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私宅公化”的设计伦理探究

2018-08-30曹晋潘涵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8年9期
关键词:伦理设计师建筑

曹晋,潘涵

(江苏理工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0)

“私宅”,即个人的住宅。我国宪法规定了土地属于国家,个人拥有土地使用权。土地上建造的住宅的使用权是属于个人的。本文所指“私宅”与我国法律是一致的。“住”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之一,对“住-宅”的探索从古至今一直自发地持续着。我国私宅的发展从建筑规模看,既有符合人们基本居住空间的单体建筑住宅,又有园林式的建筑群。从建筑材料看,由挖坑洞到木材砖瓦再到钢筋混凝土,经历着一次次飞跃。横向看,由于我国民族众多、地缘辽阔、气候多样,在同一个时代里同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私宅类型,如四合院、窑洞、土楼、骑楼、蒙古包、吊脚楼等等。纵向看,我国的私宅经历了多次更新演变,从天然洞穴到构木为巢,从庭院式独户私宅到联户私宅再到高层公寓,无不是重大的革新。

在私宅众多的改变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功能的变化。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诸如考古发展、资源紧张、政策调控等,使得原始私宅、古代私宅、近代私宅、现当代私宅同时存在。而相对于原本提供给个人居住的用途而言,一部分私宅已经或正在转型成公共空间,服务对象的范围已然扩大,甚至是没有限制的。本文把这种使用权依然归属个人,但服务对象由个人转向公众的现象,称为“私宅公化”。

一、“私宅公化”案例

尚存于世的私宅中,原始时期以及封建早中期的私宅大多成为考古研究资料,它们的“公化”基本面向专门研究人员。民国以降,私宅的“公化”更为明显彻底。在“公化”的过程中,设计环节的介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前山居,原来是皖南地区保留最完整的四合院式明清徽派大宅——六上·同德堂。2015年,青年企业家杨虎签下这幢有着300年历史的古老私宅。历经三年改造,老私宅变身成民宿,向世界各地前来游玩的旅客提供住宿饮食等服务。现在店内有13个房型,每个房间都以先贤字号命名(图1)。老私宅的结构布局完全没有改动,堂屋、天井、石砖木梁、雕花门窗等古老风韵也都保留下来。老铜锁、木制家具等细节衬托着老私宅的古朴(图2)。一楼的大厅采用现代化的落地玻璃,民宿坐落在半山腰上风景极佳(图3、图4)。而房间内的智能生活设施很好地融合在其中,适应现代人们的生活习惯。(图5)

昆明“大观园南园”即“庾家花园”,是民国时期昆明市长庾恩锡的别墅,建于1927年,现已经成为旅游景点。庾恩锡本身学园林建筑学出身,他将自己的私家住宅设计成既有中国古典园林意蕴,又带有哥特式风格元素的园林建筑。园内主体建筑为两层中西合璧式的“晋侯楼”(图6)。1998年在重建晋侯楼时,依然按照原来的特点,门窗、阳台等保留了中西结合的式样。

二、“私宅公化”的设计原则

> 图1 房间以先贤字号命名

> 图2 铜锁

> 图3 从前山居坐落在半山腰上

> 图4 一楼大厅的落地窗使风景一览无余

> 图5 房间内古今结合

> 图6 晋侯楼

“私宅公化”的现象,在我国各地都有出现。尽管它们所处区域不同、“公化”的时间不同、对公众的服务内容不同,却存在若干共同点。这说明设计师们在介入“私宅公化”过程中,不约而同地体现出设计理念和手法上的一些共性特点。

(一)公共空间最大化

这是“私宅公化”最突出的设计特点,也是最基本的原则。私宅由对私转为对公,是其功能的重大转变。将原有空间,尽可能多的留给公众行动。在“公化”的空间里,一方面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如饮食。另一方面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这两面在“公化”的私宅里既可以独立实现,也可以共同作用。

(二)使用功能综合化

首先,人们在一个空间中的行动并不是单一的。比如书店里,顾客要阅览图书,需要可以坐下的阅览区,时间久了需要饮水进食。简单的两个需求,对于快节奏高效率的现代人而言,一定希望可以在书店这个空间里同时满足。其次,私宅公化后,人流量增大,人员结构复杂。因此,设计师给私宅改造时,必然将其设计成复合型空间,以尽量满足不同客人的不同需要。

(三)建筑个性鲜明化

一方面,地理条件、气候环境、文化习俗的不同,使得各地的私宅本身就带有独特的地域特征。另一方面,随着现代设计师对民族文化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往往呈现出的方案会保留,甚至强化私宅原有风格。或是在建筑外形、结构上,或是在细节装饰处。还会根据私宅改造后主要用途来定义其风格特点。

(四)新旧融合自然化

“私宅公化”的过程,也是新旧融合的过程,是不同时代的对话。如何在原有私宅的面貌上加入新时代的符号,这个问题让设计师们一直兴致盎然。它给设计师提供了很多的发挥空间。成功的案例,都在新旧结合的问题上,提交了出色的答案。有建筑材料的新旧结合、有结构上的新旧结合、有家具摆设的新旧结合。都或多或少地保留旧私宅的往昔印迹,又注入当下的建筑理念,使得“私宅公化”能够自然和谐的发生在人们的视野里、生活中。

