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际汇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巴萨效应的文献综述

2018-08-29李俊峰

时代金融 2018年14期
关键词:实际汇率

【摘要】巴萨效应模型是实际汇率决定理论中的基石,对巴萨效应的证实及质疑,成为了 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文整理了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为实际汇率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了相关文献支撑。

【关键词】巴萨效应 实际汇率 购买力平价

一、引言

购买力平价理论在汇率决定理论中历史悠久,其本质思想是货币的价值在于其购买力,而不同货币直接的兑换则取决于其购买力,而现实中仅把汇率变动视为货币现象且实际汇率不能变的假说显然是不符合现实的。Engel(1992)发现不同国家间相同商品的相对价格比同一国家内部不同商品间的相对价格更不稳定,原因在于商品价格本身包含了商品本身及市场服务两部分,市场服务因素被看作非贸易品且稳定度高,而贸易类商品则由于包含了较少的市场服务因素,而国内商品的价格包含了较多的市场服务因素。尽管理论支持者们试图捍卫购买力平价与汇率间的平稳关系,但随着大量数据的出现,讨论其理论有效性成为了现实。

二、基于巴萨效应理论框架的研究

Balassa(1964)发现各国的汇率并不匹配购买力平价理论,作者认为购买力平价在所有国家的工资与生产率水平同步调整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存在,但这种理想化的条件几乎不存在。他在传统的贸易模型引入了非贸易部门,非贸易部门(如服务等)在生产率水平高的国家相比生产率低的国家具有更高的价格,尽管他们的贸易品价格相同,因此购买力平价很少与汇率均衡的分布吻合。Samuelson(1964)认为最初的购买力平价模型假定了货币中性,并忽略了国家之间的差异、运输费用及贸易障碍的影响,他从价格、工资、边际成本等视角分析了购买力平价的实现条件及局限性,提出汇率与生产率、边际成本水平及工资水平密切相关。两位作者提出的巴萨效应成为了后续学者研究实际汇率理论特别是人民币实际汇率决定的重要基础理论,在其基础上对其扩展、证实和质疑成为了实际汇率研究工作的主流。

