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太极拳队训练情况研究
2018-08-28何家宝佟辉
何家宝 佟辉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对郑州大学太极拳队的训练以及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自2004年郑州大学承办河南省太极拳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太极拳运动员,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比赛取得不俗成绩;其在训人员运动员有40%的队员是健将以上的水平,60%队员是二级运动员和太极拳爱好者;这些队员75%-85%的队员来自地方武校或体校,有的是从小进行了太极拳的专业训练,其在进入高校学习也多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这些队员对学习的重要程度认知度很高,但文化课底子薄弱,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郑州大学太极拳队 管理 训练 学习
近日第九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暨2017云台山旅游节刚刚落下帷幕没有多久,来自全世界的太极拳爱好者齐聚焦作。河南焦作作为太极拳的发源地,被中国武术协会命名为“太极圣地”。在国家体育总局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赛一节”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日益提升。这次交流大赛规模宏大,将有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500多名运动员参赛,设套路、器械、推手等多项赛事。2017世界百城千万人太极拳展演活动,以“共享太极共享健康”为理念,9月1日从温县陈家沟启动,沿“一带一路”方向在全球五大洲25个国家30个城市和全国104个城市进行接力展演,促进太极拳在世界范围的推广,助推中国的太极文化走向世界。
太极拳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3月,为探索体教结合和省队校办的新路子,河南省体育局决定将历史悠久、战绩辉煌的省太极拳队交由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承办,代表河南省参加国内外重要的武术赛事以及外出表演,开创了河南省“省队校办”先河。河南省太极拳队的成绩相对于改制之前的河南省武术队,其在全国以及世界范围的比赛所获得比赛好名次更多。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在抓好武术太极拳竞技比赛的同时,还积极做好武术文化的研究、推广以及对外交流工作。其是中国武术协会一级会员单位,多次承办世界传统武术节、国际少林武术节和全国武术散打运动发展战略研讨会,研究郑州大学太极拳队的发展对全省高校乃至全国高校武术运动的全面发展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依据。
1.研究對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郑州大学在校的太极拳队运动员,以及已经毕业的郑州大学太极拳队的学生,其中健将运动员7人。有对其训练、学习现况进行调查研究。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国知网,互联网,所学课程等手段,为本文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
问卷调查法:向随机的在训队员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20份,回收16份,除去发放重复的问卷,有效问卷17份,有效率85%。根据所研究不同内容,从问卷中选取有效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数理统计法:对发放的问卷进行回收,所得到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作为这篇文章的研究依据。
访谈法:同郑州大学太极拳队的部分在训队员进行在线访问,交换了意见,主要了解了在训队员对在校训练太极拳的看法、郑州大学太极拳的开展状况(师资、器材、场地等)、对学业的影响程度、如何可以在校训练时学习与训练兼顾,以及如果在全省全国高校推动太极拳的发展的看法。
2结果与分析
2.1郑州大学太极拳队组织管理机构及师资水平调查
2004年3月河南省体育局将太极拳交由郑大体院承办管理。省太极拳队落户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后,学院高度重视,全力营造良好的学习、训练、科研三方相互促进的环境。注重太极文化的宣传以及推动,加强了体育科技与运动竞技水平的协调同步发展。学院又制订了省太极拳队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队伍在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同时不断学习、借鉴国内各体育院校的办队的经验,积极探索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途径与方法,很快就跨入全国先进行列。
