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2018-08-28吴学谦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基础教育小学数学

吴学谦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必须增加教学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兴趣地带领下更好地学习。由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思维性比较强,小学生难以快速接受,容易分散注意力,减少数学学习兴趣。因此,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 小学数学 基础教育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逐渐发生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弊端显露,教学模式灵活化发展,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模式难以快速适应时代要求,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做了有关总结并对如何开展趣味性教学提出建议。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置于课堂被动的地位,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用在教师讲授上,忽视了学生的真实感受,无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同时,教学模式在转变中由于应用不到位,没有贯彻教学新理念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教师为了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构建了开放的学习课堂,但是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对自主时间的把控不到位,导致教学进度与预期不符,数学课堂变成了学生自由活动的场所,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参与活动中,缺乏对学习目标的关注,无法有效的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如果教师对自由活动管理不到位,会导致课堂的无纪律,并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来管理,浪费了讲解时间,降低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学生的课堂收获不足,从而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无法发挥新型教学模式的优势,甚至对新型教学模式产生误解,新型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反而大幅下降。

二、趣味性教学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

由于传统的教学观念是以教师为课堂的核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难以满足教学的要求。

因此,教师在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时,要主动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上,不是一味地讲授内容,而是要留心学生的表情变化,体会他们的心理感受。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之后请学生回答,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发表看法,发现学生共有的思维问题,进行集中的解答。教师在课堂上要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与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感受到自己被关注,增强了表达欲望。

2.加入游戏环节

开展游戏化教学模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进行游戏化教学时,教师要明确游戏化教学的目标,

比如,在上《表内乘法》时,上课的重点和难点就在于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九九乘法表。为了提高背诵的效果,教师可以加入“乘法接龙”的小游戏,让学生回答上一个乘法之后,马上提出下一个乘法内容,由下一个同学接上,如果有学生回答错误时,由其他同学参与抢答表述正确答案。其中,答错的同学有惩罚。“乘法接龙”的游戏能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增加紧张感和刺激感,让学生在接龙的环节促进自己快速思考,循坏的过程能让学生反复运用乘法公式,不断地在脑海中回想、思考,加深学生对乘法知识的认知度,从而提高九九乘法表的背诵效率。

3.增加课堂实践

教师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兴趣,要改变只靠自己讲解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增加学生自主动手的环节,让学生参与课堂实践,在实践中验证数学知识的准确性,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比如,在上《三角形的特征》時,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特征,可以发放不同长度的木棒,让学生进行测量、试验,学生在自己动手检验的过程中验证了这个知识点的正确性,加深了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从而引发更多的思考,激发更多的兴趣点。

4.增加生活化气息

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到生活。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不强,因此,在介绍数学原理和公式的时候不能仅仅依靠教材内容来分析,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生活的讲解模式将大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生活化的学习机会,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能为生活提供便利,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从而不再觉得数学遥不可及,增加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力求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依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融入到生活情境中去学习。比如,在上《元角分》时,教师可以在讲台上摆放不同的物品,表上价格,让学生上台购买。学习可以在这个购买商品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如何进行价格加总,如何计算优惠折扣,让学生联想到生活中购买商品的经历,从而增加了学习的兴趣,活跃了思维,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欲望。

5.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通过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依靠多人的力量完成共同的任务。学生在小组中大胆发言,评价别人的看法和观点,有利于增加同学间的友谊,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比如,在上《认识多边形》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多边形的具体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究多边形的特征。让小组成员尝试用切割的方式,将平行四边形切割组合成长方形,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后,教师可以讲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算法的原理。从而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了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转化关系。之后,教师可以顺带提出如何对梯形面积进行计算的问题,由小组共同探讨,此时,学生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交流中进步,得出最终答案。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感受轻松、活跃的气氛,增加了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6.信息技术的应用

由于小学数学有一定的抽象性,小学生较难理解其中的概念,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下降。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让学生在多媒体课件呈现出的精美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下学习,能大大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小学生获得较好的感官体验,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多媒体展现的内容简洁、扼要、语句通俗易懂,符合小学的思维特征,更容易让小学生接受,使小学生从读懂数学发展到享受数学。三、结论

新课改下,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暴露出了许多弊端,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为了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教师首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针对趣味性教学增加经验积累,提高趣味性教学的实践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从而改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质量,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代乐乐.探究型学习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7,(15).

[2]王昌成.“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科技展望,2017,(29).

[3]徐锦洋.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分析[J].读与写,2017,(09).

[4]郑小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渐进探究式教法[J].读与写,2017,(09).

猜你喜欢

趣味性教学基础教育小学数学
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路径探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浅谈趣味性儿童音乐教学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