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钵、碗、盆及考古学中的器物定名
2018-08-28甄强
甄强
在考古学研究中,特别是史前时期,关于出土器物的定名历来是一个较为随意或因发掘者、研究者个人而定的事情。多数器物定名或依照现有器物的形体特征,或参照古籍文献中的器物释义,亦或是根据出土器物的用途来给予比较接近和相似的名称。
目前来看,大部分器物的定名都是比较准确合理的,但由于考古学中器物名称未有统一的标准,以及部分器物器形和用途的相近,导致一些器物的定名比较混乱,且有多个名称存在。如成都平原地区出土一种数量较多、形态丰富的器物,发掘者多将其称为小平底罐,孙华先生在其所著的《四川盆地的青铜时代》①一书中一贯以耸肩小平底盆命之;再如甘青地区齐家文化出土的双大耳罐,也有“安弗拉式双耳罐”“双耳瓶”“双耳杯”“大双耳罐”等多种称谓。诸如上述一器多名的现象极为常见,笔者不再一一列举。
虽然对于业内人士来说,这种情况已经司空见惯,且可以通过线图或实物照片来辨明是何种器物,但对于初学者、历史学研究者以及其他专业人员来说,难免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惑,并且不利于行文方面的统一。再往长远一点考虑,对于考古学自身的研究和发展以及公众考古的推广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此,笔者想通过钵、碗、盆这三类器物浅析一下考古学中的器物定名。
一、钵、碗、盆相关问题试析
钵、碗、盆这三类器物是比较古老且常见的器形,作为生活用具,器形简单,制作容易,在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就已经出现,并且一直沿用到现在。由于这三类器物在造型方面非常相似,导致在定名过程中也产生了一定的重叠和混乱。如大地湾文化出土极富特色的三足钵(图一,1)、圈足碗(图一,5)以及圜底钵(图一,3)、平底钵(图一,2)等器物②,撇开足部来说,其造型特征基本一致,夹砂陶,敞口,圆弧腹,多为圜底。那为何会出现钵、碗不同的称谓,究其原因,应是底部和足部的差异导致惯性使然。然而圈足钵或是平底碗在考古发掘中也有出现,反过来,我们若将这些器物统称为钵或碗,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再如,仰韶时代庙底沟文化,彩陶盆:庙底沟H379:86(图一,4)、庙底沟Hll:75(图一,6),彩陶钵:庙底沟H15:49(图一,8),钵:庙底沟H340:11(图一,7)这几件代表性器物③造型也极为相似,将其区分定名不同的主要依据应是沿部的差异,盆有沿而钵无沿。但我们清楚,同一类器物在不同年代是有形制上的变化的,早期发现的很多盆是无沿的,如喇家遗址F4:10(图一,9)④。因此,我们将庙底沟H15:49和庙底沟H340:11这两件器物定名为盆也完全可行。诸如上述例子,不胜枚举,仅钵、碗、盆这三类简单的器物在定名中就出现较多变化和问题。因此,有必要通过对这三类器物进行系统的考察从而理解考古学中器物定名面临的主要问题。
钵,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大量出现并广泛流传使用,形状像盆而较小的一种生活用具,浅腹,底平,口略小,主要用来盛饭、菜、茶水等。后来演变为佛教僧人的食器,也有用来当作研磨草药的器具。随着之后碗、碟的流行,钵作为一种食器逐渐消失在人们的日常视野之中。我们考察一下较典型的钵的形制特征,如:傅家门石岭下类型陶钵T102④:1(图二,1)⑤,可以发现,微敛口,无沿,浅弧腹,平底,器形较小为钵的最主要特征,诸如三足钵、圜底钵也是在此形制基础上依照器物本身的变化赋予的名称。
碗,跟钵大抵同一时间出现,不过相较于钵,碗在新石器时代并未如此流行。汉《淮南王传》注:“食器杯碗之属。”与西方人倾向使用盘子不同,从汉唐到现在,中国人大多喜爱用碗作为饮食器具。碗从出现伊始到盛行,不仅形式变化多样,其质料、工艺水平、装饰手段和用途也不断变化和改进。碗的形制特征,可归纳如下,多敞口,无沿,深弧腹,圈足,边缘较内壁薄(也有少部分为浅腹或平底)。如:繁昌板子矶周代遗址出土的原始瓷碗T703:7(图二,2)⑥,景德镇落马桥窑址宋元遗存发现的青白釉碗T15H4:23(图二,3)⑦。
盆,也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盛水器,早期形状像钵而体型较大,在新石器时代北方几支彩陶文化中,如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盆作为几种重要的彩陶器形之一,极富特色,其内外皆可施彩,器形大气美观,彩绘繁缛多姿,宗日遗址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95TZM157:1(图二,4)和二人抬物纹彩陶盆95TZM192:2(图二,5)为此类精品⑧。盆与碗类似,作为日常生活用具,也一直盛行到现在,其形制特征变化不大,沿部形態丰富,有卷沿、平折沿、仰折沿等(早期有较多无沿盆),敞口,浅腹内收,平底,边缘较内壁厚。
综上,可以看出,钵、碗、盆在早期阶段由于形制特征和制作手法尚未定型和完全成熟以及用途多有重叠,导致其造型过于相似,定名较为模糊,并且出现类似于三足钵、敛口曲腹盆这样极富特色的器形。就钵和碗而言,其区别在于钵多为敛口、浅腹、平底,碗多为敞口、深腹、圈足,两者皆器形小巧,使用方便,笔者认为,碗之所以在后期逐步取代钵,恰恰是因为其形制特征更能适应作为饮食器的需求,敞口,取食便利,深腹,容量增大,圈足,托拿方便且不会烫手。钵与盆,其区别主要在于钵体形小、无沿,盆体形大,沿部发达,这种差异是因为用途的分化而导致的,盆作为盛水器,需容量大,适合用双手搬运,而沿部的出现很好解决了这一问题,钵作为饮食器,容量小,只需单手托拿即可。因此,钵、碗、盆作为日常生活器皿,与商周时期大量出现的礼器、乐器、装饰品不同,其讲究方便先行,实用第一,成为制作这类器物最基本的标准和需求。
