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探索

2018-08-28孙飞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年11期
关键词:融资渠道小微企业互联网+

孙飞

[摘 要] 小微企业的迅速发展,使其成为贡献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发挥了重大作用,但融资难的问题成为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互联网与金融开始融合,其高效、快捷、低成本等优势为小微企业探索新的融资渠道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 互联网+;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11. 038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8)11- 0088- 03

0 引 言

随着“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政策的提出和倡导,我国小微企业发展更加迅速,小微企业的数量大幅增加。根据国家工商总局提供的数据,党的十八大期间,注册资本(金)在1 000万元以下的中小企业成为贡献经济增长的主力,对企业总体数量增长贡献率达到85.0%。从不同规模企业数量的增长趋势看,注册资本(金)100万~500万元的企业自2013年以来迅速增长,2014年新增企业量超过注册资本(金)0~50万元的企业,位居各规模段新设企业量首位,其中2013、2014、2015、2016年4年新增企业数量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8.0%、91.6%、26.8%和31.5%。小微企業在稳定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促进企业创新,激发企业活力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一个历史性的、长期性的问题,成为制约了小微企业的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

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即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ITFIN)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金融的提出与发展,为化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提供了契机,为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开拓了新的思路。

1 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

1.1 资金需求多样化

近年来,小微企业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实施的重要平台和载体,那么,小微企业想要引进人才、技术创新、更新设备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从小微企业总的需求量来看,资金需求缺口巨大。但从单一企业来看,小微企业借贷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满足短期的资金周转,融资需求体现为单次融资额度小、借款周期短、借贷时间紧、借贷频次高等特点,而且不同企业的资金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1.2 融资渠道少

目前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依靠自有资金或向熟人借款、找银行借贷、发行股票和债券、民间借贷等方式。

1.3 融资成本高

小微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企业主对企业有高度控制权,不愿意出让股权。另外小微企业的经营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较低,可抵押物品较少,经营风险相对较大。部分小微企业管理体制相对落后,财务管理体系不完善,财务信息披露程度低,银行难以掌握小微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无法准确判断其资信条件,加之有些小微企业信用意识淡薄,违约风险较大。银行考虑到风险溢价因素,会提高贷款利率、提出抵押担保等条件,加上登记费、评估审核等费用进一步提高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从而使小微企业信贷受阻,退出融资市场。小微企业由于资产和规模限制,较难涉及资本市场。近年来,我国为完善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证券市场出现了“创业板”“新三板”、很多的基金公司等,但是,这些渠道的监管机制相对不健全,小微企业要通过这些渠道融资,准入门槛也较高。民间借贷的高额利息使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另外,随着经济下行的压力,民间借贷中资金断裂、非法集资、欠款潜逃等现象时有发生,民间借贷的规模也在逐渐缩减,进一步加剧了小微企业融资的难度。

1.4 社会服务体系和信用环境不健全

传统的金融机构在提供贷款时,贷款手续复杂,审批程序繁多,从申请贷款到资金到账需要很长时间,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借款需求。另外,在提供贷款时,了解小微企业融资特点的中小金融机构比例较低,融资渠道窄。我国传统的融资体制中,央行主导征信系统,主要以国家信誉为依托进行信用评价。全面采集小微企业信息的困难很大,无法准确地进行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价,小微企业只能申请抵押贷款、质押贷款或保证贷款等。但小微企业抵押物缺乏,想要融资只能寻求担保机构。我国目前能为小微企业担保的机构注册资本较低,规模小,担保能力也不足,目前我国的信用担保法律机制也不健全,无法保证小微企业的融资。

1.5 政策落实不到位

近些年,随着小微企业在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政府也开始重视小微企业,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文件支持和规范小微企业的发展。首先,明确对小微企业类型的划分。我国长期以来对小微企业的认识较为模糊,直至 2011 年工信部联企业发布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才使小微企业的定位逐渐清晰。另外,完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2011年,银监会颁布了《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2013 年中央政府颁布了《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对小微企业进行信贷支持。2017年5月工商总局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放管服”多措并举助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意见》,为小微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政府这一系列的举措为克服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提供了很大的支持。但有些政策可行性不强,缺少针对性措施,公平性不足,政策落实不到位,都使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2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随着我国“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政策的提出,“互联网+”行动的推进,互联网被利用在各个领域,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广泛使用,成为推动各领域改革和发展的新工具。互联网金融(ITFIN)就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功能的有机结合,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上形成的金融体系,与传统金融的金融模式有较大区别。互联网金融相对于传统的金融机构来说,具有如下特点。

