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专业知识的学习对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影响的横断面调查研究*

2018-08-29杨雪梅曹卉娟

重庆医学 2018年22期
关键词:亚健康专业知识状况

冯 雪,梁 宁,王 梅,杨雪梅,曹卉娟△

(1.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北京 100029;2.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 110032;3.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州 350108)

亚健康是一种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它被认为会增加患病的风险[1]。调查显示,在我国南方城市中有46%人处于亚健康状态[2]。而与其他人群相比,大学生是亚健康状态的高发人群,JIAN等[3]的调查显示,有55.9%的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由于亚健康状态用现代检测手段不能检测出阳性结果,医生和患者常对病因产生很大的分歧,患者经常被推荐至各种专科门诊,致使许多患者对正统医学实践的结果感到失望[4]。而中医的辨证论治更注重“望、闻、问、切”,诊断疾病依赖于医生和患者的主观感觉,无论是否被西医手段确定为某种病变,只要有主观感觉(医生或是患者的),中医都能够辨证论治。亚健康状态基本归属于《黄帝内径》中“治未病”的范畴,而中医“治未病”的关键在于“养生防病”。目前,已有一些中医养生理论对于亚健康状态影响的相关研究,其结果均提示中医知识对于降低亚健康程度有积极作用[5-6]。本研究通过对北京、辽宁、福建3所中医药大学共计900名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调查,对中医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亚健康状态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为亚健康状态的预防及降低亚健康程度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辽宁、福建3所中医药大学。继而采用整群抽样,在3所大学中各抽取未进行中医专业课程学习的大一班级3个、五年级已修完中医学相关课程的班级3个。根据调查问卷问题数进行样本量估算,预计调查900人,每个班级150人。

1.2调查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研究对象的亚健康状态、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调查员接受统一培训,并在预调查后调整调查方案。全部调查在2015年10-11月完成。被调查者需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采用中国中医研究院研制的“亚健康人群中医基本证候调查问卷”[7],问卷包括一般信息、躯体状况、生活状况、情志状况、精力状况、禀赋状况、社会环境状况与女性状况共8个方面。每个问题根据严重程度的不同分别赋予1~5分,分数越高表示亚健康程度越重。

2 结 果

2.1研究对象基线特征 共发放问卷900份,3所中医药大学大一年级学生和大五年级学生发放的问卷数量均约为150份。共回收811份,回收率为90%,其中包含有缺失数据的问卷187份。根据不同的分析方法分别表述结果,大一和大五年级学生的年龄均是18(18~19)岁和22(21~23)岁。两组性别、民族、中医相关理论或常识的学习情况等其他基线状况见表1、2。

2.2未进行中医专业课程学习的大一年级学生和已修完中医学相关课程的大五年级学生亚健康状态评分 在女性情况方面,三所大学已修完中医相关课程的大五年级学生的亚健康程度评分低于未进行中医专业课程学习的大一年级学生;而在精力状况、社会环境状况方面,大五年级学生的评分高于大一年级学生;在躯体状况、情志状况、生活状况、禀赋状况及亚健康程度总分方面,两组学生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4。

2.3未进行中医专业课程学习的大一年级学生和已修完中医学相关课程的大五年级学生按性别分类的亚健康状态评分 在躯体状况、情志状况、生活状况、禀赋状况、亚健康状态总分方面,两组学生中男生和女生的亚健康程度评分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在社会环境状况方面,三所大学大五年级学生中男生和女生的亚健康程度评分均高于大一年级学生;在精力状况方面,大五年级学生中男生的亚健康程度评分高于大一年级学生,而两组女生的亚健康程度评分结果无显著差异,见表5、6。

表1 大一年级学生和大五年级学生基线特征比较(FAS集)

*:Fisher精确概率法

表2 大一年级学生和大五年级学生基线特征表(PPS集)

*:Fisher精确概率法

表3 未进行与已修完中医学相关课程的大一年级学生和大五年级学生亚健康状态评分(FAS集)