在郑州大学主管院长的管理中,学院和省武术管理中心一起管理教练员,由竞训处负责郑州大学太极拳队训练,以及和辅导员一起做好参加各类比赛的组织与协调,配合教务处做好集训、比赛期间请假的协调和考试的各类审批工作;此外,辅导员还管理队员的日常生活,负责加强队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队员树立正确的三观。学校配合各专业院系以及授课教师,管理运动员的日常上课学习,督促队员的文化课的学习。(见图1)
郑州大学太极拳队教练人员的构成还是比较合理的,经调查访问,队里教练员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助教1人。多处于30-49岁的年龄段,而且都有5-10年的带队执教、比赛的经验。这一年龄段的教练员有着丰富执教经验,而且精力充沛,也有扎实的科研能力,对工作有上进心并且认真负责。其中也有50岁的老教练,有着丰富的训练及比赛经验,在指导队员训练的同时还可以培养新鲜血液的力量,发展新一代有潜力的教练员。
2.2郑州大学太极拳队在训人员运动等级现状
通过对郑州大学太极拳队在训人员随机抽取发放问卷调查发现(见表1):郑州大学太极拳队的在训人员的运动水平表现在不同层次,其中健将以上水平就有7人,占调查人数的41.18%;一级运动员在调查结果中显示没有人数,二级运动员有6人,占调查人数的35.29%;其他队员也有4人,占调查人数的23.53%。进而发现,郑州大学太极拳队的在训人员运动水平高低存在一定的两极分化,健将水平的运动员占了在训人员的40%以上,二级运动员和其他队员占了人数的55%左右。据了解这些高水平健将运动员多是代表郑州大学或代表河南省外出参加大型赛事的运动员,为学校和河南省乃至亚洲都获得了很好的竞赛成绩;这些二级运动员和其他队员是郑州大学太极拳队精良的后备力量,是一只具有潜力的队伍(见表1)。
2.3郑州大学太极拳队生源以及入学所学专业调查分析
太极拳队招生的生源影响了太极拳的竞技水平以及文化课水平,所以对目前在队人员进行了生源调查调查以及所学专业的统计。目前在训人员有88%的人来自地方的体校或者武校训练,他们是从小接触了太极拳的专业训练;还有12%的人是平时利用业余时间的训练,可见学校对太极拳运动员的招生生源途经较为单一。而这些运动员在进入郑州大学后有70%的队员选择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有25%的队员选择了运动训练专业,有5%的队员选择的是其他专业。其太极拳队在招生的生源和入学专业的培养还是相对来说比较单一,招生多为从小进行的太极拳专业系统的训练;其进入高校学习也多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专业,学习的专业知识可以使其更好地训练,以及更深入的理解所学的项目。(见表2、表3)
2.4郑州大学太极拳队训练情况调查
由于太极拳队除了要完成学业,还要承担着平时的训练任务以及备战比赛。在学习和训练时,难免会产生学习和训练的矛盾。为了调和这种矛盾,需要进行合理的时间安排。
太极拳比赛多分布于春秋两季,队员们在寒暑假可以完成以提高运动员个人专项能力为目的的完整系统的周期训练。周一至周六训练,在六天的训练日里,一周有一次力量训练和一次体能训练,以及还会安排队员每日进行晨练。上学期间,上午文化课学习,下午半天训练,晚上时间安排文化课辅导学习。比赛期间的会有教练和教务处的老师协调,给队员请假,全力备战比赛。在比赛集训时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基础训练阶段、专项能力训练阶段、全面提高阶段和赛前训练阶段。队员可以通过这四个阶段逐步提高自己的竞技水平和完善自己的竞技能力,弥补在某些专业方面的不足。
2.5郑州大学太极拳队文化课的认知性调查
受到学校的招生政策的影响,这些太极拳高水平运动员多来自于各个地市体校或者省体工队,从小接受太极拳的专业训练,这种生源可以使校太极拳队的竞技水平在短期内快速提高,但其招收的运动员在文化课学习方面有着明显的短板。
根据调查统计,这些队员在除了平时要进行训练以及文化课学习,在课余时间,多数队员会选择在课余时间看书以及休息睡觉和上网、逛街,只有大概5%-10%的队员会选择去学习课堂书本中的知识。
这些队员对学习重要性的认知还是非常的统一(见表4、表5)。在训队员都一致认为文化课是非常重要的,对文化课的认知程度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当训练和学习上课的时间发生冲突的时候,约75%的队员选择了训练,只有25%的队员选择了去上课学习。这种“重训轻读”的思想在各个运动队普遍存在,这和队员的学习的认知程度也有很大的关系。在与队员交流中得知,大多数队员认为只要努力训练,在代表学校的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各个方面的荣誉就会随之而来;而由于自己从小文化课底子薄弱,经过努力之后学习成绩也很难有一定的提高,再加上想要在文化课方面获取奖学金会非常困难,于是队员的学习主动性难以提高便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3结论
(1)自2004年河南省将升太极拳队交由郑州大学管理后,郑州大学积极进行新的带队模式,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太极拳运动员,积累了一定的培养优秀太极拳运动员方面的经验,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比赛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郑州大学在对太极拳运动员招生时,生源过于单一,缺乏一些新的招生渠道,没有完善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3)这些在训的太极拳队员对学习的认知性很高,但是缺乏学习的主動性,文化课的底子薄弱的问题尚未有有效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