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雪豹回归

2018-08-28辛光武

群文天地 2018年4期
关键词:雪豹

辛光武

中国改革开放40年,在政治、经济、环保建设等领域,取得的非凡成就,让世人刮目相看,赞叹不已。但在初期由于对环境保护的认知不同,对地球母亲造成了损害。雨果说过: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人们企图以自己的天赋驾凌于自然之上。致使在摸着石头过河其间,有些森林消失,河流干枯,野生动物濒临灭绝,气候变得恶劣,大地一天天变得贫瘠。虽然看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失衡的严重问题,但解决办法少,执行力度差。直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执政理念,开创了中国建设生态经济的文明新时期。他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社会问题。”在他的生态文明建国新思想指引下,我国各地贯彻保护环境五个体系的实践如火如荼展开。只要我们人人都做到守土有责,咬定目标不偏移,一代接一代干,美丽中国一定能如期实现。青海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立,具体显示出在中国新时代中,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巨大决心。美丽的雪豹既然是地球生态安全线的指标之一,它的回归就是我们生态文明建国建省成绩的显示,让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让地球生产出美丽和欢乐的理想,一定成为可能。

雪山的呼唤,像大风哀伤的歌,没有软语越曲,只有坚硬的山崖峭壁,穿越时空,响彻云霄。我们的雪豹儿子哪里去了?

啊,我仿佛听见连绵中亚的高山询问,守卫我们的卫士雪豹霸主,它们的命运如何?

哦,不急,不急。云无心以出岫,豹奔倦而知归;温故知新,方晓近理啊。

自从中美古生物科学家,近期在三峡发现远古的动物足迹化石,经测定是一种类似于虾的动物,将地球高等动物祖先的历史,推断为在5.4亿年的前寒武纪,以爆发形式突然出现。从此揭示了高等动物生命的起源。上个世纪,达尔文从《物种起源》中,阐述了动物漫长的进化过程,以及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人类与千姿万态的动植物,共同相处,相依为命的文明生活历程。我们从青藏高原诸多高山岩画中,观赏到了高原人先祖对动物的亲密依赖,同时,也彰显出对动物抱有的深深敬畏之情。

在高原古代人心目中,除去对野牛存有衣食父母之感恩情愫外,而对能在云雾缭绕的雪峰、坚硬裸岩的波浪间,矫健自如地跳跃的雪豹,以它们初期的文明思维,认为其具有非凡的魅力,被罩上了神秘的面纱。雪豹是勇猛善战的象征,天人合一的神物。因此,给予了想象丰富的刻画与赞美,从进入社会集团国家的先秦奇书《西次三经》中,对古西羌女首领形象的描述日:“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当然,那时的自然环境中雪豹到处可见。雪豹的头圆,远视端坐如人,朔长的尾盘曲摆动;细瞧,利齿咬撕.不比虎差;而在交配期间,在雪山峡谷中的唤啸声,也是惊天动地。忽然,我突发奇想,是否将高山娇子雪豹伫立雪峰的姿态,虚拟成了西王母呢?不然,怎么会将其生动的形象绘制在非衣帛画中,又拓展成为引魂幡了呢?古人认为雪豹云游天地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其实,现实中的雪豹因受地球大气候的变化和快速發展的工业社会影响,数量急剧减少,又因雪豹隐居雪山,与人不同,白天睡觉,通常在黄昏或夜间出洞饮水捕食。当地人们叫它“草豹”,现代人一般是看不见的,只能在动物园中看它慵懒的姿态和无奈的表情。

那么,让我们看看雪豹究竟是怎么样的动物吧。雪豹是我国的珍惜动物,也是中亚地区的特有种类,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的各大山脉,常见于喜马拉雅山的北麓和昆仑山系的高寒地区。由于数量少而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雪豹,相貌威武,生性凶猛,属于食肉目猫科。在全世界它们的大族群中有虎、云豹、猎豹、金钱豹、雪豹、兔狲、猞猁、丛林猫、金猫和荒漠猫。尽管是哥儿弟兄,其中,体长多在1.1米以上,爪具有完整的爪鞘,舌骨的悬器是由长而基本软骨化的韧带组成,嘴可张得很大,它们属于豹亚科兄长,而身长在1.1米之下的便是猫亚科小弟了。

