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8-08-28岑英华

中国教育科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算式应用题错误

岑英华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关系到教学质量,而且关系到21世纪人才的培养。因此,探索、研究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

联想是从一个数学问题想到另一个数学问题的心理活动。联想是创新的翅膀。联想能力的强弱与思维品质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相互渗透。教学生求知,就应该重视让学生学会联想,让学生从不同的领域当中相互借鉴,寻求突破。如:

1.级上学期有一道这样的问题:●●● ●● 让学生根据图列算式。

学生说完图意后列出四种算式:3+2;2+3;5-2;5-3。

2.堆▲,每堆有三个,如图所示:

学生列出四种算式:3×4;4×3;12÷3;12÷4。

上述两例,教师还可以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获得感知经验,启发学生在生动的表象基础上进行联想。

3.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时,教师通过摆小棒,让学生自己编出应用题。教师先摆出5根小棒,让学生把这五根小棒想成大苹果、大鸭梨、飞来飞去的小鸟、游来游去的金鱼等。教师再拿走3根放进2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编成一道两步计算应用题。只要合理正确,教师都应给予热情鼓励。

通过类似这样的联想训练,既起到了巩固知识的作用,又开拓了思维的广度,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为学生解题的创新打下了思维的基础。

二、利用错误,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1.利用错误,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一个人在已有经验和一般思维的逻辑规律的基础上,用一种灵活、新颖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探索求知的思维活动。利用学习错误,挖掘错误中蕴涵的创新因素,适时、适度地给予点拨和鼓励,能帮助学生突破眼前的思维障碍,进入创新求异的新境界,让学生体验思维的价值,享受思维。

如:一种织布机5台2小时织布160米,某车间有20台织布机,8小时一共织布多少米?解答该题时,大多数学生都根据归一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列式解答,算式为:160÷5÷2×20×8=256米。有一位同学却列出了如下算式:160÷5×8×(20÷5)=1024米。从结果看,显然是错误的。但与众不同的算式中又明显含有“创新”的成分。于是,我请这位同学大胆的说出他的想法。他说:“这个车间织布机的台数是原有台数的(20÷5)倍,前两步表示5台机器8小时加工的米数。”说到这儿,该同学迟疑了一会:“老师,我知道错在哪儿了,这里不是160÷5,而应该是160÷2,整个算式为160÷2×8×(20÷5)。”

“现在再试,请你计算一下结果。”“耶,成了!”该生体验到了创新求异的成功带来的快乐。在该同学的启发和影响下,其他同学也不再局限于“常规思路”,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重新思考,列出了160÷5×20×(8÷2)、160×(20÷5)×(8÷2)等不同的解法。

我认为,如上例,学生发生学习错误时,做老师的如果大喝一声“上堂课你听的什么?你看人家学得多好!订正!”那学生创新的“火花”就会在瞬间被无情地“剿灭”。反之,如能善待、宽容、“利用”错误,则能为学生开辟一片创新的“新天地”,达到激发创新情感、激活创新思维的目的。

2.利用错误,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而“自我否定”又叫自我反省,特别是内在的“观念冲突”作为必要的前提。利用学习错误,并及时引发这种“冲突观念”,能促使学生对已完成的思维过程进行周密且有批判性的再思考,对已形成的认识从另一个角度,以另一种方式进行再思考,以求得新的深入认识。这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又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

如教学“工程问题”时,在学生已掌握工程问题的基本解法后,在练习中,我安排了这样一道题:“有一段路,单独修,甲工程队需1/3小时修完,乙工程队需1/4小时修完。如果两队合修,需几小时修完?”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有的同学做出了1÷(1/3+1/4)=15/7的错误解答。教学时,我把其作为促使学生反思的好材料,组织学生思考、辨析错在何处,为什么错,如何改错。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有学生说:“甲队独修只需1/3小时,乙队独修只需1/4小时,两队合修却需要15/7小时,时间反而多了,这不合常理呀!”有的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合作的工作时间,这从道理上讲不通啊!”也有的说:“求合修的时间,数量关系应该是‘工作总量÷工效和才对呀!”……最终,学生将算式修正为1÷(1÷1/3+1÷1/4)。一道错例,引发了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的一场大讨论。同学们在主动参与找错、议错、辨错、改错的反思中,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提高了自己的分析智慧水平,可谓一举两得啊!

三、创造条件,使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1.鼓励提问、质疑

发展智能,培养创新意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质疑问题的良好習惯。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要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教育心理学家汪广仁说:“没有疑问的学生就没有进步。”任何发明、创造、改革无不是从发现问题开始。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怕出丑,不允许学生提与老师的观点及教材结论相悖的意见,甚至教师有时出错误学生也不敢提出来。这种无原则、无骨气的服从,不能不说是少数教师长期压抑和“培养”的结果。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题,允许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发生争论。

如一次我在教学判断题“整数的末尾添上两个零,这个数就扩大100倍”时,学生讨论分析,提出的结论是:这句话是对的。这时我给予充分肯定,还表扬了发言的学生。谁知,下课后,一个学生在路上拦住我说:“老师,‘整数的末尾添上两个零,这个数就扩大100倍这句话是错的。因为零扩大100倍还是零。”听完他的话,我感到脸上有些发烧:“我怎么这么粗心呢,考虑问题这么不全面。”思想斗争了片刻,我对这位学生说:“你分析得非常正确,谢谢你帮助老师纠正了一个错误,下节数学课上你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学们,好吗?”第二天的数学课上,我向全班学生做了检讨,并郑重其事地表扬了那位学生,鼓励大家向他学习。这件事看起来非常小,但它带来的效应却非常大。在后来的数学课上,只要有不同的意见,学生就敢随时提出来讨论解决。

2.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有一些特殊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当双手从事精细灵巧的动作时,就能把脑的这些区域的活动激发出来,否则,它们就处于昏睡状态。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汪广仁说的“手是脑的老师”是正确的。

操作活动是手与眼协同活动对客观事物动态感知的过程,又是手与脑配合,把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由于儿童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他们还不能脱离实际操作去进行思维活动,这就限制了他们的认识能力,所以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探索,使操作成为学生创新的源泉,让新知在学生操作中产生,让创新在操作中萌发。

如我在教学“认识正方形”时,放手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想办法找出正方形的特点。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发现了边的特点;还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尽管有的学生操作不够规范,或表达不够准确,但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这个特点。他们都得到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機会,尤其是在操作中体现了自己的主体作用,学会了创新。

3.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没有思维的发散,就谈不上思维的集中、求异和独创。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开发、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质疑;另一方面要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及开放性练习,诱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思考和寻找答案,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尽可能简捷的解题方法。

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我给出下面问题:“小明读一本180页的故事书,前3天读了全书的1/5。照这样计算,读完这本故事书需要几天?”我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结果学生们列出了下面四个式子:①180÷(180×1/5÷3);②3×〔180÷(180×1/5)〕;③设需X天看完,180÷X=180×1/5÷3;④3÷1/5。上述多种解法,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解分数应用题的常用方法,而且帮助学生复习了其他有关的知识,收到了“精讲一题,带动一片”的效果,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我认为,“一题多变”使学生弄清了知识的来龙去脉,提高了创新能力。

总之,创新并不神秘。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大胆地想、尽情地说、勇敢地问,那么,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

猜你喜欢

算式应用题错误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在错误中成长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怒”与“努”
“浮”字等
可爱的错误等
想一想,填一填,分一分,摆一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