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学生择业观念的调查分析与引导策略研究
2018-08-29刘珍
刘珍
摘 要: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树立合理择业观念,提前做好自身定位,对其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的择业心理、择业期望和择业准备,并分别对学生和学校提供相关建议,为学校在就业咨詢中合理引导学生提供现实依据,以期提升学校整体就业情况,对学校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择业心理 择业期望 择业准备 引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7-0-01
2017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95万,创历史最高,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而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在下降,就业形势相当严峻。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择业准备、择业心理和择业期望对就业具有一定影响。作为独立学院,了解学生的择业需求,有助于主管就业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咨询和服务工作,引导学生形成合理就业观。本文以建筑工程系学生为对象,通过网络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择业心理、择业期望和就业准备,以期为学院开展就业咨询和服务提供现实依据,从而提升学院整体就业情况。
一、调查方法
本研究以建工系学生为对象,通过网络调查,共收集问卷245份,其中男生186人,女生59人。
二、调查分析
1.择业心理
调查中,78.8%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74%有过择业准备;当问及择业观念时,54.7%选择有固定收入先就业,选择一步到位的学生仅占8.6%,21.2%选择继续深造,10.6%选择自主创业,4.9%选择不就业后择业;54.3%愿意毕业后跨专业就业。
2.择业期望
2.1择业去向
统计表明,45.3%选择就业,30.6%选择考研,9.4%选择考公务员,8.6%选择自主创业,2.5%选择出国,3.7%选择暂不就业。在单位性质上,38.8%选择国有企业,12.7%选择外资企业,7.4%选择政府机关、民营企业和自主创业。
2.2择业地点
调查中,51.8%选择离家较近的地方,46.5%选择沿海开放城市,36.3%选择家乡,21.6%选择学校所在城市。
2.3期望月薪
大多数学生的期望月薪为3001-5000元和5001-8000元,比例分别为36.3%和29%,其次为2001-3000元,占13.9%,8001-12000元之间的占6.5%。
3.择业准备
3.1招聘信息获取途径
66.9%的学生通过招聘会,55.5%通过招聘网站,53.5%通过亲友介绍,46.1%通过学校就业网站。
3.2学生自我认知
调查中,38%的学生对自己定位不清,25.7%对未来目标不明,24.1%对社会认知不够,12.2%对就业准备不当。
在回答自己的较突出能力中,60.8%的学生选择沟通能力强,49%选择创新能力强,35.5%选择学习好,31.4%选择有专业技术能力,在四项基本能力中占比最少。
在回答自己欠缺的主要素质中,59.2%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专业技术技能,居首位;43.3%选择缺乏受压力、克服困难能力等心理素质,居第二;缺乏沟通协调能力占35.1%;缺乏基本解决问题能力占12.2%。
3.3择业影响因素
择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中,49%的学生认为最重要因素为发展机会,38%认为其次重要因素是薪酬待遇。
影响就业的因素中,79.2%的学生选择实践和工作经验,66.5%选择专业知识、沟通表达能力,60.8%选择社会关系,59.6%选择学校知名度。
38.8%认为实践和工作经验是影响就业最大因素,学校知名度排第二,专业知识排第三。
三、关于毕业生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建议
1.明确职业规划 夯实专业基础
目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职业规划模糊,对自己的兴趣、能力、适应职业缺乏合理认知。因此,尽早形成职业规划意识,明确个人奋斗目标,不断夯实专业基础,是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前提和保障。
2.提升沟通技巧 敢于表现自我
大学生应通过适当途径,有效提升沟通技巧。面对严峻就业形势,敢于表现自我才更容易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校期间,应把握各种机会,学会如何在众人面前展现优秀自我,同时,也切忌盲目自大。
3.注重平日积累 终能厚积薄发
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会接触到很多关于面试技巧、求职技巧的讲座和相关书籍,也会听到一些杰出校友的事迹,但得到机遇垂青和出人头地并非巧合。学生必须明白,成功是与平时积累分不开的,只有日常多注意对自己性格、涵养、素质、专业技能进行系统培养,才会在竞争中力拔头筹。工夫在平时,厚积薄发。
四、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建议
1.对我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建议
1.1提供更多就业信息和多渠道宣传,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时发布来自学院、本院教师、网上招聘等多方面的就业信息。
1.2规范就业指导专业课程,加速培养高素质就业指导队伍。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学校就业指导人员必修具备较高业务素质和合理知识结构。建议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就业指导人员进行培训,开展就业指导理论研究。内容覆盖面要广,不仅仅是政策宣传、求职技巧等,应更注重从低年级就逐步培养学生择业能力。 特别给予一定法律指导,帮助学生树立维权意识。
1.3帮助个别就业有困难的学生分析自身优缺点,正面告知学生与用人单位的优势与差距,注重就业心理辅导,引导学生理性就业。
1.4加强用人单位与学校的互动和深入合作,如建立实习基地、到校开设讲座、组织专场招聘会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积极与具有发展潜力的公司保持联系,尽可能让择、就业相对合理,让优秀人才进入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公司。
2.对专业教学、人才培养的建议
2.1专业教学要紧跟行业发展,教师授课时应让学生了解与专业相关的市场状况,有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 优化知识结构,调整课程设置,专业培养与市场接轨。
2.2学校应安排较长实习时间,让学生了解社会、积累工作经验。改变教学环境过于松散的现状,以便学生适应高效率、快节奏工作。
2.3加强对文化素质的培养,除课堂讲授外,多向学生推荐能增长见识的好书或举办人文知识类讲座。 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个人修养、吃苦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