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治疗创伤性小肠破裂的临床研究
2018-08-29柴大海马俊文张全虎
马 文,柴大海,马俊文,张全虎,秦 毅
创伤性小肠破裂(traumatic rupture of small intestine,TROSI)为腹部外科常见损伤[1]。由于小肠及小肠系膜广泛分布于腹腔内,具有较大的活动度,且骨骼等较强的组织保护,腹部受到创伤常易发生破裂,若不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常易导致较严重的后果,甚至引发患者死亡[2]。在TROSI的治疗上,既往多给予开腹修补,但开腹修补可为患者带来较大创伤,且术后恢复缓慢[3]。研究证明,腹腔镜治疗TROSI创伤小、恢复快,目前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于2013年1月—2016年12月将腹腔镜应用于TROSI患者的临床治疗,现对本次研究进行回顾性总结。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TROSI患者106例,其中男性75例,女性31例;年龄27~58岁,平均44.5岁;BMI 21.35~24.85kg/m2,平均22.69kg/m2;受伤至手术时间1.2h~2d,平均14.86h;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69例,坠落伤15例,刀刺伤12例,砸伤7例,其他3例;破裂位置:空肠59例,回肠47例;破裂程度:1处76例,≥2处28例,完全破裂2例;损伤性质:闭合性损伤78例,开放性损伤28例。纳入标准:经腹腔穿刺、影像学等(腹腔穿刺存在明显游离液体;CT诊断小肠间可见显著游离气体影,腹腔肠系膜水肿)诊断为TROSI患者;单纯性TROSI患者;知情同意患者;手术耐受患者。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脏器严重损伤患者;免疫性疾病患者;妊娠期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依从性差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n=56)与开腹组(n=50),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 方法
2.1开腹组 开腹组行开腹治疗。患者气管插管全麻,取仰卧位。常规开腹,认真探查腹腔及小肠损伤情况,依据患者小肠破裂情况给予小肠修补术及肠吻合术治疗。操作完成后以甲硝唑溶液、生理盐水彻底清洗,留置引流管后关腹。
2.2腹腔镜组 腹腔镜组行腹腔镜治疗。患者气管插管全麻,取仰卧位。于脐下缘或上缘作约1cm切口,建立气腹,维持气腹压力10~12mmHg,置入Trocar(10mm)后将腹腔镜置入,腹腔镜认真探查腹腔及小肠损伤情况,依据损伤情况于脐周围建立操作孔3~4个。若小肠损伤小,腹腔污染程度轻,则于腹腔镜下行小肠修补术,缝合浆膜层。如果小肠破裂>1/2直径,则外翻浆膜,扩大观察孔4~5cm,然后行小肠部分切除术。若术中操作困难则以辅助小切口确保手术顺利完成。操作完成后以甲硝唑溶液、生理盐水彻底清洗,留置引流管后关闭切口。其中,需缝合2例,延长切口3例,其他均常规处理。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术前、术后3d疼痛评分、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K+、五羟色胺(5-HT)等疼痛因子水平;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血清免疫球蛋白A、G(IgA、IgG)、CD4+、CD4+/CD8+等免疫因子水平;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疼痛评分依据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测评;血清IFABP以ELISA法检测;血清NE、K+、5-HT以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IgA、IgG、CD4+、CD4+/CD8+以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术后随访均1年。
4 统计学分析
结 果
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等均小于开腹组,手术时间大于开腹组(P<0.05)。见表2。
2 两组术前、术后3d VAS评分及血清疼痛因子比较
术前,两组VAS评分、血清NE、K+、5-H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两组VAS评分、血清NE、K+、5-HT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术后3d,腹腔镜组VAS评分、血清NE、K+、5-HT均低于开腹组(P<0.05)。见表3。
3 术前、术后3d两组血清IFABP及免疫因子比较