对巴萨效应的证实。巴萨模型的具体应用一般通过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的角度出发,研究相对生产率、相对价格对实际汇率的影响。Dumitru和Jianu(2009)通过巴萨效应对罗马尼亚的影响研究,得出1998~2006年间巴萨效应导致的其通货膨胀率每年约在0.6%,而如果考虑政府对非贸易价格的管制,实际的巴萨效应在2.46%,随着价格管制的放松,巴萨效应将导致更高的通货膨胀。Boero,Mavromatis和Taylor(2015)研究发现在东欧及中欧的八个转型国家1996~2013年数据中,实际汇率与生产率差异、实际利率差异及资本账户间存在长期的关系,其中导致汇率升值的影响来源是巴萨效应及资本账户效应、生产率效应。唐旭、钱十春(2007)从生产者角度解释人民币升值压力的问题,研究发现中国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相对生产率一直上升,对相对价格的影响显著,符合巴萨效应,这种相对生产率的提升带来了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升值。胡德宝、苏基溶(2013)结合中国实际,将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和政府需求考虑进去,从全国整体和分区域层次,利用1995—2010年中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长期波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确实存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生产率的提升促进人民币升值,而部门间的收入差距阻碍人民币升值。韩嘉莹、沈悦(2012)提出了包含城市化率的扩展巴萨效应模型,对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中国两个时期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表明二元结构特征通过工资传导机制削弱巴拉萨一萨缪尔森假说的有效性,且二元结构特征越明显,这种削弱程度越强。由此推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二元结构特征的减弱,巴萨效应将日益显著。许多学者遵从巴萨模型的基础上,偏好从非贸易品价格角度分析其对实际汇率的影响,非贸易部门则更多受到国内政治经济状态的影响,其与国内相关经济变量及特质联系更为紧密。Quere和Coulibaly(2014)对欧盟内部市场管制对实际汇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其使用1985~2006年欧盟国家的数据进行估计,得出对非贸易部门的商品管制及劳动者保护策略会导致实际汇率的显著上升。Ouyang和Rajan(2013)使用51个经济体1990~2010年的数据,把实际汇率的波动分解为内部价格(贸易品与非贸易品)和外部价格(一价定律的偏差),发现非贸易可以解释大部分实际汇率的波动。Bette和Kehoe(2008)使用1980~2005年五十个国家的双边实际汇率与非贸易品与贸易品的相对价格的季度数据,研究发现这两种变量之间是正相关的,但是相对价格的方差要比实际汇率的方差要小。当贸易国之间的贸易关系紧密的时候,这种正相关关系亦更强,实际汇率的方差此时俞小,这种关系并不會随国家的贫富或者通胀的差异有所改变。对非贸易部门作用的推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巴萨效应关于贸易部门生产率决定论的核心地位,学者Peltonen与Sager(2009)认为,非贸易部门的生产率对实际汇率的冲击更为显著,其重新评估了生产率与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在考虑了汇率制度等稳健性因素的基础上,发现非贸易部门的生产率同贸易部门一样都对实际汇率产生了冲击,而前者更甚。另一个极端则是对贸易部门的推崇,Lee和Tang(2007)将生产率拆分为劳动生产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发现劳动生产率与实际汇率的正向关系与先前学者一致,而全要素生产率则与实际汇率之间呈弱相关,有时候为负相关,原因在于劳动生产率内生于投资的动态变化,而投资收到市场需求的冲击进而影响到实际汇率,而全要素生产率则外生于投资且较少受到投资变动的影响。且这种正向关系或负相关系仅仅由贸易品传导来的,而非传统理论认为的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Burstein、Neves及Rebelo(2003)研究可贸易品的发售(运输、批发、零售)成本对实际汇率的影响,发现在美国发售成本占到了零售价格的40%,阿根廷则达到了60%,引入了发售成本的模型能更好的解释汇率的升值。徐建炜、杨盼盼(2011)利用1997年1月至2010年9月的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进行分解,发现可贸易品偏离一价定律因素可以解释实际汇率波动的60%~80%,而可贸易品与不可贸易品之间的相对价格波动只能解释实际汇率波动的20%~40%。这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需要更多地从可贸易产品出发,不应仅仅强调国内不可贸易品与可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变化,这个结论亦与中国相对于其他国家的经济体发展阶段有关。

