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营建
2018-08-28黄旭艳
黄旭艳
摘 要:通过有效构建教学氛围,可以使初中生物教学具有更好的效果。文章首先分析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营造教学氛围的必要性,其次对我国生物教学现状进行探究,最后提出课堂教学氛围合理营建过程,分别从教学思想的转变,课堂形式的丰富和课堂评价的改变三个方面展开,为生物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氛围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在开展生物教学时,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教師的核心工作。教师通过对教学氛围的合理营造,可以使课堂效果进一步提升,进而改变我国初中生物教育现状,改变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死板课堂教学氛围。为了对其改进策略具有更为明确的认识,特展开本次研究。
一、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营造教学氛围的必要性
1.课堂教学需求
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合理营造教学氛围,不仅可以实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同时还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通过对教学氛围进行有效应用,可以进一步推进初中生物教学事业的发展,使课堂教学更好地满足新课标的需求。
2.教学创新要求
从教学本质而言,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学氛围的合理营造属于教学创新,能够实现教学效果的改善。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对教学氛围的构建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更为全面地认识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促进意义,使其在教育发展中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3.生物教学实际需求
在实现生物教学时,进行教学氛围营造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升课堂效果,对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及学习能力进行更为有效的培养,因此,在开展初中生物教学时,教学氛围的有效营造和教学实际息息相关,能够更好地满足教学需求,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二、初中生物教学现状探究
1.学生生物认知不足
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对未知事物具有较为强烈的兴趣,在生物课堂开展中,一般会进行一定的生物实验,学生在参与课堂时具有较高的积极性。但是该阶段的学生自控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乏,对事物的兴趣也通常停留于表面,不能对课堂内容深入研究。在课堂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抽象概念的不断出现使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大大减弱。主要原因在于该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尤其是在进行染色体分裂的相关学习时,学生很难对其进行明确的认识,导致学习兴趣大打折扣,不能支撑学生进一步展开学习。
2.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方式通常为“填鸭式”教学,学生参与课堂时具有较大的被动性,对课堂学习缺乏兴趣。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也会禁锢学生自主思考,使学生遇到问题时习惯性地向教师寻求帮助,不能进行自主探究,进而使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导致课堂效果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3.教学形式局限于课堂
在进行生物教学时,教师不仅需要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有效理解各种名词,同时还需要使学生对不同的生物现象进行认识。因此,在展开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确保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从而进一步推进生物教学。然而在目前的教育活动中,生物教师通常只是进行课堂知识的传授,没有进行教学范围的进一步扩大,这种教学模式只能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有效提升,不利于课堂效果的提升。
三、合理构建课堂教学氛围
1.转变教学思想,构建课堂情境
为了更好地满足新课改需求,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时,需要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实现课堂教学以人为本,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使学生有效参与课堂,将课堂交给学生,使学生在参与教学行为时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通过构建课堂情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使学生主观能动性不断提升,进一步提升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例如,在“细胞的生活”一课,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时,为学生创建问题情境,提出问题:细胞状态包括什么?不同细胞是怎样生活的?然后将课堂交给学生,使学生利用显微镜对细胞进行观察,分析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生活方式的不同,然后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在班级内展开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的见解,确保学生认识的正确性。通过问题情境的设定,可以使学生深入情境内,进一步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使课堂活动更为高效。
2.丰富课堂形式,提升学生兴趣
在目前教育课堂开展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在进行生物教学时,教师通过图片展示或者动画表现,可以使课堂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同时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例如,在进行细菌和真菌一章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对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应用,使学生对真菌和细菌有更为直观的认识,提升课堂效果。
在教学“了解生物圈”一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入大自然, 对生物圈具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同时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对课堂内容具有更大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需要进行一定的生物实验,教师可以有效利用相关实验提升学生进行生物学习的兴趣,由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相关实验可以使学生对课堂内容具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进而提升课堂效果。
初中阶段的学生自控能力普遍较弱,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干扰,通过课堂形式的有效丰富,可以使学生对课堂始终有较大的兴趣,使学生在参与课堂行为过程中保持较高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打造高效课堂,使教师教学行为更好地满足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校园建设。
3.改进课堂评价,强化课堂效果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行为中,教师进行教学评价时以学生卷面成绩为主,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因此,我们需要改革传统的评价形式,进一步改进课堂评价工作,使评价工作的公平性得到有效提升。首先,我们需要转变评价主体,在以往的评价活动中,通常是由教师直接对学生行为进行评价,为了进一步提升评价效果,可以增加学生互评和自评,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有更为全面的认识。通过进行学生互评,可以进一步提升评价工作的有效性,也使课堂氛围更为和谐。在进行课堂评价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进行有效评价,确保评价工作不断促进学生发展。例如,在对自卑的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需要不断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实现自信心的提升,使学生可以更为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而对学习生活中自负的学生需要及时提点,避免骄傲对学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总而言之,在实现初中生物教学时,教学氛围的合理营建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可以使教学行为更好地满足课堂教学需求、教学创新要求以及生物教学实际需求。实践表明,教师通过转变教学思想,可以进一步改进课堂情境构建;通过丰富课堂形式,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通过改进课堂评价,可以实现课堂效果的进一步强化,使教育行为更好地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董 娓,潘沈元.浅谈初中生物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营建[J].考试周刊,2016(68):140.
[2]青格力特.浅谈如何活跃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氛围之我见[J].自然科学(全文版),2016(10):79.
[3]龚玉洁.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黑河教育,201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