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岛“蓝”图

2018-08-28尹文丽

商周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涉海动能蓝色

尹文丽

海洋在赋予青岛内涵的同时,也深度介入青岛经济转型,是促使城市纵深发展的深沉力量。

纳海为田,曾是先人的智慧,“以舟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忽,去则难从”,海洋以及海洋文化,是千百年来中国农耕文明中难得一见的亮色。海洋文明中勇于拼搏、善于交通贸易的特性,曾与大陆文化分庭抗礼,深刻地影响了人类文明史。

从海洋文明的角度曲径通幽,我们可以看到青岛的特殊位置。青岛枕陆面海,区位优势明显,从诞生之日起,“海上仙山”“琴岛”等独特标识就丰富了青岛的城市内涵,蔚蓝成为青岛色彩中最靓丽的颜色。

海洋在赋予青岛内涵的同时,也深度介入青岛经济转型,是促使城市纵深发展的深沉力量。从率先发布“海洋+”发展规划,到提出建设“国际海洋名城”的全球坐标,经略海洋,青岛肩负着建设“海洋强国”的使命。

“蓝色”的崛起

今年年初,青岛给出了2017年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根据公报显示,青岛实现海洋生产总值2909亿元,同比增长15.7%,占GDP比重26.4%,拉动GDP增长3.9个百分点。与2011年相比,海洋经济总量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7%,对GDP贡献率年均超过85%。

这样一份数字,可视之为青岛蓝色经济发展成绩斐然,尤其是与同期国内海洋经济增速相比,青岛更是以连年两倍于此的增长速度,成为国内同类城市中的翘楚。

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提供的资料显示,除了经济总量实现突破外,青岛的海洋五大优势产业海洋渔业、水产品加工业、海洋设备制造、海洋交通运输和海洋石油产业的平均增速达到了19%。

“跨越式发展,是青岛海洋经济发展的最大特色。”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主任任振刚说,除了传统的五大优势产业,青岛蓝色经济发展的动能依然在于新兴产业的强劲发力。“新兴产业,尤其是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综合利用业、海洋科研服务业和海洋金融服务业四大代表性的新兴产业,正成长为青岛蓝色经济新的增长极。”

任振刚介绍,这四大新兴产业对蓝色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增长速度和高端化水平上。以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为例,青岛成立了海洋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包括海洋生物大数据基因检测、海洋功能性保健食品及配料、正大海尔制药等在内的高端优质项目集聚明显,2017年实现增加值51.1亿元,近三年平均增长14%以上。另外,青岛的海水综合利用业也是一大优势产业,在全国都比较有影响力,目前已建成海水淡化装置5套,淡化水能力达到21.9万吨/日,占全国总产能18.4%。

更值得一提的是,青岛海洋服务业发展势头在全国别具一格,2017年,涉海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78.4亿元,增长13.2%。据资料显示,青岛的海洋金融服务加快发展涉海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金融租赁、融资担保等新兴业态,开发船舶与海工装备租赁、航运保险、科技型小微企业专利权贷款等海洋金融产品。青岛还建立了国内首家海洋经济专营机构——浦发银行蓝色经济金融服务中心和总投资470亿元的西海岸蓝色金融中心、青岛国际财富港,并设立青岛蓝海股权交易蓝谷中心、蓝谷金融超市等。

蓝色经济的动能转换

尽管海洋产业在大众心中仍是一个比较新兴的行业,但人类耕耘海洋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郑和七下西洋,就是明朝我国海洋运输业高度发达的代表。那时候,海上千帆竞发,帆影重重里是人类对于未知的无限向往。

与其他产业相比,海洋产业也面临着新旧动能转换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济动能不足、增速放缓的当下,各国都将注意力放到新兴行业的开拓中。蔚蓝海洋所预示的转型方向,无非是新旧动能转换速度是否更快、转换方式是否更科学上。

青岛的蓝色经济转型升级突出表现为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在将“一谷两区”作为海洋科技创新以及高新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外,青岛通过推进西海岸国家海洋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高新区蓝色生物医药科技园等重点园区建设,搭建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海上综合试验场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使涉海产业不断迈向“蓝高新”,去年,三次产业比例由2011年的7.5:42.7:49.8调整为3.7:52:44.3。