三、“私宅公化”的设计伦理引导

设计师们在“私宅公化”设计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这些共性设计原则并不是偶然的。从设计伦理的角度,可以发掘其渊源。

首先,传承古代的建筑伦理思想。自夏朝开始,我国的伦理文化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观念意识的生命力非常强大,它是日积月累地沉淀,稳定地扎根于一个民族的世世代代。我国古代的建筑思想内容丰富,且受制于封建礼制、伦理纲常。发展到如今,这些体现在建筑上的伦理思想;一部分已经被淘汰,一部分内涵发生了变化,以另一种方式表现;还有的始终根深蒂固甚至更加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建筑设计。我国古代建筑的等级思想非常森严,主要强调等级关系,从皇室建筑影响到百姓私宅,无不遵从严格的上下主从关系。而现在,中国国家性质早已改变,强调“公平”“平等”。因此,“私宅公化”的目的是给绝大多数的人提供公共场所,而不是为了彰显某一等级的权威。就如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所提出的“设计要为广大人民服务”,这里的广大人民没有贫富之分,没有阶级之别。显然,建筑的等级思想已经被历史淘汰。古代自然观,把人与自然皆看做世界的一部分,奠定了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现代世界中的自然问题接连出现。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成为设计领域里的焦点。“私宅公化”的出现,设计师也再次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公化”的各个环节,都注意建筑、人以及自然的和谐共存。这边是传统的经典的伦理思想在现代的展现。

其次,适应时代的伦理发展。“私宅公化”在适应人们的公共生活需求的过程中,也推动了设计伦理的新发展。最具有代表性的设计伦理的是近代包豪斯所提出的“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人”的设计原则。“私宅公化”绝不只是改造建筑形象,它要探索的是如何使这个公共空间里的人更好的活动,如何提高人在公共空间里的参与度,如何使人获得更好的公共生活品质。强调“以人为本”,发挥人的主动性,是“私宅公化”的伦理趋势。纯粹追求形式的宏伟奢华之风,在建筑设计领域,已经逐渐被否定了。不得不承认,曾经一些追求形式的建筑作品,如今的结局令人唏嘘。日本设计师黑川纪章设计的“中银舱体大厦,是一座造型怪异的巨型积木状高级住宅(图7、图8、图9)。这个外观吸引足够眼球的建筑,结果入住率不高,如今内部设施严重老化,房间漏雨,墙壁脱落,一些业主提出拆毁重建。

> 图7 中银舱体大厦

> 图8 像积木一样的外观

> 图9 住宅内部老旧破损严重

> 图10 3D建筑打印机正在工作中

> 图11 2014年 我国首批3D打印房屋交付

再次,探索未来的伦理导向。新时代出现了新的现象,产生新的问题。人们从理论上探讨解决方法,直到在实践中反复验证与修正,形成比较稳定的思想。例如智能科技的迅猛发展,给人类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成为人们生活的好帮手,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许多新的智能产品让人又爱又恨。在“私宅公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现代生活,都纳入了各种智能,追求人与智能的和谐相处随之成为设计领域的新课题。智能产品与私宅的结合、智能产品与人的互动、智能产品给人们公共生活带来的生理心理体验,都正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另外,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与资源问题,亟待研发新的建筑材料以及新的建筑技术,这是一个重要的跨界课题。建筑领域最前沿的技术之一——3D打印房屋。2014年,中国上海首批3D打印房屋成功交付。接着,2015年向世界展示了全球最高的3D打印建筑“6层楼居住房”和全球首个带内装、外装一体化的1100平方米精装别墅。可以说,中国在这项技术上走在了世界前列。它突破了原来的建筑方式,减少了建筑材料的成本,降低了建筑工人的危险度,且大大缩短了建筑时间。10栋独门独户的房屋仅需要24个小时就可以打印完成。但是在人们对3D建筑打印技术新鲜好奇的同时,也提出了诸多合理的质疑。例如3D建筑打印适合独门独户的一层房屋,二层、三层以及更高的高层建筑实现起来就比较麻烦。没有能够一次性可以完成如此高的的3D打印机,需要分段打印再组装。楼层的承重性没有保障,人在上层生活的安全也就无法保障。那么“私宅公化”的过程中是否能够利用这种技术就需要理论和实践的论证。因此,新的技术在未来能否普及,能否解决问题,还需要设计伦理的先行引领、从旁支撑,使其走向正规化。(图10、图11)

四、结语

“私宅公化”现象的升温,给人们的公共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与乐趣。设计师在这个过程中乐此不疲,发挥才能,但绝不能盲目,因此,设计伦理的指导必不可少。不论是传统的设计思想,还是新兴的设计思潮,都需要继续开展广泛的探索与深入的研究,使私宅能够顺利转型成为具有丰富的功能价值、良好的审美价值、和谐的社会价值之公共空间。关于“私宅公化”的设计立伦理探究,将会推动这股潮流,使我国各种类型的私宅,不会在历史的舞台中默默离场,而是以活跃的姿态,永久地参与到人们的生活中。■

猜你喜欢

伦理设计师建筑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小小设计师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设计师访谈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设计师的存在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