成年雪豹,威风凛凛,体形优美,头小而圆,双眼炯炯有神,躯体长有1,2米。蓬松柔媚的尾巴有一米多长,因了尾尖黑色的毛束,粗看几乎与身躯等长。雪豹的体重一般在40公斤左右。粗看,全身披毛松软厚长,毛色灰白,从头到尾布满了美丽的黑褐色纹斑,头部的色斑小而密,背部、两侧和四肢外缘有不规则黑环;细看,背部的黑环粗而大,环内却散布着细小的黑点。雪豹的腹毛乳白色,而脊背中央到尾根有三条淡黑色的条纹。鼻尖肉色或黑色,胡须黑白相间;它的颈下、四肢内侧及尾下部都呈白色,而尾端是黑色。雪豹雄踞山岩上时,威武雄壮,漫步溪水边时,悠然自在。雪豹的前爪比后脚大,那是经常跳跃攀登石崖而生成的,并且四只脚都有长毛覆盖,如像北极狐,那也是为了行走于高山上冰天雪地所独有的。雪豹幼崽,形如皮毛蓬松的狸猫,时眯时睁的圆眼,在墨黑色长泪腺的映衬下,光彩灼人,加之胸前和额头有褐黄色绒毛点缀,十分招人喜爱。

科学家对雪豹另有一番别样的情怀。彼得·马修森,在著名的《雪豹》一书中说:“我知道,雪豹就在这里,它在这些山里,用寒霜般的眼睛看着我们,——这就足够了”。月光清冷,群峰起色,精灵出没,诚然如是。他认为,因雪豹的机警特性和艰险的柄息环境,难得有机会近距离的长时间在山野和雪豹交流。经常是在悬崖绝壁的山脚下用望远镜遥遥相望,仅仅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了。

我曾经所在的高原生物研究单位的动物学家们,因了经济的原因,几十年来没有像他们那样的先进设备,也只能在动物园中观察,或是与地处高山脚下的牧民们交流,得以从那些奇美的传说和猎人的观察中了解到雪豹的神秘行为。那也是高原动物研究者的初级方式了。

雪豹身体矫健,动作敏捷,善于攀登。它们喜欢高山峻岭,不习惯藏身于山林。到了炎热的夏季,它们攀登到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山云游,居住在岩石洞穴里,潇洒自如地行走在岩石峭壁间,十几米宽的山涧,一跃而过,三四米高的山崖,一纵而上,在青藏高原素有兽中霸主之称。到了冬季,它们随食物的趋向,出没于海拔3000米上下的高山草甸、高山灌丛和山地针叶林边缘地带。于黄昏时节,机灵地跟随下山吃草的岩羊群和野兔,埋伏山岩后或山路旁,长时间地窥视、耐心等候。待猎物到来,它便纵身跃出,猝不及防地猎取。雪豹平常白天睡觉,早晨或傍晚出来沿着固定路线吃水与猎食。雪豹行动谨慎,在雪天走过的路上,不时用长尾扫来扫去,抹掉它的足迹,因此,人们又叫它“扫雪”。

雪豹虽然生性异常凶猛,是食肉动物中的佼佼者,当它捕猎时,尽管在野外,却不主动攻击人。如果在突然袭击狍子、马麝时,出了差错,猎捕失败,它便会转身而去,大有绅士派头。

成年雪豹选择居室心气较高,若是选定良好的石洞,一旦住下,则不随意搬迁。到了三五月份,母豹叼来羊毛再凑上自己的脱毛.压成褥垫,出外招引白马王子,进行繁衍生命中的既痛苦又幸福的交配。因为交配时大喊大叫不止。待受孕后,经过3个多月妊娠期,就会产下2到3只小崽,幼崽2至3年才长成。其间,母豹饥不择食,谨慎出外,即使是小小旱獭、野兔、鼠类与野鸡、马鸡,见到立即捕食,从不放过。啊,那是为了养育孩子的母性使然呀!