三、对巴萨效应模型的质疑

尽管巴萨效应模型在实际汇率研究中得到大量实证数据的验证,但由于其一价定律等约束条件过于严格,Pavlidis、Paya和Peel(2011)重新验证了一价定律在商品市场中的偏差,认为贸易摩擦导致的贸易收益不能超出贸易成本进而导致了一价定律不能实现,且一价定律失效的范围与贸易摩擦的程度成正比,此时实际汇率呈现的即是非线性的状态。Campbell(2015)认为以贸易部门权重计算得出的实际汇率指数并不能发展中国家的实际状况,虽然相对价格权重计算的实际汇率指数虽然弥补了其缺陷,但由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宾大效应(实际汇率与GDP之间稳定的正相关性),其不能反映国家间的生产率差异,进而现实中存在大量不符合巴萨效应的事实。Ricci(2013)使用动态普通最小二乘法(DOLS)测算了48个工业国及新兴市场的生产率水平、贸易失衡度、商品贸易等因素与实际汇率之间面板模型测算其协整关系,研究发现基于CPI测算的实际汇率与贸易值高度正相关,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的生产率差异在统计意义上对实际汇率影响很小,外国净资产的增加及政府消费的增加倾向于提升实际汇率水平。Betts与Kehoe(2006)认为传统的理论把实际汇率波动归结于非贸易品价格的波动,而作者通过美国与五个重要贸易国之间的1980~200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则拒绝了传统理论的观点,使用价格时间序列的不同、国家间贸易的紧密度及计量方法的不同都会影响传统理论的成立。其中生产者价格指数比消费者价格指数更能支持传统理论的成立,而国家间的贸易紧密度俞高,相关度也更大。Sheng和Xu(2011)使用美国、英国及日本1979-1995年基础,在巴萨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失业因素,认为劳动力市场的匹配程度影响了劳动者对就业或失业的选择进而影响了实际汇率及劳动生产率,就业市场的高摩擦及高失业率会导致巴萨效应的失效。王泽填、姚洋(2009)通过184个经济体1974~2004年面板数据对结构转型对巴萨效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表明结构转型抑制了工资水平和非贸易品价格上升的幅度进而削弱了巴萨效应,农村人口比重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对巴萨效应的削弱程度越强。王雪珂、姚洋(2013)重新检验了王泽填和姚洋(2009)关于结构转型抑制B—S效应的结论,发现采用两国相对生产率指标计算的巴萨效应仍然成立;而使用农村人口比重表征结构转型阶段的研究还表明,一个经济体越处于结构转型的初期,B—S效应对其实际汇率的作用越小。劳动力自由流动受限会抑制实际汇率升值,即使选择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也无法维持实际汇率被长期低估。Guo(2010)使用1985~2006年中国官方及黑市汇率验证巴萨效应在中国的兼容性,与巴萨效应所预测不一致的是,中国贸易部门数据无论使用官方汇率还是黑市汇率皆并不符合一价定律条件,实际汇率与生产率差异之间长期协整关系亦不被中国数据支持,来自官方干预及经济开放度不足是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四、简要评述

在实际汇率的决定理论研究中,学者对倾向于基于巴萨效应的框架进行分析,而在此框架外多从宏观政策、制度性因素及人口因素等角度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详实的文献基础。而对于研究中国的实际汇率决定,仍有一些因素可以在先前学者研究基础上进行挖掘:

第一,中国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及结构转型变迁形成了经济要素的“堰塞湖”,传统及扩展的一些汇率决定理论对于经济主体的异质性及主体间的要素流动性估计不足。

第二,以巴萨效应为核心的的研究多从宏观角度分析实际汇率决定,而对价格决定、生产率决定等因素的微观基础考虑欠缺。

第三,人民币汇率低估的相关研究仅考虑到了劳动力供给,而与二元经济与宏观政策倾向未能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Balassa,B.The Purchasing-Power Parity Doctrine: A Reappraisal[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4;72as the access to this document is restricted,you may want to look for a different version under “related research”(further below) orfor a different version of it.(72):584.

[2]Bénassy-Quéré,A.,Coulibaly,D.The impact of market regulations on intra-European real exchange rates[J].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2014;150(3):529-56.

[3]Betts,C.,Kehoe,T.J.Real Exchange Rate Movements and the Relative Price of Non-traded Goods[J].Staff Report.2008;53.

[4]Betts,C.M.,Kehoe,T.J.U.S.real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s and relative price fluctuations ☆[J].Ssrn Electronic Journal.2006;53(7):1297-326.

[5]韓嘉莹,沈悦.二元经济条件下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分析[J].上海金融.2012(10).

[6]胡德宝,苏基溶.政府消费、贸易条件、生产率与人民币汇率——基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扩展研究[J].金融研究.2013(10):42-54.

[7]唐旭,钱士春.相对劳动生产率变动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分析——哈罗德-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7(5):1-14.

基金项目:本文受重庆市教委科技项目“非平衡增长—极弦理论——以重庆为例、兼论成渝城市群发展战略的微观机理”(项目编号:KJ1604002)资助,当然,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李俊峰(1985-),男,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金融系讲师,金融学硕士,研究方向:实际汇率、金融市场。

猜你喜欢

实际汇率
经济主体行为最优化、政府支出的分解和中国的实际均衡汇率 *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哈直接投资的效应研究
人口结构变化、工资水平与实际汇率升值
贸易条件对实际汇率的影响
——基于国际经验的对比分析
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各产业的影响——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