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修辞与语境的关系

2018-08-29马瑞

中文信息 2018年7期
关键词:话语语境环境

马瑞

摘 要:在自然环境与社会形态中,每个人所进行的活动都会受到周围自然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当然人的语言也将受到一定制约。语境是修辞的基础,它决定了修辞的使用方法、形式,而修辞也是语境的手段,它为语境创造出了更为合宜的语言环境。因此,在人们的话语交际中,修辞和语境在起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的同时,也相辅相成,影响着人们交际的效果,赋予了话语更多的意义。

关键词:修辞 语境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7-0-01

一、语境决定修辞

目前,对语境的定义分广义与狭义之说。狭义的角度认为语境主要指上下文,是“在话语或文句中,位于某个语言单项前面或后面的语间、词或短语”。而从广义角度则认为语境包括三个方面:“1、表达的话语中心。2、表达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3、表达的领域、目的的不同。长期地反复使用不同的传递媒介、语文材料、表达方式而形成的一系列言语特点的有机统一体──语体”。在文学界,大多的学者都比较倾向于广义角度的定义。

总之,对于语境的理解无论时从狭义还是广义,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对语境进行认知与理解。通过不同的语境因素构成一个语境的系统,在语境系统中将语境因素依一定组合、类聚关系,构成语境系统的支系统及其各级下位系统。

修辞比较抽象,学习修辞时必须借助于语言材料、表达方式以及表达效果进行理解并掌握。在实际的学习中,要设定语境,通过语言材料,看其采取的修辞方式是否恰当,产生的表达效果是否最理想或比较理想。修辞上的语境意义复杂丰富,在字面之下,在特定的语境中,还蕴藏着言外的联想意义、感情意义以及等。这可以从网络语言、小说以及诗歌中体现出来。

1.网络环境中的语言修辞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语言也应运而生。由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在这语言环境中网络用语就具有简洁、动感、形象、口语化等特点,并逐步有了自己的一套系统。如:我----偶;的----滴;支持----顶;这样子----酱紫;美女----MM;结伴旅行的人------驴友;男孩------JJ;第一个回贴的人-------沙发;哭-----55555555;等等修辞用法,已经成为人们在网络中通用流行的语言。有一些这样的语言,甚至也被用在了实际生活当中,成为流行词汇中的一部分。但大多数网络词汇,在脱离了网络这个特定的语言环境后,也会变得没有设么实际意义,不能凸现出其形象灵活的特点。因此,通过设定语境,从而决定修辞的方法与形式,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

2.文学作品中的修辞语言

修辞陈望道先生明确提出了“六何”说:“第一个‘何故,即语言的目的,适用于为劝他人而想使人了解自己意见或是同人辩论的。第二个‘何事,是指语言表达的主要内容,包括日常的各种琐事以及抽象的学术谈论等。第三个‘何人,要明确对象,认清说者和读听者的关系,正对不同的读听者,语言修辞也要适当调整,比如对于学青年要委婉且华丽,二对于普通大众则应通俗易懂。第四个‘何地,要明确当时的处境,是在城市还是乡村。第五个‘何时,即时间,具体包括时代、年月以及早晚。第六个‘何如,是说怎样写说。” 这“六何”实质上就是修辞过程中,制约创作者语言艺术活动的充分表现。鲁迅先生的杂文创作是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的艺术记录,其主旨是对人民的关爱和对敌人的抨击,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和斗争、愿望和理想。但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比较复杂、敏感,因而,他对反动势力及其走狗和社会丑恶现象的“猛烈的攻击,只宜用散文,如‘杂感之类,而造语还须曲折。” 。他不常在杂文里作出结论式的答案,往往采用对比、暗示、双关、取譬、借喻等比较陷晦或委婉的表达方式。例如:这就是文人学士究竟比不识字的奴才聪明,党国究竟比贾府高明,现在究竟比乾隆时代光明:三明主义。鲁迅先生在此巧妙地利用谐音双关的手法,辛辣地讽刺了高喊“三民主义”的反动文人们的假三民主义。如果不是服从于抨击反动文人的目的。不联系当时白色恐怖笼罩的社会环境,不熟悉汉民族语言中的谐音双关表达手法,以上这则例子就可能是另外一个面目了。

场景语境也可以称为交际场景语境,在具体应用语言时,要察言观色、听话听声,这样才能如鱼得水,灵活应变。还要结合周围的环境,帮助我们理解语言。因此,通过语境可以更好的掌握语言的真正意义,而修辞方式也只有在特定语境中才能得以体现,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修辞创造适合的语言环境

语境是修辞的基础,它决定了修辞的使用方法、形式,而修辞也是语境的手段,它为语境创造出了更为合宜的语言环境。修辞的使用,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们生活中,手机短信就是善用修辞的最好例证。例如在非典期间,“风雨送春归,非典迎春到,已是市场低迷时,犹有口罩俏。俏也不争春,只把疫来报,待到五一休假时,唯有藥店笑。”这一诙谐的短信用诗词的方式将非典当时的情形通过幽默的方式表达,有效缓减紧张分位。通过恰当运用幽默诙谐的修辞方式也使非典这“谈非色变”的话题不再沉重。委婉的说法和表达方式,便于人们心理上的接受。这也是修辞的力量。又如人们互相关切的短信“水含笑,山含情,忙碌的时候停一停;桃花红,杨柳青,该歇就歇不要太拼;风轻轻,云淡淡,保重身体别感冒;不常见,常思量,过节信息联情谊;”几句问候的话语,让人在温馨体贴中又感受到了如画一般美的诗情画意。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言正是由于语境才产生了丰富的语意。修辞学的各个领域都同语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整个使用语言都要受语境约束,修辞效果要结合语境才能更好的得到表达。从修辞的作用上看,好的修辞也为修辞创造合适的语境,使人们在话语交际中,能做到更好更及时的沟通。语境与修辞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相互影响。

参考文献

[1]骆小所.《现代汉语引论》[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王德春.《修辞学探索》[M] 北京出版社,1983.

猜你喜欢

话语语境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