據国内外科学家多年考察,珍贵的雪豹在青海高原生存于互助、门源、祁连、天峻、都兰、格尔木、大柴旦、贵德、贵南、兴海等县和玉树州、果洛州全境以及黄南州的泽库、尖扎县;在青海省境外,分布于西藏、新疆、内蒙古白治区的高山雪岭,以及在山西省,也有雪豹踪迹的记录。

杰克逊等在尼泊尔采用无线电颈圈技术开始3年半的持续研究。上世纪90年代,汤姆·卡麦锡在蒙古的戈壁滩中开展了4年的T作。2008年到2013年,美国大猫基金会科学家们借在以上雪豹分布地域及其临近地区,利用卫星项圈开展联合研究,分析雪豹种群的大小和分布密度后,他们计算出在雪豹适宜生境区的数据,通常是100平方公里内有1到5只。

多年在西亚和中亚研究雪豹的乔治·夏勒博士说,“雪豹在中国,人们估计有3000头到8000头,仅仅是一种猜测。”虽然说这一数量是个猜测,但在中国从西藏到青海、新疆一直到内蒙古,有那么多的高山区域是适宜雪豹生活的地方。可想而知,其数量一定不少,千只?万只?那么人们要问,守望高山的雪豹哪里去了?!

记得上世纪初,一个美国动物学家相约了陕西濒危动物研究所的专家和技术员,三人一同深入玉树州杂多、称多县的高山峻岭,宿营在冰雪石山上,前后三年,搜索寻找雪豹。他们天天奔跑在冰山裸岩,人瘦了、腿肿了,仅仅看到了几串雪豹的脚印、几撮豹毛和一坨雪豹粪便;他们日夜用望远镜观察,眼红肿了、患了雪盲,还是没见一只雪豹的踪影,哎,只能无功而返。我曾面对动物园围栏中的两只雪豹,询问:高山霸主,你们至今还有多少?我曾伫立昆仑山下沉思,雪山睡了长长的一夜,不会攻击人的雪豹,究竟哪里去了?

哼,雪豹訾目对我说:人们只喜欢我色彩淡雅柔和的毛皮,我们遭到凶狠敛财人的杀戮,去装饰他们华美的衣裳!

哎,雪豹哀叹道:因了我的善良,才会被自以为是的人们去屠杀我的前辈和弟兄,去炫耀他们的尊贵与富有。

哦,我以为从社会生活的表现确证,古代人们捕杀雪豹为对象,其行为并非完全为了取食果腹,主要是以审美观念为目的。人类产生美的思维是一种进步,但其对象物既包括了主体感官和直接的肉体需要,也特别是包括了主体高级的物质与精神的需要。人们在体现社会需求和经济利益时,不能只是摸着石头过河,应该掌握好人与白然关系间固有的尺度。

我们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获知,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揭示了人和环境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他们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创造环境是通过实践来实现的。人类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原本没错,可是人类为了追求自己的目的的活动,说明了这是一个太阳和乌云同在的历史时期,这又是一个人类和动物争食的日子。原来在新西兰生活的“恐鸟”身高有3.5米,到19世纪初时一只不剩了,原在马达加斯加岛上的“象鸟”,要比“恐鸟”还大,个头有6米高,可惜早已绝迹了。因此,我国《山海经》中所描绘的许多动物并非都是神话传说。因为在我们这个文明史界上,每天都有一些物种在消失灭绝。