随着质地和工艺水平不断的改进和变化,以及人们需求和审美的日益精进,钵、碗、盆作为日常生活用具并未退出历史舞台,也在逐渐适应这些改变。秦汉以后,制瓷工艺得到逐步改善,瓷器作为比陶器更美观更实用的质地大量生产,碗开始替代钵成为人们日常必须的饮食器皿,其形状、纹饰越来越精巧,使用分工也越来越具体多样,如饭碗、汤碗、菜碗、茶碗等。唐至明清时期,碗不仅是实用器具,更成为精美绝伦的艺术品,青花瓷、五彩、粉彩、珐琅彩等代表了瓷器工艺的顶峰。随着佛教在中国的盛行,钵开始退出寻常百姓家,成为佛教僧侣食器,并成为比丘六物之一。在佛教律制中,钵有“体”“色”“量”三法,《四分律》中要求钵的材质只准使用瓦、铁两物制作;钵的颜色限用黑、赤两色;钵的体量刚够一僧食用。盆,在彩陶文化衰落之后,作为盛水器,从古至今,未有太多形制上的变化,但也发展出来一些其他用途,如取暖所用的火盆,盆栽所用的陶盆等。
二、器物定名面临的现状和问题
从钵、碗、盆延伸到考古发现的各类器物,每一种器物都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需求,也有自身发展的脉络可循,或一成不变,保持特色,或适应变化,不断改进,或逐渐衰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些器物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也是我们认识和研究古代人类社会的文化载体,而器物名称的确定则是这一认识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器物定名存在以下问题。
1、考古学界对器物定名不做统一的要求,不做严格的考证。这就导致发掘者和研究者皆按照自己的认知和理解来各自定名,并互不干涉,造成了器物定名普遍存在混乱和不合理性。
2、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多数学者认为器物定名是一个随意而简单的事情,即便定名混乱或出现一器多名的现象,也不会妨碍到他们的理解和研究。殊不知这不仅仅是考古学界的事情,历史、文化、民俗等多方面研究者也会接触考古材料,这对于他们的解读会造成麻烦和困惑。
3、缺少理论研究。由于学界对这一方面重视不够,几乎没有学者尝试做过器物定名的理论研究,其定名原则和方法皆按照古籍文献中的器物释义或金石学的部分考证方法。因此,器物定名缺乏理论支撑。
长久以来,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器物定名的混乱和不合理性为考古学的发展和研究带来诸多不便。诚然,这一现象有它特殊的历史原因,但应当引起学界的重视并试图逐步改进和完善,从而提高器物定名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三、器物定名的原则和方法
考古学中器物的定名不同于文献考据,特别是商周以前,未发现文字记载,也没有确切的实证可考,是一个从未知到试验,从试验到改善,从改善到完善的过程。关于出土器物定名的原则和方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详细了解每种类型器物的造型特征,如什么样的器物被称为鼎,什么样的器物被称为釜,他们都具备哪些特征鲜明的因素。
2、把握器物整体形态,参照之前发现或出土相近器物的名称。
3、查阅文献中关于古代器物的名称释义,结合其用途和性质进行细致的考證。
4、器形极为相近的器物,应从其质地、大小、纹饰、用途、演变以及出土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再通过相互比对,谨慎定名。
5、对于那些之前从未发现的器形,依照上述原则,结合各方面因素,给予新的名称,并在定名中突出其主要特征,如青海民和阳山墓地出土的陶鼓⑨。
综上所述,通过对钵、碗、盆这三类器物在名称、形制、用途和演变等方面的综合考察,详细阐述了器物定名在考古学研究和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初步的定名原则和方法。作为考古工作者,我们应抱着严谨、执着、对考古学负责的态度,让每一件出土器物都有完整的归宿,并且给同仁和后人的研究铺平道路。
注释:
①孙华.四川盆地的青铜时代[M].科学出版社,2000年.
②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B.北京大学考古教研室,华县、渭南古代遗址调查与试掘[J].考古学报,1980年第3期.
C.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师赵村与西山坪[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庙底沟与三里桥[M].科学出版社.1959年,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J].青海民和喇家遗址2000年发掘简报,考古,2002年第12期,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工作队,武山傅家门遗址的发掘与研究[M].考古学集刊.16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繁昌县文物管理局,安徽繁昌板子矶周代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2013年第10期.
⑦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景德镇落马桥窑址宋元遗存发掘简报[J]文物,2017年第5期,
⑧青海省文物管理处、海南州民族博物馆,海省同德县宗日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98年第5期.
⑨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民和阳山[M].文物出版社,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