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提升高中生法律意识初探

2018-08-29焦若同

中文信息 2018年7期
关键词:法律意识提升高中生

摘 要:作为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法律制度体系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不断完善,除此之外,还要进行最广泛的社会法制宣传与教育,提高民众特别是高中生的法律意识。本文以高中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为研究内容,在分析其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致力于高中生法律意识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生 法律意识 提升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7-0-01

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对关于法的各种现象的感知、情绪和意志的总和,从内容上看,它包括人们对法律规范和法律行为的把握、评价和态度;从形式上看,它表现为人们对法律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这离不开依法治国基本国策的支持,在此过程中,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成为共识。但我国的公民普法宣传和教育因为地域、人群、认知等方面的差异,仍然存在不平衡、针对性不够显著的问题。

对于身心正在成熟期的高中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在现阶段更显出其特殊意义。根据资料显示,在全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超过 72%的犯罪案件都有高中生参与。因此,加强高中生法律意识培养,不仅对于遏止高中生违反犯罪行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对国家的法制建设,实现法制中国梦有深远的历史价值。

一、必要性分析

对于高中生来说,法律意识的培养是成为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与基础要素,也是走向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对于学校与社会来说,培养、提升高中生的法律意识是重要的教育内容和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对于国家与民族来说,年青一代的法律意识建设关乎依法治国理念的贯彻深化和法制中国的建设。

1.个人成长必然要求

公民法律意识是社会规则意识的自然延伸。不同于规则意识,一个人的法律意识不止关乎道德水准,还是一个公民对自身行为底线的清醒认识,体现其对最低限度的社会契约的尊重程度,这是公民社会对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高中生要成为合格公民,就要有较高的法律意识。

另一方面,高中生要努力成才。多元的人才标准更倾向于个体的全面发展。复合型人才,多元的知识与素养结构成为时代热词。较高的法律意识已经是现代人才的基本素养,是人才把“才”用好的最后保障。

2.学校与社会的责任

高中生的生活小环境是学校,大环境是社会。对于高中生的培养和教育学校与社会责无旁贷,对于高中生来说,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理念的贯彻一方——学校是我们学习国家依法治国的方针政策的主要途径。

长期以来存在重智轻育的认识误区,已经出现不良后果,现阶段,我国高中生犯罪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高中生犯罪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提升高中生的法律意识,能够有效减少高中生参与违法犯罪案件的几率。通过法律意识的培养,将帮助处于心理成长关键时期的高中生加强自我行为约束能力,抵抗来自社会方面的诱惑,将个人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成长为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培养提高高中生法律意识更是学校和社会的责任。

3.法制中国建设的题中之义

公民法律意识关乎我们国家法治化的发展进程,更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没有公民的法治化就没有整个中国的法治化.法律意识是法治实现的重要思想基础。

高中生承担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职责,提升高中生的法律意识,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根本要求之一,是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前提。高中生的社会属性,使其无法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法律对社会成员行为的约束同样适用于高中生这一群体,通过自身法律意识的培养,我们高中生将成为依法治国的支持者,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

二、提升高中生法律意识的对策分析

高中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阶段,结合高中生的实际特点,以及高中阶段教学工作开展的情况,在提升高中生法律意识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对策。

1.加强校内法律教育

校园是我们高中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方面应承担起高中生法律意识培养的义务,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以法律意识培养为核心的各类型活动,使广大高中生能够参与其中。例如,法律知识竞赛、普法讲座、学法演讲比赛、广播法律知识等,相关法律活动的组织,能够激发我们高中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在此过程中实现自身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提升。

2.注重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是高中生学习的又一重要环境,父母是高中生的第一任老师,其个人行为习惯能够对高中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在提升高中生法律意识方面,应当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实现高中生法律意识的全面培养。家庭生活中,父母应当注意个人行为与法律的适应性,遵守法律的相关要求,进而对高中生形成正确的引导,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不仅如此,父母还要注意高中生的不良行为表现,及时纠正高中生在法律意识方面存在的不足,避免其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3.社会法制环境的建设

法律是统一社会成员行为的准则,是所有社会成员都应当遵守的,高中生心理发育并不成熟,其个人行为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对于社会上的各种现象缺乏客观的判断,以至于受到诱惑而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为此,我国应当加强社会法制建设,为高中生法律意识培养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网络环境,对不良社会风气甚至违法犯罪行为,加大清除与打击的力度,加强法制教育宣传活动,在社会范围内形成学法、守法、护法的風气,引导高中生自我法律意识培养。

4.高中生法律意识的自主培养

我们高中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当注重是非分辨能力与自主判断能力的培养,利用已经学到的相关法律知识,规范个人行为。对于学校与社会上出现的违法犯罪现象,高中生需要以法律的视角分析其错误的本质,并能够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免受伤害,自觉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为法治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三、总结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社会法制成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高中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应当从多个方面提升自身法律意识,加强法律意识培养,履行公民义务。与此同时,社会、学校、家庭等需要为高中生法律意识的养成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通过法律教育、积极引导等方式,使广大高中生参与到法治社会建设中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浅谈高中生的法律意识培养[J].霍祎萌.学周刊. 2016(29)

[2]试论高中阶段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李开欣.法制与社会.2016(04)

[3]浅谈青少年法制意识的培养[J].高凯妍.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1)

[4]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以禹州市市区居民为例[J/OL].河南工业大学法学院“弘扬五四精神,传播法治理念”实践团队.https://wenku.baidu.com/view/fc82dd5b3b3567ec102d8aca.html.2012-09-01

作者简介:焦若同(2001.1.-),女,汉族,籍贯:内蒙古通辽市通辽第五中学学生。

猜你喜欢

法律意识提升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与法律意识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