中国环境的变化,最大的问题是愚昧地破坏。摩尔根曾经指出,“一切生物之中,只有人类做到了对于食物的生产具有几乎无限制支配。人类进步的一切伟大时代,是跟生存资源扩充的诸时代多少直接相符合的”。我们曾经不顾生态学家的一再提醒和呼吁,盲目发展数量型畜牧业,全国牧业县无一不超载,超载率都在60%以上。我们曾经不知何为生态系统、不懂碳排放为何物。翻掉优良牧场种庄稼,乱捕滥采野生动植物。处处“草库仑”,遍地铁丝网。野生动物失去了千万年形成的柄息路线,生态链的破碎,使得雪豹无食,羊吃中毒的死鼠。人啊人,难道这不是人为因素,直接影响到草原生态环境的自然发展,难道不是破坏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我们试想,如果美丽的星球上没有了水,地球就会像宇宙许多星球消失了高等生物;假如地球上没有植物和动物,人类生存的环境,再也不会创造出永久的幸福。全球有近2000万平方公里的山地适合雪豹柄息,但它并非不食烟火的神兽,也需要生存于此的环境景观。如今在地球温度渐高的大气候影响下,雪豹景观日趋缩小。要是地球上再也见不到一只雪豹,汪洋大海将使人类减少许多美丽的生存游乐地;也就会失去人类的远见卓识和胸怀大度。

毕竟,人们只看树小不见森林的年轮,鸟飞兔走,时过境迁。中国改革四十年来,人们在主观上追赶时间和建设幸福的实践中,逐渐懂得了只建高楼,不去种树,只管挖煤,不怕水黑的恶果,如果破坏了美好的白然环境,所付出的代价,极为惨重,后人谩骂,得不偿失。

自从国家和有识之士提出重视建设与环境保护相互关系开始,青海也把保护自然环境作为首要任务,树立生态建省的方略。

早在1972年,雪豹已经被世界白然保护联盟(ICUN)列为濒危物种。从1975年已全面禁止相关国际贸易。以法律形式杜绝在任何市场交易雪豹、熊猫、藏羚羊等动物与象牙制品。

2005年初,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很快建立了可可西里、羌塘高原、阿尔金山、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不久,国家为《青海三江源白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规划》投资75亿资金,开展抢救保护措施。今年,国际环保组织已批准三江源为国家级公园,在维持生态平衡基础上,逐步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们建立起改变环境的自信,增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的自觉意识。从此,加强环保管理机构,制定各项法律法规,开展各种形式的舆论宣传。实施退耕还林、广植树木政策。沙漠种草,试验成功,绿进黄退,沙尘渐少。在深化厂矿创新改革的进程中,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整体排放量,蓝天白云的好天气多了。在美好的自然环境里,野生动物数量自然开始恢复上升了。

我们不可忘记,守卫在高山的雪豹被科学家称其为“旗舰物种”,象征着高海拔生态系统。但科学家至今还没有一次定點监测10年以上的经历,无法得知雪豹种群动态数量的变动,如出生率、死亡率等等数据。正如雪豹生态学家调查到的,群山汇集的地方,保护区面积狭小,很难维持健康的雪豹种群。雪豹是顶级捕食者,也是与狼、棕熊、猞猁、狐狸等相互依存的自然过程之一部分,它们与雪豹竞争猎物资源岩羊、塔尔羊和家畜等,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我们不能只关注、研究雪豹本身和它的猎物。实际上,整个食肉动物群落也相互关联。如像兀鹫和其他猛禽就是部分地依赖着雪豹的剩饭。

雪豹通常在突出的大石下标记气味,这些标记会吸引其他食肉动物。甚至吸引岩羊、家牦牛和游荡的藏獒也到这些地方交换信息。尤其是成群的野狗或家犬,外出狩猎时将岩羊、黄羊作为猎物。曾经发生孤独的雪豹遭到几只藏獒和十多只野狗的联合攻击而牺牲。科学家担心,我们还没有重视,流浪狗会把犬温热传染给雪豹和其他食肉动物的危险情况。

