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监测工具的研发

2018-08-30侯燕燕张丹慧

中国考试 2018年6期
关键词:问卷监测区域

侯燕燕 李 勉 张丹慧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1]。2015年4月,《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制度正式确立[2]。同时,许多省市设立了省、地、县三级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构,积极开展相关探索[3]。在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实践过程中,除了学生的学业质量监测外,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监测也是重要方面,且对于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功能的发挥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1 区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监测的意义

教育质量监测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教育结果质量的监测,包括对学生的学业水平、情感态度、体质健康状况等学生发展结果进行监测;二是对教育结果质量影响因素的监测,这些因素既包括学生个体、家庭层面的因素(如学生的学习时间投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的教育参与情况等),也包括教师、学校层面的因素(如教师的专业能力、学校的课程开设、资源配备等),还包括区域甚至社会层面的因素(如区域有关师资配备的政策、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等)。

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监测对于教育质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监测所获得的数据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受教育环境和受教育过程,为全面刻画整体教育质量状况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影响因素监测能帮助分析当前教育问题的成因,找到质量提升的着力点,从而为教育决策和教育教学实践发挥支撑作用。正因为如此,《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明确将影响因素监测列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2]。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的主要目的是摸清区域教育发展的优势和短板,找到影响区域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因此,区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监测不仅要测查影响教育质量的通识性因素,还要基于区域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区域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特点,量身定制影响因素监测的方式和内容,从而增强监测的针对性。此外,通过开展持续的影响因素监测,建立“科学监测、发现问题、改进提升、二次监测”的良性循环,有利于了解区域教育政策的执行情况,便于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对引领区域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能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2 区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监测工具的研发思路

工具研发是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关键环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是否科学、有效,对于影响因素监测更是如此。鉴于工具研发的专业化程度较高,首先要依赖专业团队。比如,团队既应包括教育测量与评价方面的专业人士,又应包括有实践经验的一线教师、教育管理人员,还应包括教育学及心理学领域的专家学者。相关区域应积极与当地大学或者科研机构寻求合作,逐渐培养和组建自己的团队。其次,结合国际大型教育质量监测和我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实践经验,影响因素监测工具研发应遵循以下主要流程,即确定研发目的、确定框架、编制工具、制定数据分析计划、实施预试、形成正式问卷[4]。在区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监测工具研发过程中,要把握以下4个关键点:

第一,依托一般经验,聚焦区域特色,确定影响因素监测目标。为了对区域教育质量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测,在确定区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监测的目标和主题时,不仅要考虑到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传统经验,更要结合区域教育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实际需求。基于一般教育规律确定监测的目标和主题是比较通用的做法。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依据各自的质量指标,将教育质量评价划分为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与系统评价4部分[5]。我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则使用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和校长问卷调查影响教育质量的相关因素[2]。因此,为全方位监测区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监测的对象至少应当包括学生、教师、学校(含校长)3类群体。针对学生群体,主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心理健康等内容;针对教师群体,关注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条件、专业发展等内容;针对学校,调查学校教育环境、学校政策与管理、资源配置、学校氛围、校长领导力等内容。有时,相关监测还会涵盖家长群体,调查家校互动、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入、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等内容。

为更好地促进区域教育质量提升,必须根据地方的具体教育现状来确定最终监测目标,使监测具有针对性,针对区域的实际问题,体现区域特色和教学实践要求。例如,某些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比例较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突出[6],因此了解并解决随迁子女就学问题就应该作为这些地区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监测的目标之一;可以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学生是否是随迁子女,通过校长问卷调查随迁子女就学的政策等内容。再如,某些贫困地区留守儿童问题突出,学生失学、厌学现象普遍,适学儿童外出打工频繁,“读书无用论”盛行[7],因此了解并解决留守儿童的失学厌学问题、重整读书风气就应该作为这些地区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监测的目标之一;可以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学生是否是留守儿童、对学习的情感态度、家长期待等内容,同时在校长问卷中增加学生失学率、学校学习风气等内容。针对这些地区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的现象,则要通过家长问卷了解家长的育儿行为和教育态度,对社会公众进行有效引导。

第二,基于科学理论,结合政策需求,形成影响因素监测框架和指标。确定区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监测的基本目标之后,首先需要建构影响因素监测框架,其次是将原则性的、抽象的监测目标逐级分解成具体目标(即监测指标),最终建立一套合理规范的具体化、可测量的质量指标与标准。

