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说让学生自己改评作文

2018-08-29郭永艳

中文信息 2018年7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素质教育

郭永艳

摘 要:作文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书面表達能力。如何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大面积提高语文作文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把“改评作文的优先权让给学生”。同样是改,学生自己修改属于写作中的提高,可以使学生成为创作改评的主体,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作文教学整个过程的主人,这不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思想,而且也包含了一切真知均来源于实践的哲学观点。

关键词:作文教学 学生改评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7-0-01

随着国家中高考政策的不断改革和调整,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可算得上升学考试的重中之重,而作文教学,也算得上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我们知道,作文教学的目的,在于解放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心灵,让学生的才华、灵气和创造力都尽情的释放出来。而作文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然而,如何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大面积提高语文作文教学质量呢?总结自己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在教研课题研究中提出把作文“改评”的优先权让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曹雪芹曾有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鲁迅先生也说过这样一句话:“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一篇好的文章要经过反复的雕琢与思考、推敲与修改,才能成为一篇美文。而删改的过程,也是对素材进行再次加工的步骤。不难体会,只有写作者本人在深入的评改中,才能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作文改评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作文前指导的继续,又是作文评价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作文的质量有重要作用。传统的作文教学把改评当成教师的事,而学生只要写出文章就是完成了整个的作文训练,殊不知修改的过程实则是一个不断加深对客观事物认识,不断寻求好的表达形式的过程,它“既是加工一篇值得加工的文章,又是学习技巧的主要机会”。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一个新起点。改革改评方法,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写作教学整个过程的主人,这不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思想,而且也包含了一切真知均来源于实践的哲学观点。因此必须把“改评作文的优先权让给学生”。

指导学生改评自己的习作是作文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如果说,作文改评是一门艺术,那么,把修改作文的优先权交给学生,则是让学生掌握一门艺术和获得一种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改评自己的作文呢?我的具体做法是:“学习——实践——改评交流——再实践”。

一、学习,课本中的选文就是最好的范文

教师要抓住关键点,指导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课文的内容、结构、主题和写作语言特点,然后综合课外阅读所吸收的知识营养,从写作理论的知识高度和实践操作的基本技能方面给予专题辅导,以提高学生对作文的理性和感性的认识。教师只有做好选文学习和作文的指导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才能使学生用自己稚嫩的笔触,描绘多彩的生活。

二、实践,即文章的创作过程

在作文课教学操作中,我首先向学生提出本次习作的目标要求,训练重点选材范围,主题及语言运用等问题,供他们在构建中心内容和布局谋篇时参考。然后让学生作文做到“我手写我心,我口达我意”,强调自由发挥,爱怎样写就怎样写,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不能胡编乱造,随意摘抄拼凑。让学生体会写作文并不难,只是把自己心里想说头脑中的所想表达到纸上而己。据我观察,以往许多学生害怕作文,讨厌作文,东拼西凑,敷衍塞责。通过反复实践,在作文训练时,由教师提出训练目标,训练要求,让学生根据目标要求,自由命题,自由写作,可以避免传统作文的弊端。因为学生在心灵,思维极大的自由状态下去写作,写出的文章会自然、真实、有情感,能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显现出自己独特的观察角度,抒发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显示出自我个性思想。

当然,引导学生“有我手,写我心”无拘无束地进行练笔,无论“命题”“文件”“立意”、“选材”“结构”“查询”“批改”“讲评”“演讲”“发表”都倡导自由。但自由不是放任,教师必须精心引导,让学生在自由欢乐中寻求规律。

三、改评交流,是师生共同“改评作文”的过程

它是写作过程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古今中外成功的写作实践经验与作文教学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在学生习作完成之后,我立即组织学生分组改评(有时同级交换改评)。(1)修改习作中字、词、句及文法的错误。(2)简析文中选材、立意、构思、主题和中心的优劣。(3)初拟评语。对作文评语,根据写作训练的目标。要求评语准确多给予奖励、鼓舞和具体指导性的语言,对文章的优劣之处给予恰当的评价。(4)交换再改,交流酝酿。当每个同学自己的评语拟好后和同桌交换阅读改评,两位同学意见一致时确定书写评语内容。

四、继续集体实践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可以针对自己和他人的文章阐述自己的见解,而教师只是相机点拨,及时总结。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以往作文改评课教师的“一言堂”变换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面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充当感动者、激励者,甚至是一名无知者,只作适当的肯定、夸奖、鼓励,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看似“无知”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指导学生“有知”上。这样教学怎能不激起学生参与评价的兴趣,调动学生评价的积极性呢?

基于上述的实践体会,我认为同样是改,但体现在教学过程上是不同的:学生自己修改属于写作中的提高,教师改属于写后的指导。作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过程,应当是师生共同体验到自己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而达到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的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在教师创设的和谐、民主、富有创新的课堂气氛中,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和改评,教师将和他的学生们一起深刻体验到自己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完美境界。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