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音乐节奏训练的有效策略
2018-08-28王玲玲
王玲玲
【摘要】节奏是音乐的灵魂。音乐教学应从节奏训练入手,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当前的音乐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重视歌唱技巧的训练而忽视节奏训练,这使得学生的音乐基础不扎实,学习效率低下。对此,教师应加强音乐节奏训练,探索有效的节奏训练方法,以促进音乐教学的高效开展。
【关键词】音乐教学 节奏训练 策略
节奏是音乐的重要表现元素,不同节奏的音乐有着不同的表现效果。因此,加强对学生音乐节奏的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作为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也曾说过,音乐教育应从节奏教学入手,培养学生的乐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由此可见,节奏训练之于音乐教学而言意义重大。
一、音乐教学中进行节奏训练的意义
音乐作为一种娱乐形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课程,其能够增强人们生活的乐趣,提高人的人文素养。而音乐的构成主要有三大要素,即旋律、节奏和音符。其中,节奏是音乐之灵魂,也是最能加强人的音乐体验的因素。在音乐教学中进行节奏训练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可分析如下:
第一,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在初步学习音乐时,由于缺乏较强的音乐感知与理解能力,常常难以对音乐学习提起兴趣,而从节奏入手开展音乐教学,简短、有力、有规律的节奏很容易被学生学习掌握,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而活泼、短促的音乐节奏训练也能增强课堂活力,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击打节拍进行节奏训练能使以往以歌唱为主的枯燥乏味的音乐学习更具趣味性和娱乐性,从而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音乐欣赏水平。节奏是音乐的重要组成,而节奏训练亦是音乐教学之关键。加强对学生的节奏训练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的节奏,进而感知歌曲的魅力,更好地进行音乐欣赏。同时,学生掌握了音乐节奏知识也能加强音乐体验,进行音乐创作,由此可见,节奏训练异常重要。
第三,有利于学生感受生活中的音乐,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生活中处处有音乐,而节奏也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中。不论鸡鸣狗叫、车马行走,还是刮风下雨、电闪雷鸣,处处都充满了音乐节奏,当学生进行了节奏的学习和训练便会发现和重视生活中的节奏,懂得感受生活中的音乐,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音乐节奏训练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肢体语言进节奏训练
音乐的节奏与人的肢体动作相契合,更能将人带入音乐情境之中。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带领学生随着音乐节奏进行拍手、跺脚、拍腿等动作,来让学生感受节奏的快慢、强弱,体会音乐的律动。学生跟随歌曲节奏通过肢体来敲打节奏,能够实现肢体动作协调性、思维能力以及音乐感知能力的同步发展。例如,在进行一组强弱节拍的击打训练时,教师可先親自示范,让学生了解拍手的快慢以及速度,然后再让学生跟着做。在学生能跟着节奏有规律地拍手后,教师可随机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自行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击打训练,以实现知识的活学活用。
(二)利用童谣、歌词进行节奏训练
音乐教学以歌曲为载体,学生对音乐要素的认识也是通过歌曲演唱训练而获得,因此,在音乐节奏的教学中,教师也应充分利用歌词、童谣来开展训练。对于新歌,教师可要求学生在了解歌词大意的基础上根据歌曲节奏进行朗诵,让学生了解歌曲的音高以及节奏。在一边朗诵的过程中,教师还可带着学生一边打节奏,感受节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乐感。简单的童谣也是进行音乐节奏训练的良好素材,如《数鸭子》这首童谣就具有明快的节奏感,教师可带领学生一边唱一边击打,进行节奏训练。
(三)利用生活中的声响进行节奏训练
知识源于生活,音乐也与生活休戚相关,很多音乐家都是从自然界以及生活中获得的创作灵感,而许多生活中的声音也被应用到了音乐创作之中。因此,在节奏训练中,教师不可忽视生活中的音乐元素。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模仿生活中有节奏的声响,先利用多媒体播放钟摆的滴答声、火车行驶时的咔嚓声、小狗汪汪叫的声音,等等,让学生一边模仿一边进行节奏训练,掌握生活中声响的节奏,提高学习兴趣。
(四)利用乐器进行节奏训练
音乐教学中常会用到多种伴奏乐器,这些乐器都有着不同的声响效果,演奏出来的节奏和律动都不同,教师可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感受不同乐器的声音。如,让学生利用三角铁、碰铃、沙锤、响板等击打节奏,根据音乐的变化进行乐器的灵活应用,感受不同乐器带来的节奏强弱、快慢、长短的变化,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声音的敏感度以及对节奏的掌控度。
三、结语
节奏训练是音乐教学之重要内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合理运用节奏训练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提高其音乐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潘雅靖.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节奏训练[J].北方文学,2017,(3).
[2]石淑菊.论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J].艺术教育,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