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修改作文的习惯

2018-08-29徐丽颖

中文信息 2018年7期
关键词:培养习惯初中生

徐丽颖

摘 要:我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间虽然不短,但常常为学生的作文发愁。尤其是批改学生的作文,我非常头痛,这样的作文也能交吗?难道是在写作文之前没有听老师讲写作要求吗?这样的作文是出自一个中学生之手吗?还是纯粹在应付?经过调查,上述的疑问一个个都有答案了。关键是学生不知道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认为能把作文交上就已经很不错了,修改作文是老师的事,与自己无关,没有养成一个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因此,要写好文章,必须先学会修改。

关键词:修改作文 培养习惯 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8)07-0-01

俗话说:“玉越琢越美,文越改越精”。好的文章虽有,但数量相对较少,优秀的文章必须经过反复修改,仔细推敲,才能完美呈现。因此,培养学生作文习惯就要从修改开始,那么,作文的修改又需要从那些方面入手呢?

一、教師首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书面批阅

将文章中的错别字、多字漏字,词不达意的地方,使用错误的标点符号、材料的选择,详略的处理以及结构安排的不合理处进行修改,并指出主旨的深化、升华,然后加上眉批和总批。如:学生的一篇作文“我爱我家”,在错别字多的地方写上:课余时间要多读书,并培养查字典的习惯,提稿错别字的辨别能力,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写作中减少错别字出现。在标点符号的使用错误的地方写上:要准确记忆标点符号书写形式和使用规范。在材料的选择,详略的处理、结构安排的地方写上:选材要真实、典型具有时代意义等。不做具体修改,只做友情提醒,给学生留有练习的机会。

二、教师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面批

一般是在时间许可的条件下,教师将作文本发下去让学生先仔细看并且品味老师的评语,然后将他们单独叫到面前,让他们自己修改,并说说修改意见。教师具体指导修改的内容如:材料的选择、详略的处理、结构的安排、词汇丰富、形象生动、情感真挚、句式多样、修辞新颖,表达简明、连贯等等。 帮助他们分析并指导重写,经过反复修改,力求达到“玉越琢越美,文越改越精”的效果。

三、学生相互修改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根据这一理念,在学生完成草稿后,我并不急于给学生评分,而是让同学之间互相修改并简单评价,效果出人意料。如果让学生自己修改,由于他们知识面窄,限制了思维,导致修改的效果不太理想。在互相修改中,我对学生提出以下几点要求:首先看作文中是否有错别字,标记并改正;看该篇作文是否有病句,并进行修改;看作文中标点符号是否有错误,同样标记并改正;看作文选材是否恰当、新颖,中心是否明确,另外可以讲这篇作为的特色语句特色进行简单评价;选出该篇作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用~~标明;最后加上评语,并打上表示等级的A、B、C。

四、集体修改

由于课堂时间比较短,不能对每一篇作文都进行集体修改,因此教师应提前准备,选出几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集体修改。修改时,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并通过互动讨论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踊跃发言,提出修改建议。教师要积极鼓励更多学生参与,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集体修改的作文都是独具代表性的,为了减少对学生积极性的挫伤,最好不用本班学生的作文。

在课堂进行集体修改时,老师要与同学一起参与其中,并适时提出建议,指导学生。所以,老师既要起到“导”与“引”的作用,在怎样改好作文上起好引路人的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学生敢于发言,勇于发言,从而在“老师指导,学生参与”的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改好作文。

五、教师做最后的讲评

1.全面批改

全面批改就是把全班学生的作文都仔细评改。评阅时,我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更高要求评价学生的作文;二是判断另一学生给这篇文章的评价是否恰当。

2.典型面改

首先教师修改讲评时要把握以下几点。第一,抓重点,要针对作文训练的重点,并结合实际写作情况进行评讲;第二,抓主要毛病,挑选几个全班学生都经常出现的错误进行典型评讲,并针最常犯的错误进行透彻讲解,避免后期作文中再次出现;第三,多褒少贬,对学生的作文要努力挖掘其闪光的东西,从而对作文也颇有几分好感。第四,授之以“渔”,作文评讲不仅要力挖病因而且要对症下药,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老师不仅要帮助找出问题出在何处,还要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目的。

其次,老师明白了作文评讲要求,还要掌握适当的评讲方法,才能使作文评讲不是事倍功半。第一自评法。让写作层次不同的学生在在全班对作文的设想,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作简单的自我估评,老师及其他同学参与评析。第二组评法。分小组讨论本组成员此次作文的优劣并提出改进措施,老师在旁指导;然后全班交流,老师总结。第三例评法。老师利用投影、录像、刊物、竞赛等手段。以学生作文为例,对作文中出现的问题,作“有的放矢”的评讲,并以此生发开去,联系其他学生的作文,从而触类旁通。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习作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经过以上多个环节的修改后,最后还得需要学生自己消化吸收,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斟酌,修改成一篇优秀的文章。

六、消除障碍、理清程序

消除障碍,对于修改作文,小学生心理上有种种障碍:有的想改却不知如何改;有的缺乏耐心,虎头蛇尾;多数同学对自己作文抱着轻率的态度,不想改或奉命改。我们应告诉学生,修改文章的重要性,并给他们将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案例。“北宋文字家欧阳修每次文章写成后,总要贴在墙上,进出都要认真看看随时改定,有时一篇文章改到一字不留。美国作家海明威写《永别了,武器》,最后一页修改了30多遍。这无不证明推敲、修改的重要性。要学习他们认真的态度,把作文修改贯穿于作文的全过程,做到写前修改,写中修改,写后修改。

理清程序,一查:审题是否正确;二查:中心是否明确;三查:语言是否准确。只有通过认真检查,精心修改,文章才能准确生动,形象传神。

猜你喜欢

培养习惯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培养英语自学能力的几种有效途径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如何培养高年级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生物课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