构建监测框架时,必须以坚实的教育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作为研发依据,为框架的整体设计架构、指标筛选和命题设计提供学术指导思想和方向[8]。国际上主要的大型义务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监测框架均构筑自己的理论基础,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理论是教育效能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和课程层次理论。例如,教育效能理论强调在教育“背景—投入—产出”的全视域下对基础教育质量进行全方位监测,该理论的核心目标是对影响学生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识别,关注学生发展过程中涉及的“学生—班级—学校—系统”层面,找出影响学生发展的关键性指标并测算其效应。PISA便是以该理论为基础,并在学生、班级、学校、系统等不同层面进行学生发展影响因素监测。PISA 2015主要采用校长问卷和学生问卷进行测查,并增加教师问卷和家长问卷作为选填问卷。表1以PISA 2015学生问卷为例说明教育效能理论在监测框架制定中的应用[9]。

选择监测指标时,要充分考虑到区域教育发展现状。例如,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拥有比较先进优质的教育资源配置,各种课程开设较为齐全。相关区域的发展需求指向更优质的教育,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等方面受到更大关注,应成为监测的重点,应通过监测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业负担、学校生活幸福感、创新意识、教师公平性、教学方式等引导区域教育关注学生快乐学习、幸福学习、优质学习。而某些中部和西部贫困地区教育资源配置相对短缺,教师缺口较大,硬件资源使用效率不高,教师专业发展及培训机会较少,发展需求与东部地区明显不同,监测的侧重点应放在硬件资源的配置及使用情况上,同时监测师资的配置、教学水平、专业发展以及培训机会等,以促进区域现阶段教育质量的提高。

第三,借鉴成熟量表,积极自主研发,编制影响因素监测工具。在厘清影响因素的监测目标并确定监测框架和监测指标之后,要遵循严谨规范的流程来编订问卷。规范的流程引领问卷编订工作的各个环节,直接决定着工具质量。编订问卷有两种思路:一是查阅文献,获取已有的成熟量表;二是要根据特定理论自主编制量表题目。如果针对某个指标有成熟的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以直接使用,也可适当改编后使用;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可以节省开发的时间和精力,并能保证质量。例如,针对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有经受过大量实证研究检验的高质量量表,可以在获得版权许可后直接使用。当然,即便是使用已有量表,由于面对的群体不同、情境不同,后续的质量分析依然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没有现成工具可用,则需自编量表。为此,要大量收集文献资料,目的是明确指标内涵,给指标赋予操作化的定义,同时要访谈相关人员,如教师、学生和家长。以学业负担这一指标为例,首先要通过文献梳理,明确学业负担的内涵。例如,有学者指出,学生学业负担可以理解为学生承担的课业任务、课业压力以及这两个方面的交互作用使学生产生的疲劳或者倦怠等心理反应。基于这样的内涵界定,可以从3个维度对学业负担进行测量,包括课业任务、课业压力与身心反应,其中,课业任务维度可以细化为课业难度、学习时间和课业数量[10]。

表1 PISA 2015学生问卷核心内容

对指标进行细化之后,就可以着手设计题目以及确定题目的形式。考虑到监测的对象往往包含学生群体,题目的设计一定要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例如,题干应简单明了,用词不能太过复杂生僻,尽量选择使用被试群体常用的高频词汇。题目形式的设计主要由题目的内容来决定。考虑到后期数据分析的复杂性,建议避免使用过多开放题,应较多使用选择题。对于事实性的题目,需要根据调研及以往经验,设计符合实际情况的选项。以社会经济地位这一指标为例,它是目前公认的对学生学业成绩影响重大的背景变量,往往由多个变量合成,包含父母最高职业、父母最高受教育程度、家庭拥有物等,这些变量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同一家庭拥有物所代表的相对经济水平并不同,因而需要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对每一变量的具体选项进行设置,使题目既有代表性,又有区分度。而对于量表类的测查题目,建议采用Likert格式。

一旦每一指标都确定了合适的测量量表或题目,则需要通过组卷来确定正式问卷。组卷的先后顺序以及问卷的整体格式都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来确定。为保障实施过程的可靠性和一致性,有必要编制问卷使用手册。