2.1 扩大了金融服务面

根据“二八定律”,传统的金融机构关注的20%的少数优质客户,而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共享性的特点,互联网金融可以借助互聯网平台收集大数据,掌握80%小客户的信息。一方面可以实现大多数客户数据的收集,分析其需求特点,另一方面可以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这样互联网金融平台能吸收大量的小额资金,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先天性的条件。

2.2 弱化了信息不对称

由于信息不对称,传统金融机构难以对小微企业进行信用评价。但是互联网金融依靠大数据、云计算等强大的收集和分析能力,可以从小微企业在互联网上披露的生产管理等资料中挖掘出有效信息,对小微企业进行信用评价,判断小微企业的还款能力,并对融资企业的资金使用进行风险管理。小微企业也可以通过开放的互联网平台选择适合自身的信贷产品。

2.3 降低了成本

相较于传统的金融机构来说,“互联网+”时代下,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积累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对小微企业进行信用评价,这样就减少了担保,无须抵押物和保证条件等,大大降低了小微企业的征信成本,也减少了调查企业经营情况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出。另外,交易双方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信息的获取、筛选和匹配,互联网金融没有中介,也不设固定的营业网点,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营业成本、时间成本和服务成本。

2.4 简化了操作程序

通过互联网平台,小微企业融资时突破了时空的界限,无去营业网点办理业务,在互联网平台融资时手续相对简单,程序减少,交易过程由计算机处理,审批时间较短,时效性强,办理业务更加高效、快捷,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2.5 引起了政府重视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小微企业融资开拓了新的渠道,但是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监管不到位也使金融行业乱象频生,因此,也引起了政府的关注。近两年,政府密集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加强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规范行业的运行,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小微企业的融资打造更加健康有利的环境。

3 互联网金融时代小微企业融资的新渠道

互联网金融的以上特点,更加契合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大大提升了金融服务的质量,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降低了成本,能够更好地促进小微企业的长远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索出了小微企业融资的一些新渠道。

3.1 网络借贷

网络借贷为资金借贷双方提供一个平台,交易双方可以以较低成本进入,小微企业可以在网络借贷平台上注册信息,提交企业具体经营情况,经平台审核后,可发布借款信息。互联网借贷平台会通过数据分析对融资者进行信用评级,进行资金借、贷双方的匹配,帮助借款人在充分比较的信息中选择有吸引力的利率条件。这样,小微企业无须提供担保、抵押物等找到符合自身条件的资金。

3.2 大数据金融

“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特点即为大数据和云计算,大数据金融模式主要依托掌握大量数据的电子商务企业,通过对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的收集,以云计算为基础进行实时分析,挖掘有效的信息,对融资者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价,发放无须抵押的贷款,对发出去的资金也可进行风险控制和风险预警,同时加大管理力度。且发放贷款金额较小,符合小微企业的融资特点。另外,大数据也能对客户精准分析,为客户个性化定制,满足小微企业个性化的需求。

3.3 众筹

众筹是借助互联网平台广泛吸收大众资金的模式,具有门槛低、多样性等特点,将众筹的方式运用于小微企业的融资过程中,更好的依托互联网平台吸收广大民众的闲散资金,促进小微企业的长远发展。

4 结 论

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要长远发展,面临着融资渠道少,融资成本高,金融服务与社会信用环境不健全,政策落实不到位等融资困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行动的实施,互联网与金融不断融合,大大提高了银企之间的信息的透明度,降低了融资成本,使金融服务更加高效、便捷。互联网平台为小微企业融资开辟了一些新的融资渠道,为小微企业的长远发展助力。

主要参考文献

[1]余薇,秦英.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研究[J].企业经济,2014(12):151-154.

[2]赵昊,李明贤.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6(1):22-26.

[3]章连标,杨小渊.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J].浙江金融,2013 (10):31-33.

[4]徐洁,隗斌贤,揭筱纹.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4):92-96.

[5]茹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的新选择[J].经济纵横,2014(10):88-91.

[6]谢平,邹伟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 12):11-22.

[7]戴东红.互联网金融对小微企业融资支持的理论与实践——基于小微企业融资视角的分析[J].理论与改革,2014 (4) : 94-95.

猜你喜欢

融资渠道小微企业互联网+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分析与对策研究
论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和对策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的影响分析
小微企业中员工激励制度及流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