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员工帮助计划理论的团体培训在传染科护士工作压力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2018-08-28廖建玲刘佳潞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干预效果护士

廖建玲 刘佳潞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员工帮助计划理论的团体培训在传染科护士工作压力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4名传染科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给予实施基于员工帮助计划理论的团体培训,干预6个月。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SF-36生活质量表、工作-家庭支持量表对两组护士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护士干预前后各组的工作压力、生活质量、家庭支持得分。结果:干预3、6个月后,干预组主要压力源得分、生活质量得分、家庭支持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52、10.674,54.963、7.124,6.553、12.145,P<0.05)。结论:实施基于员工帮助计划理论的团体培训能有效减轻护士工作的压力,促进家庭和谐、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员工帮助计划; 护士; 传染科; 干预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3.07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3-0180-02

目前国内对从事传染病工作护士的工作压力干预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基于员工帮助计划理论的团体培训对传染科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旨在为降低护士的工作压力,从而为提升传染科护理质量及稳定护理队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传染科护士24名,并随机抽取中山市传染病医院9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取得护士执业资格;(2)在传染科或传染病医院工作年限≥1年;(3)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进修护士、轮转护士、产假休假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护士。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7名。干预组中,男2名,女55名;年龄21~48岁,平均(27.3±3.5)岁;大专34名,本科23名;职称:护士16名,护师23名,主管护师及以上18名。对照组中,男1名,女56名;年龄21~46岁,平均(27.6±3.8)岁;大专32名,本科25名;职称:护士15名,护师24名,主管护师及以上18名。两组护士的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发放工作压力管理学、积极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书籍或资料,建立微信群、QQ群进行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互动交流。

1.2.2 干预组 在对照组相同的干预措施下,实施基于员工帮助计划理论的团体培训课程,主要以理论讲授和活动为主。授课老师由具有副主任护师以上职称,从事传染科临床护理工作10年以上,且熟悉EAP理论知识及相关干预方法[1-2]。每个月进行1次讲课,干预时间为6个月。同时将全部课程课件上传至QQ群和微信群共享,同时将课程课件制作成手册,每人一本,便于护士空闲时间学习。在开展培训期间同时进行以下工作:(1)在培训期间录制科室宣传视频及设计传染科病区现场参观路线,邀请护士家属一起参加培训并观看宣传视频及参观病区,通过宣传消除他们对传染病及传染科环境的认识误区[3];(2)为受心理问题困扰的护士及其家属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辅导,根据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服务方式,提供选择面对面咨询、电话咨询或网络咨询等,并注意落实保密原则。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采用马国芳等[4]开发的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评价传染科护士工作压力源状况,该量表包括护理专业及工作、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工作环境及资源、对患者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等5个方面,共35个条目,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1~4分),总分35~140分,总分越高说明引起压力的程度越大,量表Cronbachs α值为0.92。(2)SF-36生活质量表调查表:是目前全球测量普通人群生存质量最广泛的测评工具。量表对调查者8个方面进行评估,即一般健康状况、精神健康、精力、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5-6]。评分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佳。(3)家庭支持:采用李永鑫等[7]开发的工作-家庭支持量表评价传染科护士的家庭支持情况,该量表包括两个部分四个维度,①工作支持,包含组织支持(10个条目)和领导支持(10个条目)两个维度;②家庭支持,包含情感支持(6个条目)和工具支持(4个条目)两个维度。采用1~7分计分方式,总分30~210分,将总分除以2.1换算成100分制。分数越高说明家庭支持越好,量表Cronbachs α值为0.86。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EpiData 3.1双人录入,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兩组护士各时间段主要压力源得分比较

干预3、6个月后,干预组主要压力源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士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得分比较

干预3、6个月后,干预组生活质量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护士干预前后家庭支持得分比较

干预3、6个月后,干预组家庭支持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3.1 有效缓解传染科护士工作压力

在传染科工作的护士每天面对各类传染病的患者,高风险和特殊环境致使护士工作压力较高,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及护理服务质量。研究[7]显示,实施压力管理及心理干预活动可改善护士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应对能力、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本研究与季巧等[8-9]研究结果相一致。这表明通过一定的干预手段能有效改善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程度,进而有利于提高护士的身心健康状况,使护士更积极地投入到护理工作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3.2 有利于提高传染科护士生活质量

WHO对生活质量的定义为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其包含身体功能、心理状况、独立能力、社会关系、生活环境、宗教信仰和精神寄托[10]。传染病医院或传染科护理人员作为高风险、高应激的职业群体,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特殊的环境,特别是在传染性极强患者的救治中,承担着相当大的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水平较低[11]。王玉峰等[12]等研究报道,传染科护士SF-36总评分低于综合科护士,说明传染科护士生活质量较综合科护士低。护士生活质量的高低与他们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高低息息相关[12]。

3.3 有利于提高传染科护士家庭支持水平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能为家庭成员提供支持、资源、服务及其他形式的帮助。传染科护士作为家庭成员的角色,在遇到工作压力时,家庭作为环境中基本的社会网络,可通过提供支持和信息反馈来缓解护士的精神压力,进而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柳学华,马莉.护士减压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3):291-294.

[2]郑世利,薛颖,杨红.北京市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弹性、离职意愿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26):2060-2063.

[3]劉萍,叶政君,谌永毅.员工援助计划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2014,28(5):518-520.

[4]马国芳,李豫凯,宋维维,等.新疆医科大学某三所附属医院骨科护士工作压力及其干预措施调查[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1,34(5):516-520.

[5]余华.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信度与效度分析[J].护理研究,2007,21(23):2090-2093.

[6]万崇华.常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简介[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1):69-71.

[7]李永鑫,赵娜.工作-家庭支持的结构与测量及其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2009,41(9):863-874.

[8]季巧.护士工作压力管理在护士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20):2553-2555.

[9]徐海丽,张雪,吴秀东,等.瑜伽锻炼对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和应对方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8):2173-2175.

[10]李艳艳,陈翠萍,贺学敏,等.护士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5):615-617.

[11]邱素萍.传染科护士工作压力影响因素及应对[J].医学信息,2015,28(9):284.

[12]王玉峰,侯召香.传染科、综合内科及精神科护理人员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医学信息,2008,21(6):905-907.

(收稿日期:2017-09-30)

猜你喜欢

干预效果护士
打错了
厉害了,我的护士
阿托伐他汀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二级预防和干预效果评价
还有病呢
肝血管瘤介入治疗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心理护理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体会
联合治疗方法对透析低血压的干预效果
综合性护理措施对前列腺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效果
寻找护士哥哥
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