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记者应成为“多面手”
2018-08-29古宇
古宇
摘 要 融媒体时代,各新闻媒体单位应加强培养记者成为新闻“多面手”,让记者不仅能写新闻、拍图片,还要培养其新闻编辑能力、新媒体新闻的基本处理能力,以较强的新闻综合处理能力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 融媒体;记者;新闻;多面手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7-0015-02
当今新闻时代已进入了融媒体时代,新闻表现形式已经不再是单一地通过报纸、电视、新闻网站等传统媒体呈现出来,还可以通过微信、微薄、App客户端,以及微视频等新媒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各新闻媒体单位在实现媒体融合的同时,应大力培养“多面手”新闻记者,让记者不仅能写新闻、拍图片、拍视频,还具备新闻编辑、新媒体新闻制作能力,以较强的综合素质适应全媒体新闻时代的发展。
笔者认为,培育新闻记者成为“多面手”,应从新闻基本写作编辑、图片摄影、新媒体新闻制作几个方面着手。
1 培养记者的新闻采编能力
1.1 加强记者新闻写作能力的培育
新闻记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记者指在新闻媒体工作新闻从业人员,狭义的新闻记者单指从事新闻采访和编辑的专职人员。在此主要针对从事新闻采编人员。文字功底好是成为一名好记者的前提条件,但不是说写作水平好新闻就一定能写得好,所以作为一线记者,除了自身要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和文学素养外,还要加强培养新闻写作的专业能力。
首先,对初入行的新闻记者要进行新闻专业知识的培训,了解新闻和文学创作的区别,明白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来自事实,由事实构成,是事实的记录和再现。当新记者具备一定的新闻理论基础知识后,才能进行采访和写稿。
为了迅速提高记者的采访写稿能力,笔者在带新记者时,采取“老带新”的方式,带新同志跑新闻,教其采访方法,然后让新记者写稿,再帮他们改稿,然后让新同志把自己写的稿子和改过的稿子进行对比,从而逐步熟悉新闻稿件的基本元素业务。
为进一步增强新记者的新闻写作能力,笔者所在的单位安顺日报社还采取让新记者参加采编环节的版面校对。新同志通过认真阅读每一篇文章,在校对的同时,可以学习借鉴到各位记者采写的不同题材、不同形式的新闻的写法,进一步培养细心和耐心,使自己的稿件减少差错的发生率。
1.2 增强记者的新闻编辑能力
俗话说,编辑是记者的老师。编辑相对记者来说,更能全面地熟悉和掌握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这些政策如何恰当地体现在报纸版面上,完全看编辑对政策的把握度。同样记者稿件最终体现在版面上的效果,也取决于编辑的版面编辑意识。可以说报纸办得是否精彩,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编辑。编辑既是报纸编辑出版前期的“设计者”,同时也是最后的“把关者”。编辑岗位是比记者更上一个层次的专业技术岗位,也就是说只有当好了记者,才能当编辑。
一般情况下,记者不可能一辈子跑新闻。大多数新闻从业人员都会进行多岗位的工作。在很多新闻单位,记者新闻综合素质提高到一定的程度后,会轮岗到编辑岗位上锻炼。因此培养记者的编辑能力,是各新闻单位闻采编业务一项常态化工作。尤其作为地市级党报的新闻媒体,采编轮岗常常成为解决人手紧张的破解之道。培养新闻记者的编辑能力,有助于让记者熟悉党和掌握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编辑的角度来审视稿件,能帮助提高稿件的质量和增强自身新闻业务综合能力。
2 培养记者的新闻图片拍摄能力
2.1 新闻图片是时代发展的新闻需求
不同时代,新闻的表现形式应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阅读需求。在新兴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单纯的文字已经无法适应当代人们的阅读需求,直观的视觉文化越来越被阅读需要,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新闻图片作为直观视觉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作用一直都是很重要的。
浏览一张报纸,第一时间抓住眼球的往往是那些精炼的新闻标题和精美的新闻图片。相比满篇文字,新闻图片直观度、冲击力更强,特别是好的新闻图片,高超的摄影技术加之恰到好处的文字解读,能起到“一图胜千言”的作用。如2009年12月23日,当时跨径在同类型桥梁居“国内第一、世界第六”的贵州坝陵河大桥建成通车,《安顺日报》于次日在头版用近半个版面断版刊发了穿越在云雾中的坝陵河大桥图片。让读者一看图片,不用看文字,就知道历时已久的坝陵河大桥通车了,使天堑顿时变通途。该版面获得了2009年度贵州新闻版面三等奖,可见一副好图片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2.2 记者会写还要会拍
