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世范 方为人师
2018-08-28汪礼维
汪礼维
汪广仁, 1962年 10月 4日(农历)出生于贵州省习水县长沙区长沙镇(现属赤水市管理)老街。其父 亲汪相卿(汪深荣)为他取名汪为国,意在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1967年 9月,因为“为国”父亲被批判, 所以改名“广仁”。1968年底,年仅 6岁的汪广仁就因为“文革”其父亲为“当权派”、“走资派”、“黑 笔杆子”,随大哥汪伟枢(汪广忠)一起被下放到石笋公社(现长期镇)新建大队(现白田村)天堂坪生产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为习水县首例。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一直为学校同年级第一名,一直为班长、红小兵队长、团支部书记, 1980年春季学期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首篇小说《波折》。1980年 11月,其母亲周希伦病退,赤水县教育局强行要求其“辍学”顶替,当上了人民教师,走上了人民教育之路。汪广仁参加工作后至2011年的经历,中国文学艺术评审委员会主席团主席曾宪金先生已经在我刊2018年第1期《贵州著名教育家、编审家——汪广仁教授》一文中简述的这里不再赘述,只补充该文没有提及的特殊的和2011年以后比较重要的几点情况:
汪广仁在家排行老五,从小就体弱多病,其母亲生育他坐一个月子就只吃了十五斤火苕,没有大米,更没有肉食。由于生活困难,所以有三个奶妈,其中王都泰、陈光荣已经逝世。六岁前曾经三次昏死,在医院医生判断已经死亡,并且分别被装入木箱、开始埋土、已经埋葬两小时时,其父亲都刚好赶到家,凭借高超的医术将其救活。其父一直非常溺爱他,遗嘱他为大家长。其父母逝世后,他组织全家供给七弟上完大学, 七弟后来成为房地产开发商;帮助八弟渡过煎熬日子,八弟现已娶妻生子并成为一名私营企业业主;资助瘫痪大哥的子女读书, 现在其子侄有的为汽修老板、餐饮老板、手机经销商、 汽车运输老板, 有的为南方电网、邮政局、环保局干部,有的为人民教师。
汪广仁 1980年 6月在《人民日报》发表《这样的“自然该我的”要不得》,随后在《中国青年报》、《江苏教育》、《遵义教育》、《贵州教育》、《小学生》、《小学生阅读报》、《陕西日报》、《城乡生活报》、《中国少年报》、《小学生报》、《小学生学习报》、《新闻知识》、《通讯员报》、《中学生时代报》、《贵州教育报》、《导读报》、《小学生优秀作文》、河北《少年智力开发报》、《贵州日报》、 陕西《教育管理报》、重庆《体育报》、河南《教育信息》、《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小品征文、人民日报《大地》月刊、《青少年获奖作品选刊》、《中国教育学刊》、《当代领导科学文献》、中国作家协会《文艺报》、山西大学《教育与学习研究》 、上海《小主人报》、《中华魂》 、
《青年文学报》、《中国教育家》、《时代青年》、《领导科学论坛》、《赤水报》等数十种报刊媒体以“汪广仁”、“壬戌”、“江
广仁”、 “壬午”、“高牛”、“壬戍”、“余言”、“为国”、“余心言”、“汪瀚”、“汪民仆”、“文武”、 “万龙”、“白金”、“王翰”、“任莉”、“笃情”、“王水”、“汪琳人”、“元烈”、“老汪”等68个名字发表了有关教育科研、教育管理、青少年心理教育、德育研究、语文教学、快速作文辅导等一系列论文、散文、小说、童话、诗歌、小品等作品千余篇。
汪广仁已经入编《中国当代教坛名人传记》、《中国跨世纪优秀人才智慧宝库》、《中华写作英才》、《中国当代名校长治校方略》、《中国跨世纪改革发展文献》、《当代中国领导科学文献》、《中国跨世纪优秀人才台(历)典》、《中国管理者大辞典》、《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国校园作家大辞典》、《中外名师录》、《中华兴国人物大典》、《世界优秀人才大典》、《中国新世纪教育名家大典》、《中国新世纪文化名人大典》、《鲜红的党旗》、《中国写作英才大典》、《中国教育专家人才名典》、《中国专家大典》、《二十一世纪人才库》、《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中国教育家》、《世界优秀人才大 典》、《世界华人风云人物传记》、《二十一中华英才大典》、 《贵州省优秀教师名典》、《世界名人录》、《党旗飘飘》、《中国文学艺术界名人大典》、《中华名流人物访谈录》、《当代人民教师风采录》、《学习科学大辞典》、《中国当代教育家风采》、《世界杰出华人纵横》、《中国领导科学论坛》、《祖国在我心中》等几十部大型辞书中的人物传记。
2013年 5月, 经广东深圳汪文才介绍步入汪华文化、 汪氏宗谱研究, 参与了武汉《中华汪氏通宗世谱》、黄山《汪王文化高峰论坛》暨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滇黔川渝汪氏家族理事会等的组织策划工作,编辑出版了3期《中国教育科学·汪氏研究专辑》,受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的委托,汪广仁个人出资在香港注册 成立了世界汪氏宗親联谊会(世界汪氏文化研究会),并无偿交给黄山汪华文化研究会使用,还到处捐款捐物支持各地的汪华文化、汪氏家谱研究。现在汪广仁已经成为海内外汪氏家族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成为大西 南汪氏族人的精神领袖。
(本文摘编自《中华文本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