术前,两组血清IgA、IgG、CD4+、CD4+/CD8+及IFA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两组IgA、IgG、CD4+、CD4+/CD8+及IFAB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术后3d,腹腔镜组IgA、IgG、CD4+、CD4+/CD8+均低于开腹组(P<0.05),IFABP与开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4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57%)低于开腹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期间,两组均未见切口疝或其他腹壁的事件发生。见表5。
表2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术前、术后3d VAS评分、血清疼痛因子比较
与术后3d比较:∆P<0.05
表4 两组术前、术后3d血清IFABP及免疫因子比较
与术后3d比较:∆P<0.05
表5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n(%)]
讨 论
明确小肠损伤程度及是否存在其他组织器官损伤是TROSI的治疗关键,尽管术前已经腹腔穿刺及影像学诊断,但部分患者仍难以明确损伤程度,必须行手术探查[4]。资料显示,TROSI开腹探查存在一定的阴性率,并且开腹探查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创伤,同时还违背了损害控制原则[5]。腹腔镜不但创伤小,且视野开阔、清晰,可多角度探查小肠损伤程度及其他组织器官损伤,便于选择最佳手术方式[6]。司红军[7]证明,腹腔镜治疗TROSI不但创伤小,且便于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在本研究中,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小于开腹组,说明腹腔镜治疗TROSI创伤小,便于患者术后恢复。
外部创伤是导致TROSI的根本原因[8]。外部创伤可导致患者出现剧烈的疼痛,引发机体疼痛因子异常[9]。作为伤害性刺激,手术创伤也会导致疼痛因子异常,引发患者疼痛[10]。疼痛是多种疼痛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血清NE、K+、5-HT等致痛因子的变化可充分反映患者疼痛状况[11]。5-HT为重要的疼痛因子,其亚型可作用于其相关受体发挥作用[12]。位于外周的5-HT可引发疼痛,位于中枢的5-HT可参与镇痛[13]。5-HT亚型不但能够活化伤害性感受器,促进脊髓及外周的相关受体传递疼痛信息,还可产生于维持创伤引发的外周神经疼痛[14]。K+不但可对机体产生直接刺激,同时还可以促进分泌5-HT,经第二信使对局部发生作用,引发患者疼痛[15]。NE可提高其受体活性,增加Ca2+的通透性,提高细胞内Ca2+水平,触发相关信号传导通道,激活痛觉神经元,增强其对外周刺激的反应能力,导致疼痛[16]。NE可降低疼痛阈值引发疼痛[17]。在本研究中,术前两组患者血清NE、K+、5-HT水平均相对较高,说明患者创伤后处于极度疼痛之中,术后3d腹腔镜组血清NE、K+、5-HT及VAS评分均低于开腹组,说明腹腔镜治疗TROSI较开腹治疗更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
除引发疼痛因子异常外,外部创伤还会抑制机体免疫机制,导致术后炎性应激反应[18]。外部创伤可通过抑制非特异性免疫抑制特异性免疫,进而抑制免疫应答,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19]。研究发现,外部创伤与机体免疫呈负相关,即外部创伤越严重,机体免疫能力越低,术后感染越易发生[20]。在本研究中,术前两组患者血清免疫因子水平显著升高,说明患者免疫机制被严重抑制,术后3d腹腔镜组免疫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开腹组,说明与开腹治疗相比较,腹腔镜治疗TROSI更有利于解除免疫抑制。IFABP位于小肠肠上皮细胞内,小肠破裂后IFABP被释放入血,致使其血清水平升高。研究证明,血清IFABP对小肠破裂导致的损伤极为敏感,可通过检测血清IFABP水平评价小肠损伤及术后恢复情况[21]。在本研究中,术后3d两组患者血清IFAB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组间无差异,提示腹腔镜治疗TROSI可获得与开腹治疗较一致的效果。尽管腹腔镜治疗TROSI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仍存在着下述局限:腹腔镜仅可观察到小肠表面损伤,且观察角度相对较小,故常易遗漏被覆盖部位、腹膜后位及腹膜间位等部位脏器损伤;腹腔镜难以处理小肠裂口较大或(和)多处破裂,系膜缘或肠壁内存在巨大血肿,肠管完全断裂等情况;腹腔镜操作较复杂,对术者操作水平要求相对较高。
总之,腹腔镜治疗TROSI创伤小、疼痛轻、对免疫机制扰动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其对小肠破裂的治疗效果与开腹治疗相当,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