*:秩和检验

表4 未接受与已修完中医学相关课程的大一年级学生和大五年级学生亚健康状态评分(PPS集)

*:秩和检验

表5 未接受与已修完中医专业课程的大五年级学生与大一年级学生按性别分类的亚健康状态评分(FAS集)

续表5 未接受与已修完中医专业课程的大五年级学生与大一年级学生按性别分类的亚健康状态评分(FAS集)

*:秩和检验

表6 未接受与已修完中医专业课程的大五年级学生与大一年级学生按性别分类的亚健康状态评分(PPS集)

*:秩和检验

3 讨 论

大学生是亚健康状态的高发人群,中医养生康复理论对于指导防治亚健康状态有着独特的优势。本研究采用严格设计的调查问卷,所有调查均在1个月之内完成,调查员经过严格的培训,使研究结果相对来说更加可靠。但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调查问卷内容较多、篇幅较长,调查员难以及时的复核数据,造成部分问卷缺失数据较多;问卷中的部分问题为回顾性的问题,回忆偏倚难以避免;此外,本研究分两个数据集对数据进行分析,一是仅分析每个维度现有的数据,这样分析的问题在于没有很好的处理缺失数据,各个维度问题的分析不完全基于同一人群。第二种方法是只分析数据完整的人群,删除有缺失数据的个案,这种方法虽然合理的处理了缺失值,但由此造成的问题是样本量偏少。上述原因可能会导致效应估计值偏离真实值。

本研究结果提示,中医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改善3所院校大学生的女性状况(包括月经、带下)有显著的优势。很多女性经期会出现焦虑不安、经行乳房胀痛等症状,接受中医专业知识教育,可以使其对这些症状有更好的理解,避免一些不当的行为以改善经期的不适症状。既往,也有研究者[8-9]认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女性较健康女性月经异常的发生率更高,而中医健康教育可以改变痛经女性的脉图,对痛经有一定干预效果,即中医专业知识的学习可能是女性月经带下等症状的保护因素。

接受中医专业知识教育的两组男女生社会环境状况比未接受中医专业知识教育的社会环境状况差。本研究的调查问卷社会情况方面的问题为生活环境包括居住、经济条件、卫生保健、交通等方面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社会价值观与对社会环境的要求会有所改变,高年级的学生可能对周围环境、经济条件及人际关系方面的要求更为苛刻,实际上这与是否接受中医专业知识教育无关。

未进行中医专业课程学习与已修完中医学相关课程的两组大学生的躯体状况、情志状况、生活状况、禀赋状况评分无明显差别,总体的亚健康得分也无显著差异,未进行中医专业课程学习与已修完中医学相关课程的两组女生精力状况无明显差异,而已修完中医学相关课程的大五男生反而比未进行中医专业课程学习的大一年级男生精力状况差。这与先前的研究结果有差别[8,12],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来自社会各方面压力的改变,这些压力是导致大学生亚健康的重要原因[13],而高年级学生相对于低年级学生的某些压力更大,如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他们的亚健康程度较低年级大学生更重[14];另外一个原因是,本研究并没有特别的要求大五年级学生一定学习过养生康复知识,也没有排除大一年级学生里面有接触过养生知识的人群,以上因素会产生干扰和混杂。

综上所述,本研究提示中医专业知识对于改善大学生女性状况以及以女性状况为主的亚健康状态可能有一定的优势,它可能是女性状况以及以女性状况为主的亚健康状态的一个保护因素,值得将来进一步的研究加以验证。对于躯体状况、情志状况、生活状况、精力状况、禀赋状况、社会环境状况及以上述表现为主的亚健康状态,尚不能得出中医专业知识的学习能有效改善上述情况的结论,需要进一步更有针对性的研究加以验证和解释。

猜你喜欢

亚健康专业知识状况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甩掉亚健康 我们在行动
跟踪导练(一)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
儿童亚健康防治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