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思考

2018-08-29王娜

中文信息 2018年7期
关键词:课程整合新课标信息技术

王娜

摘 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信息时代,我们日常生活学习都被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所改变。将信息技术和教育有效整合,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教学效率都有着积极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辅助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而且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增加学生信息知识,吸引学生注意力,保持旺盛学习兴趣。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然后论述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新课标 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7-0-01

201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实施的新课程标准中,首次明确指出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有效结合,并在基本教育理念中首次提出了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数学课程和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对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学生兴趣,具有很大帮助。在全新历史时期,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育理念,要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解决小学数学教学问题的重要工具,有效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对策。

一、新课程标准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分析

1.硬件设备和技术力量制约着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很多小学校园中,尤其是基层小学,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教室十分有限,大多数只会配置一个多媒体教室,有些地区因为教育资源匮乏,专门的多媒体教室,更别谈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了。此外,很多小学数学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和信息技术掌握能力有限,成为小学课程有效整合的主要影响因素。上述多种因素存在,直接影响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普及和应用。

2.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较差

首先,对现代技术背景下的学习方式认识不足。学生是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有效整合的参与主体和实践者,同时也是衡量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很多学生在长期应试教育背景下,已经习惯了接受指令式的学习方式,一味的依靠老师传授知识,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认识不足;其次,小学生对信息知识掌握能力不足,不能够有效达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升学教学理念制约,学生只重视所谓文化学科基础知识学习,认为信息技术是副科,最终导致学生不重视信息知识学习。再加上小学阶段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学会信息技术后,沉迷于网络,不思进取,延误学习,家长往往会限制学生深入学习信息技术。上述种种因素存在,也是导致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程有效整合的主要制约因素。

二、新课程标准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有效对策分析

1.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及时转变过去以升学率为目标的教学理念,要以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将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程有效整合,对培养小学生上数学学习能力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教师要进一步转变自身角色,要由过去教学权威者,知识单向传递者变为教学帮助者,协助者和教学活动组织者,强化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效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力,积极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解决数学问题。在全新历史时期,教师还应该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变过去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强化教师和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将课堂真正交还给学生,进一步强调小学生数学学习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研究、合作式探讨。

2.加强小学数学教师信息操作技术培训

为了确保将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程有效整合,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小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通过开展计算机操作技能培训,让小学数学教师能够掌握基本的信息操作技能,例如利用计算机开展图形绘制、数学计算、会操作智能教育平台、会用office软件开展备课、会制作ppt、会利用网络下载材料等。同时还要进一步重视小学数学教师现代数学教育理论、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培训。教师要在熟练掌握信息操作技术的基础上,可以利用网络系统,进行信息检索,并开展师生互动交流,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

3.引导学生转变传统学区角色,重视信息技术教育

在信息技术应用大背景下,数学学习是构建性的学习,是协作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因此,就要求学生逐渐摆脱过去被动学习模式,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探究和自主学习。此外,学校还应该进一步注重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传授相应的技术理论,保证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够具备信息操作技能。同时还要进一步引导家长摆脱过去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就是玩儿游戏,上网的错误认知,学生也应该逐渐改变信息技术课就是上网、玩游戏的错误理念,认真学习信息技术,掌握基本的信息操作能力,为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教育部门还应该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要为基层地区小学配置充足的信息技术设备,构建高效的信息网络,保证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检索自己想要的教学材料。

4.重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小学生在初步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小学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相应的信息,并利用信息技术分析数学问题,运用信息技术创新知识,并主动开展沟通交流,发现数学问题及时利用信息技术来表达和体现。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对信息进行有效加工,利用信息技术在课下开展自主数学学习,合作学习。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效率,最终保证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发现并解决遇到的数学问题,针对新出现的问题,制作合理的数学解决决策。

参考文献

[1]张雪梅.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初探[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12)

[2]廖若含.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 中国校外教育, 2011(01)

[3]王便新.信息技術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6)

[4]张喜飞.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方式的探究[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8(11)

张玉红,张丽颖,道盛琴,石秋香,程超,李建英.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策略研究[J]. 办公自动化, 2015(21)

猜你喜欢

课程整合新课标信息技术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