科学界更担心大多数保护区内有人类生活,他们放牧、耕作,或依山林为生。尽管做了很多宣传,由于信仰与观念不同,家畜逐渐渗透到雪豹的柄息地,除了过于陡峭的山地,家畜越来越多地和野生有蹄类动物混在一起,数量超过动物的数倍。因为以往的草场过度放牧而严重退化的境况,并不是七八年就可恢复,青海湖周边,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盛景,至今尚未看见。这种情况下,雪豹分不清哪个是贫穷的牧人,也会采取机会主义路线,偶尔捕猎家畜,抑或伤及到人。促使牧人设陷阱、放铁夹、投放毒饵,猎杀雪豹,作为报复。其实,也因为还有豹骨替代虎骨制作药酒的隐形市场存在。但雪豹给牧民造成的损失,并不比家畜疾病口蹄疫、疥螨病等更大。

尽管红外相机,卫星项圈、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很多新发明,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数据。我们研究者不能只看到雪豹和环境本身。雪豹的保护需要平衡当地群众的生活和发展需求,也要追求野生动物和当地社区的生态和谐。青海的三江源辽阔区域,是开展景观保护的极好机会。国家制定消除贫穷,改善农牧民生活,会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可阻止甚至杜绝偷猎犯罪行为,才能为我们子孙后代留存一份白然遗产。

1985年,美国经济学家特·莱维提出全球化代替了国际化这个老概念,曾经风靡一时;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世界共享新概念,超越了国际化旧概念,将全球政治经济引导到一个伟大的新时代。诚然,人类解决地球变暖的趋势,不能由人类揪起自己的头发来获救。但是,从此各国人民将会齐心合力,可以逐步解决世界上的任何疑难大事。比如,雪线上升,高山区退化,导致雪豹适宜柄息地大量消失的问题,可以通过跨国保护合作来解决;家畜侵入雪豹柄息地的问题,可以建立大保护区,通过放牧下迁来杜绝;一些猎捕雪豹事件的发生,唯有精准扶贫和严行法制才可消除。外国科学家朋友称赞说,中国的三江源保护区堪称是成功的典范。

近日,青海“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申报成功,青海省委书记、省长王建军在表彰会上说,我们要扎实自觉地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守护好“人类最后一片净土”,保护好青海的绿水青山。可可西里是青海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申遗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的希望。这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得益于世界环保和国际组织的大力支持,不仅创造了申遗史上的奇迹,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

啊,40年来,好消息接二连三地向我们涌来:青海湖湖水面积逐渐增大,成群的大天鹅冬季落户泉儿弯不走了;玉树杂多高山上的岩羊成群结队不怕人了;可可西里的怀胎藏羚羊群,穿过青藏铁路桥洞,平安地走向库塞湖生产小宝宝。啊,朋友,你可知道?消失不见的雪豹已在玉树、果洛、黄南的山岭多处现身,被保护区的研究者用红外相机拍到它们在夜晚云游的图像,野外摄影爱好者用照相机拍到了清晰的雪豹照片,甚至牧人用手机拍到雪豹下山饮水的珍贵靓影。可爱的雪豹妈妈和两头小崽的画面,迅速在网上传播,无数网民竖起拇指点赞,欢迎久违了的雪豹回归高山。诗人吉狄马加充满激情地歌唱:

我是雪山真正的儿子,

守望孤独,

穿越了所有的时空潜伏在岩石坚硬的波浪之间,

我守卫在这里。

雪豹不计前嫌,宽容地说,是啊,我原本是大山雪波上的主人,你们如此善待我,我为什么不回自己美好的家园!

雪豹将守卫群山,守护人类最后一片净土,直到永远!

猜你喜欢

雪豹
雪豹的故事
孩子快跑
中国人首次领衔保护雪豹
雪豹悲歌
长尾巴的雪山精灵
雪豹,你还好吗?
找风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