处,他就是古诗词。我国传统文化经过了千百年的传承,古诗文一直以来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不仅仅能提高学生对文章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还对同学们的思想有着启迪作用。同学们可以通过阅读当时的古诗、文言文,了解国家历史,体会作者的心情,通过作者简洁凝练的表达,让同学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王安石的一首《梅花》,不仅写出了梅花洁白孤傲,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更表达了作者将自己比拟作梅花,不畏强权,不愿世俗的品格。而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经过反复推敲,反复琢磨,更能领略到诗中的美,悟到诗中的情。

四、注重对中华文化的传播

众所周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积淀,中华文化已经成为世界上的文化瑰宝,世界遗产名录中有很多都是属于中国的,例如北京故宫,五台山等等。除此之外,中国民间艺术、各地区的风俗习惯也是由中国几千年的奠基而来的。因此,教师的综合素质就成为重点问题。很多课文都需要老师进行课外扩展,由老师交代出当时的背景、原由,才能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文,了解中华文化,从而起到熏陶、传承的作用。例如文章《天马》,这是我国古代的艺术,如若没有老师的各种讲解,同学们可能只是知道这是什么,并不会了解到它是怎么来的,有什么意义,更别说对其产生什么骄傲自豪的感觉了。由此,老师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老师要不断地突破自己,不懈怠,学无止境,才能对文化的传播进行得淋漓尽致,发挥其最大功效。

五、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素养

我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基础就是精神,这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有节奏,有目的地授课,我们才能让学生获得更有营养的知识。从木兰代父从军到曹冲称象,从老庄到孔孟,再到屈原、李白,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最固有的精神,及其优良的品格,毋庸置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不为之感到震撼,而我们的工作,就是引领他们将这种震撼化为他们心中的一种力量,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子孙,传承是我们最基本的义务与责任,也是一种荣幸。让我们领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真谛,学会感恩、诚信……

六、在生活中体现点点滴滴

文化是通过对生活中的感悟、对事物的理解等等形成的,一朝一夕中,我国便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伟大文化。事实上,我们终归要回归生活,我们不光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尊敬热情的态度,还要认真体味其中的韵味。像春节,可谓是中国最有名的节日,为了让同学们体会到中华文化的精髓,我们可以举办晚会,以板报、演讲的形式让同学们对春节了解更多,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同学们将对中华文化有不一样的理解。如果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去做,我相信收获亦会颇丰。

早早地做文化教育,在幼小的心灵里种下爱国的种子,做好文化传承,并将其传播,这对中华文化具有重大的影响。在语文课堂上,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担当起的义务,也是我们的光荣。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工作结合的有效性分析[J].李志伟,刘哲理,裴洪强.中国校外教育.2017(04).

[2]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刘晓娜.求知导刊.2015(06).

[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写作教学[J].王姣.西部素质教育.2017(08).

[4]浅谈农村小学语文词汇积累教学方法[J].朱传莲.中国校外教育.2017(17).

[5]教学暗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王相群.学周刊.2017(21).

[6]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的探讨[J].张志琴.学周刊.2017(33).

[7]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打造小学语文魅力课堂[J].李洪才.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1).

[8]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初探[J].王成国.学周刊.2016(21).

[9]浅议小学语文師资力量培训弊端[J].安平.现代农村科技.2015(15).

[10]论小学语文现代化教育的实施[J].陈莉苹,朱晓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3(03).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