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演在话剧排演中的重要性

2018-08-29屈文

中文信息 2018年7期
关键词:剧本演员重要性

摘 要:导演要具备组织能力与协调能力,是对剧作家思想的解析者,导演要站在观众的角度上对剧本构思。导演构思要对整部剧由最初的设计到发展完形,导演更要自己思考和理解从而启发演员去塑造人物形象,也要把自己对舞台各方面的构思传达给舞美设计者们。本文主要从导演对剧本的理解和导演对演员的启发两方面来论述。

关键词:重要性 剧本 演员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7-0-01

前言

戏剧在发展的过程中导演学也在不断的注入新的内容和思想,同时对导演的职能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一部话剧从开始选择剧本到排练过程再到最后的舞台演出,导演从始至终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导演是掌握全局、贯穿全局,从演员到舞台的各个部门导演都要有对其呈现的整体构思,然后制定计划提出问题方案,最后排演。

一、导演对剧本的构思

作为一个导演,有责任有义务参与剧本的选择工作,导演是编导组的成员之一,他对剧目计划负有职责。剧本是导演演出创造的基础,剧本是一个文学作品,导演的任务就是把剧作家写的文本,转化为生动的舞台动作和形象,创造出具有深刻思想和艺术水平的演出。导演是主动者,应该从全局出发,剧本的选择决定了整个演出创作集体的思想目的性,演出的戏是给观众看的,观众喜不喜欢看,能不能看得懂,这都是导演事先要考虑到情况。

导演选好剧本后,对剧本要像初读者不带杂念的去阅读,也要对剧本有一个总体的概括和构思,而不是盲目的去做。导演构思就是未来舞台演出形式及所需要表现的東西的最初观念,是未来演出的草图,这就要求导演要比所有人站的更高,看的更全面。从思考到实现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导演要依据剧本整体不断的产生新思想,在脑海中不断地斗争,让整体的构思达到统一与平衡。导演者要想排好戏,必须要把剧本分析透彻,真正的体会到剧作者的意图和思想,否则导演将不能对剧本更好的解析体现,不能设计出较完美的导演构思和计划。所以,导演在排演的过程中不仅要全面深刻的理解剧本,还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认识,把自己的生活实践经验,以及将他自己生活的阅历与感悟深入其中,突出的表现出其思想性,艺术性和现实意义。

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的去发掘剧作家原本的中心思想和所要表达的意义,加入导演自身的情感和生活经历更加强化的去表现人物,表现整体剧所呈现的内容。导演对剧本的分析和构思也最终会决定整部戏的走向。

二、导演与演员的关系

导演对于演员来说,他的任务就是引领演员去通向一部话剧的最高任务,引领演员去感受剧作家笔下人物的灵魂,性格,思想,以及在剧中所存在的意义,和他所做的任务。演员是决定戏剧特征的基础,导演作为一部戏的演出者,他只能通过演员才能把自己的创作构思表现出来,并且传达给观众。这也要求了导演要足够的去了解每个演员的思想,个性,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在排演过程中更好的给演员鲜明,具体,有效的引导解析。

导演是演员创作的一面镜子,演员在里面看到的不是和他格格不入的导演幻想的创造,而是他自己的反应。他可以及时帮助演员的创造、提出演员创造形象的不足之处,也能正确的观察演员所创造的成果。演员通过自己对剧本的理解对剧中人物有一定的认识,不断地塑造角色形象,导演通过演员所塑造的角色来激发自己心中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导演对演员所塑造的角色形象加以修改,使人物形象更加完美。演员也应该充分了解导演的构思,接受导演对于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启发,加上自己的理解贯穿到人物中去,充分发挥演员的创造能力和智慧,来补充导演对于剧本的构思,同时来验证导演的构思是否正确。

演员应该是创造形象的独立艺术家,演员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也是极为复杂的,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的去探寻适合人物形象的多重因素,这对演员本身自己的素养也是要求极高的,要求演员要有一定的生活经历,观察力,知识储备等。演员对于创造的思想,想象的虚构,智慧,生活经历和创作经验对导演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演员在塑造角色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有时对一个角色塑造有很多方法,但可能会对另一个却没有方法,或是很难把握人物的内心,这时导演就要极具耐心的去指导演员克服困难,充分的去向演员讲解人物的生活背景,经历等,用各种方法去解决问题,演员自己也要坚持勇敢的去尝试,按照导演的要求和指导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地去实践。演员在排演中他依靠的是形象思维而不是逻辑思维,这就是需要导演去引领,诱发,使演员进入剧中规定情景,进入角色内心。

演员的任务是和导演在合作当中共同再现剧作家提供的现实形象,演员应该把自己的思想、个性、感受、体验、自己所向往的最高任务带到创造形象的工作当中。演员应该具有自己的创作主动性。当然,演员不能要求导演的每一个提示都是最好、最适合剧情的,一定要善于听取导演提出的问题,不断地通过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去创造形象。同时,也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有很多导演构思非常详细,把每一个点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演员,如何走舞台调度,如何处理台词、去演等,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演员,禁锢了演员对人物的自我创作。我认为这种导演的做法是不恰当的,破坏了演员的基本构思以及对角色的自我感受。即使按照导演的要求,演员完成剧目的演出,那么对于角色来说也失去了人物的鲜活性,表现的枯燥无味,使角色失去了灵魂。久而久之,演员也会对导演产生依赖性,创作越来越少,失去自己对创作的热情,束缚演员自我的创造力,想象力。导演和演员的关系应该是共同创造形象的合作者,导演不仅应该帮助演员建立形象构思,而且应该帮助他实现这一构思。导演应该大胆的让演员去创作,去调动演员的积极性,给于演员更大的创作空间和肯定。演员也应该时刻保持自己的创作热情,用自己的激情去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作氛围。

结论

我认为一个好的导演对自身的基本素养要求也非常高,导演不仅要具备比别人高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还要逻辑严谨,思维活跃。导演是一部话剧排演的组织者,领导者,是剧本的解析者,是剧作家思想的传递者,但不能说其比演员、剧作家、舞美设计者的地位高,导演不一定比他们高明多少,但导演一定要懂得这些。现如今导演的作用和任务还有很多,他们要考虑所在单位的条件,演员和物资方面,还要关心整个剧组的思想动态,要在创作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思想、艺术倾向,更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提高演出质量等。

作者简介:屈文,女,(1992.11—);籍贯:山东,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导表演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剧本演员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琅琊榜》浅评
自导自演,用“剧本”提升欢爱指数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