融媒体时代,要求全媒体实现融合。不仅要做到媒体的融合,还要做到新闻的融合,记者的融合。除了一些时政报道会实现安排具有预见性外,新闻的发生可谓有突然性和不确定性,在新闻现场的记者不仅要了解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还要抢抓事件发生的关键节点,拍下精彩的、不可复制的新闻瞬间,抢先拿到第一手新闻图文资料。这就要求以文字擅长的记者要掌握图片拍摄的基本技能。
例如2014年8月7日普定县人民政府向试点企业发放了全省第一本《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作为安顺日报社的记者,笔者承担了此次采访任务,现场拍下政府将证书交给企业具有历史意义的一瞬间,将图文发在次日《安顺日报》头版。这张图片被陆续转载到省内外各大新闻网站,该稿件获得了2014年度貴州新闻奖3等奖。
随着近年来数码相机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人都是自媒体。在要求擅长文字记者会拍新闻图片的同时,还要求传统意义上的专业摄影记者能武也要能文,要学会为好图美图配上精炼的文字。在全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无论是文字记者还是摄影记者都要迎接挑战,实行图片和文字双修,不断加强新闻理论和文字水平方面的修养和实践,不断学习摄影技术,做到文武全才,才有与时俱进。
3 培养记者新媒体新闻处理能力
3.1 新闻记者要具备立体传播能力
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方方面面。新技术、新终端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撑。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变化,形成了全新的传播渠道和舆论环境。作为传统媒体,各类党报党刊、地方性刊物也不落伍,纷纷进驻新媒体平台。如笔者所在的黔中报业集团就形成了纸媒、网站、微信、App、音频、视频等新媒体矩阵的全媒体传播渠道。
多媒体融合,要求记者要做到一次新闻素材采集,多次新闻生成。能根据各媒体的传播特点,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全媒体矩阵对记者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记者既要会写、会拍,还会摄像、会剪辑视频、会编辑微信。例如黔中报业集团开展的走进100个美丽乡村徒步活动,每一场活动开展后,安顺全媒体都会形成较大的宣传声势。《安顺日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宣传,安顺新闻网以图文直播的形式宣传,《掌上安顺》《黔早顺风耳》微信公众号上以图配文的推文形式宣传,《悦读帮》微信公众号上还进行视频、图片的综合展示。通过全媒体矩阵宣传,走进100个美丽乡村这一活动形成了较大的宣传声势,已经成为黔中报业集团的品牌活动,在安顺及周边城市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第二届中国(杭州)传媒创新合作项目交流大会上,该活动项目被评选为“2017传媒创新合作项目TOP100”。
3.2 新闻记者要驾驭好网络语言
从传统媒体走出来的新闻记者,在稿件写作中长期运用的是严谨和规范语言。但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应加强学习掌握轻松、时尚甚至有些诙谐的网络语言,这样才能在新媒體上采写中写出读者喜爱的新闻作品。通俗生动的话语,配以恰当的网络词汇,以及生动的表情包等,灵活地表达出新闻事件,就会更加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增加新媒体传播的影响力。
例如黔中报业集团旗下《黔中顺风耳》微信公众号在发布一篇题为《“轻轨+有轨电车”马上来了,快来看经过你家没》,这是报道一则关于城市建设有轨电车的新闻事件。小编用很亲民的标题,吸引了读者的关注,再配上动图、表情包以及“杠杆的”活泼的语言等元素,让读者轻轻松松就吸收了这条信息。
但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网络语言时,也要驾驭好,做到张弛有度,不能在“随性”和“前卫”上超越尺度,要坚持新闻的正能量引导作用,不能因追求标新立异,独树一帜,而失去新闻宣传最初的本质。
综上所述,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不再单一地承担采访写稿的职责,还要掌握相机、手机、航拍机、摄影机等多种拍摄技术,要成为“多面手”和“杂家”,才能适应新闻传播的发展变化。
参考文献
[1]周善慧,王德成.关于新媒体下新闻采编工作的特点及优化研究[J].消费导刊,2017(12).
[2]赵峰,孟佳.新媒体语言特色浅析[J].新闻前哨,2016(10):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