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体育课态度、身体活动量与体质健康的关系研究

2018-08-30路福涛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体质健康

路福涛

【摘 要】学校体育关系到学生步入社会后的体育行为和习惯养成。体育课态度、身体活动量以及体质健康之间相关关系是本研究探讨的主要问题。研究采取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对沈阳市高中生的体育课态度、身体活动量以及体质健康资料进行收集。但是,学生的体育课态度与体质健康水平并无显著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为改善学校体育教学安排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课态度;身体活动;体质健康

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营养过剩现象普遍存在,加上高中学生高考压力所致,静坐少动的生活形态严重影响这他们的健康状况。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首次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总体部署。研究表明,学生时期的体育运动习惯是成人后体育运动习惯的重要影响因素。美国疾病防治中心(2010年)指出,学生需要规律且有质量的体育课程和日常身体活动来改善身体活动。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随机方便抽样的方式,选取辽宁省沈阳市高中在校学生400人.删除答题不完整的问卷和体质健康数据不完整等无效样本,共获得有效样本368份,有效回收率达92%。

(一)高中生体育课态度量表

本研究选用的体育态度量表主要是引用林本源编制的学生体育课态度量表。量表采用四点李克特計分方式,受试者根据实际感受的同意程度填答。量表克隆巴赫α系数为.967,并经因素分析、聚敛效度与区别效度等方法检验,显示此体育课态度量表效度较好,适用于本研究需要。

(二)身体活动量评估

身体活动量评估主要是使用Crocker et al.所构建的身体活动问卷简称PAQ。量表采取自我陈述过去七天身体活动量的方式设计问卷,填写内容包含十个项目,前九个项目则是评估上一周所从事的身体活动,最后一个项目是询问学生上一周是否有生病或其他原因妨碍了正常的体育活动。

(三)体质健康水平评价

1.身体质量指数(BMI),设备采用身高体重测量仪器,采集学生身高体重数据。

2.柔韧性指标,采用作为体前屈数据。

二、基本资料描述统计

本研究实际有效样本共368份,年龄介于15-17岁,其中男生人数170人,女生有198人;年级分布方面,高中一年级有182人,占总人数49.45%,高中二年级有186人,占总人数50.55%。

受试者在体育课态度量表的平均得分为170.34±25.92;身体活动量问卷平均得分为84.47±20.24,(如表1所示)。

在体质健康水平方面:身体质量指数BMI平均为21.23±3.63(Kg/m2)、坐姿体前屈平均为20.50±5.25cm、立定跳远平均为141.35±30.21cm、女生800米跑平均成绩为309.06±40.32秒、男生1000米跑平均成绩为235.05±20.12秒,总的学生心肺耐力水平为266.56±33.16(如表2所示)。

三、体育课态度、身体活动量及体质健康相关关系

身体活动量与体质健康呈显著正相关(r=.20,p<.05),表示身体活动量越大,体质健康水平也越好(如表3所示)。

从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身体活动量分别与体育课态度、体质健康有显著正相关,表明增加高中生身体活动量的必要性。

四、结论

体育课态度、身体活动量与体质健康水平三者彼此的关系不一致。高中学生的体育课态度与身体活动量,以及身体活动量与体质健康水平,均表现为正相关关系;但是,学生的体育课态度与体质健康水平并无显著相关关系。

五、建议

高中学生若能拥有良好的体育课态度,不仅有助于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和主动参与体育运动,也可以增强他们参与其他身体活动的愿望,从而培养体育生活方式。基于此,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体育课态度、身体活动量与体质健康三者之间是否存在着因果效应,以及身体活动量是否是体育课态度与促进体质健康的中介变量,值得未来研究继续深入探讨。

第二、高中生体育课态度表现与健康体质水平之间表现出正相关,但并无显著水平,因此,若要达到改善健康体质目的,仅仅上好体育课是不够的,所以,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以及家庭体育应当有效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够有效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蔡学俊,张忠琳.中学生对体育课态度及期待的调查[J].江西教育,2007(24):30-30.

猜你喜欢

体质健康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融入“体能”干预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晋中学院2012~2014年学生体质健康结果分析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体育教学视阈下大学生个性化体质健康促进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