“从整体来看,青岛蓝色经济的发展有这样鲜明的特征,即以蓝色高新产业为代表的海洋第二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势头,2017年实现增加值1513亿元,同比增长17.6%,增速高于海洋经济增速2个百分点以上。其中,海洋设备制造、涉海产品及材料制造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产品附加值提高较快,推动产业不断迈向高端,引领全市海洋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任振刚重点提道,诸如青岛的优势产业海洋设备制造业,2017年实现增加值512.5亿元,同比增长19.7%,占海洋生产总值达17.6%,高于海洋生产总值增速4个百分点。在这其中,北船重工、海西重机等企业积极开展关键技术和先进制造工艺的研发与应用,进一步开拓了国际市场,承接合同额实现大幅增长,促使行业整体实力明显提升。

与此同时,各类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也在不断融入到其他海洋产业中,实现海洋产业总体的提质增效。这些新业态在老产业的更新迭代方面发挥的作用更为明显。根据数字显示,在海洋一产方面,青岛转方式调结构的力度一直在加大,以深远海抗风浪网箱养殖、标准化池塘养殖为代表的高效养殖发展迅速。通过发展邮轮经济,培育旅游新模式,以滨海旅游业为代表的海洋三产实现旅游消费同比增长14%。

对比以往,青岛的蓝色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在于继续提升蓝色高新產业发展水平,不断加强高新技术在涉海各产业领域的渗透应用,进一步优化海洋产业结构,使海洋产业发展质量更高级,发展后劲更有力。

拉动经济大格局的改变

如果目光放之全国乃至全世界,海洋经济发展提升的是整体经济的发展质量,蓝色板块的拉动作用明显,其示范意义更值得思索。

今年年初,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建设正式展开,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持续发生深刻变化的时刻,对山东省而言,新旧动能转换的形势迫切、任务繁重,亟待新动能的培育和拉动。

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中,青岛作为山东省海洋经济核心区的龙头,继续被寄予厚望,将发挥经济实力雄厚、创新资源富集等综合优势,率先突破辐射带动,打造新旧动能转换主引擎,这个主引擎,特色定位就是“海洋科学城、战略母港城、国际航运枢纽和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综合功能”。

蓝色经济由此被定位为拉动青岛乃至山东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任振刚介绍,十二五期间,青岛的海洋经济逆势上扬,强势带动了经济发展,对GDP的贡献率一直在增加,未来发展的前景可期。与山东省内的其他海洋城市相比,青岛市的海洋科研方面更有优势,资源禀赋突出。海洋科技高端要素高度聚集是青岛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难以比拟的优势。青岛拥有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等28个驻青海洋科研与教学机构,以及海洋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等一批“国字号”、“蓝字头”大项目和科研平台,海洋领域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8人,省蓝色产业领军人才10人。无论是海洋科研机构,还是涉海专家以及科研人才的数量,在全国均占有较大比例。

但是,在拉动城市经济动能转换方面,蓝色经济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几乎相当。有专家认为,国内各沿海省市的海洋产业体系存在趋同倾向,可能导致过度竞争,青岛也概莫能外。找到与其他城市差异化发展的路子,青岛仍需要探索。此外,青岛的海洋产业目前仍缺少体量大的本地化龙头企业,更缺少能在全国引领行业发展的领头雁企业;院所开展的海洋科研偏学科、偏领域,涉海创新成果转化率仍不太高,也是青岛蓝色经济发展的弱项。

在未来一段时间,如何立足自身发展基础和潜力,形成特色鲜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海洋产业体系,是青岛擘画“蓝”图的关键。在《青岛市“海洋+”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创新驱动”被反复提及。同时,2018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强化产业支撑能力、拓展蓝色发展空间”,不少专家表示,积极发挥国际航运枢纽和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综合功能,提升产业层级,青岛应依托科技创新来加快海洋新兴产业建设和发展,示范引领全省海洋经济的新旧动能转换。

猜你喜欢

涉海动能蓝色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蓝色的祝愿
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研究①
蓝色的祝愿
战略管理导向下涉海企业全面预算审计体系研究
基于管理创新涉海企业投资审计运行机制研究
为构建开放创新新高地增添动能
蓝色的五月
“涉海”成语的文化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