第四,借助专业技术,进行质量分析,保障影响因素监测工具质量。正式施测前,要进行预测试,以深入分析问卷质量,为后续改进提供数据支持。此时,要以心理测量理论、教育评价技术、数理统计方法作为支撑,以保障监测工具的质量。首先,要进行题目分析,检测题目表述或者选项设置是否得当,是否通顺,是否有歧义,是否存在暗示,是否存在社会赞许效应,是否有歧视,等等。以上这些信息可以作为筛选和修改题目的依据。其次,要对针对心理特质的量表工具进行整体质量分析,主要包括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可以通过计算分半信度或克伦巴赫α系数检验工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效度分析的常用方法主要有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工具的构念效度,通过专家判断、经验判断等检验工具的内容效度。此外,由于影响因素的测评更容易让被试趋向社会称许性作答,为取得更真实客观的作答结果,还可以通过指导语澄清监测的意图和监测结果的用途,向监测对象明确监测没有利害关系,不作为奖惩依据。

一旦影响因素监测工具研发完毕,则要通过引入元监测的概念和方法,对监测工具研发的各个环节及研发结果等进行价值判断,如实施方案的可行性、过程的规范性、工具的科学性、结果的正确性和适切性等,通过对监测工具研发本身的反思、总结、批判和审视,确保工具研发的科学性、有效性[11]。

考虑到工具研发周期和人力物力等原因,在确保基本流程到位、保障工具质量的前提下,可以结合自身需求,适当简化研发流程。

3 区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监测结果的使用

区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监测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区域教育质量。因此,必须充分利用监测结果,深入挖掘数据,为区域教育改革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具体而言,区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监测数据结果主要有以下3方面的用途:

第一,反映区域教育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区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监测主要是对影响教育质量的环境因素和教育过程性因素进行测查,因此监测结果本身就能反映教育环境的客观状况。通过持续监测,还能反映出区域教育环境状况的发展趋势和变化特点。如安徽合肥市包河区连续多年依托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其中,教师第一学历、教师专业对口情况是影响因素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2011年包河区学生体育与健康的影响因素监测结果显示,79.2%的四年级体育教师和68.2%的八年级体育教师第一学历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69.6%的四年级体育教师和95.5%的八年级体育教师专业对口,同时区内校际差异显著,边远学校音体美教师结构性缺编现象严重[12];为此,包河区采取了优先补充体育等薄弱科目教师、选调优秀体育教师开展“走校支教”、积极引进体育艺术专业人才等措施,促进相关问题的解决。其后的监测结果表明,包河区体育教师第一学历达标率大幅提升,同时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情绪明显改善。

第二,分类比较不同区域或不同学生群体的表现状况。影响因素监测的重要监测内容之一是学生、学校的背景信息,如学生的性别、城乡分布、家长职业、家庭收入、学校规模、是否寄宿制学校等。这些背景信息可作为重要的分类变量,用于分析不同类别、不同区域学生群体的表现差异,以评估区域教育是否公平,教育发展是否均衡。如2016年度上海市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综合评价中,收集了学生户籍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背景信息,并根据以上信息对学生进行分类,比较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业成绩差异;结果发现,上海户籍和非上海户籍学生的语文、数学学业水平达标率无显著差异,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在变小[13]。这些数据反映出上海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良好状况,为评估上海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第三,识别影响区域教育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将学生的学业质量监测结果与影响因素监测结果进行关联性分析,识别影响区域教育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是影响因素监测结果的重要用途。通过对关联性数据结果进行分析,能够揭示教育教学规律,从而为诊断和改进教育教学提供重要依据。如浙江省2016年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监测中,对学生的学习策略这一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测查,并将监测结果与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发现,在解决常规数学问题时,“记忆倾向”的学生得分率稍低于“监控倾向”的学生,但在解决非常规数学问题时,“记忆倾向”的学生得分率显著低于“监控倾向”的学生,且“记忆倾向”每提升一个单位,复杂问题解决的准确率减少31%;从中得出启示:学习不能靠死记硬背,主要凭借记忆来学习的学生应调整学习策略[14]。由此可见,将学生学业质量监测结果与影响因素监测结果进行关联分析,能够揭示教育规律。因此,应加强监测数据的使用,最大限度发挥质量监测的功能和价值。

猜你喜欢

问卷监测区域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分割区域
问卷网
区域发展篇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问卷大调查
不穿戴也能监测睡眠
问卷你做主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