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春秋(四)
2018-08-28张得祖李健胜
张得祖 李健胜
第三章 重大历史事件
第一节 赵充国屯田河湟
赵充国(公元前137-公元前52年),字翁孙,陇西上邦(天水市清水县)人,西汉著名将领,因降服羌人、屯田河湟而留名于世。
西汉前期,“隔绝羌胡”的战略虽初见成效,但一些羌人酋豪与匈奴贵族之间仍继续暗中来往,试图联合抗汉。后元元年(公元前88年),先零羌豪封煎等通使匈奴,匈奴也指使人至小月氏,并传告和游说于诸羌间。在匈奴的策动和指使下,先零羌试图北渡湟水,“与诸羌大共盟誓,将欲寇边”。为防止羌祸蔓延,汉宣帝派光禄大夫义渠安国领兵“行视羌诸,分别善恶。”义渠安国却以欺骗手段召杀先零羌酋豪40余人,并纵兵屠杀先零百姓。义渠安国的残暴引起诸羌反感,原本归降的诸羌也纷纷叛乱。以先零羌为首的诸羌占领湟中,继而攻打金城(今甘肃兰州西),并在浩门(今甘肃永登河桥驿南)大败义渠安国军队。为尽快稳定局势,汉宣帝派赵充国,率6万大军进兵河湟。
赵充国自幼熟读兵书,善于骑射,曾跟随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阻击匈奴,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出天山战匈奴。汉昭帝时,曾率军攻伐氐羌。赵充国生于陇西,熟悉羌事,加之善于领兵作战,故能取信于汉宣帝,引兵平定羌祸。
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6月,赵充国至金城,随即统兵渡黄河,深入羌人进占的湟水谷地。他一改义渠安国一味残杀羌人族众的做法,针对羌人部落间存在的矛盾和不同态度,采取区别对待、宽严相济的政策,除采取军事打击外,积极拉笼有降汉之意的羌族酋豪,并采取瓦解羌人联盟的策略,在羌人中宣布“大兵诛有罪者,明白白别,毋取并灭。天子告诸羌人,犯法者能相捕暂,除罪。斩大豪有罪者一人,赐钱四十万,中豪十五万,下豪二万,大男三千,女子及老小千小钱,又以其所捕妻子财物尽与之。”以此对羌人进行分化瓦解。赵充国决定对率先起兵的先零羌集中用兵,对其他羌人进行安抚。7月,汉军驱赶羌人至青海湖附近,重创先零羌,获马牛羊十万余头、车4000余辆。同时,对有归顺之意的羌人族众及其财产进行保护,以示宽宥,不过5个月,解决了河湟地区的羌乱。
平定羌乱后,为保证河湟安定,赵充国向朝廷提出“罢兵屯田”的建议。按赵充国《屯田奏》,他的屯田计划为:从临羌至浩门一带,有“羌虏故田及公田民所未垦可二千顷以上”,或以“步兵九校吏士万人”分屯各要害处垦田,一方面可以防御羌人滋事,另一方面可以生产粮秣以备战。屯田兵士且耕且战,农闲时还可就地伐木,以修复沿途邮亭,整治道桥。同时,屯田可以减少政府军费开支,省却粮草的运输之苦,减轻政府负担。驻军每月所需粮食可由原来的199630斛减少到27363斛,所需盐可由1693斛减少到308斛。屯田一旦成功,不仅可以解决驻军粮食自给,还可以充裕国库。总之,赵充国认为,罢兵屯田“内有亡费之利,外有守御之备”,是保境安民的良策。
汉廷接纳了他的提议,“诏罢兵,独充国留屯田。”赵充国遂“罢骑兵,留驰刑应募及淮阳、汝南步兵与吏士私从者合万二百八十人”屯田。赵充国独留河湟组织屯田时已年届76岁高龄,他率领来自淮阳、汝南等地区的士兵和弛刑应募之人进行屯田,除耕种了西起临羌、东至浩门的2000余顷原羌人和汉族农民开垦的土地外,还在“地势平易”的河湟两岸开垦了大量荒地,他还带领士卒、农民大力兴修水利交通工程,致力于改善河湟地区的社会公众事业,这对中原地区先进农耕技术在河湟地区的传播、扎根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了河湟地区的社会生产力。此外,他招募的驰刑徒和应募之人到达河湟后,往往与归顺汉朝的羌人杂居在一起,促进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从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7月进入河湟到第二年5月“振旅而还”,赵充国在河湟地区的屯田活动持续了不到一年时间,但他走后,屯田活动仍在持续,并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赵充国首创的屯田戍边,具有典型的军屯性质,同时也有民屯的内涵,成为历代开发边疆、治理民族地区的一个典范。
第二节 烧当羌人反抗东汉暴政
两汉政权在河湟的拓边活动,使汉族移民及中原文化逐步扎根河湟,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然而,内地移民的到来及随之展开的军屯、民屯活动,往往是在从羌人手中掠夺来的农田上居住和实施的,这种情形严重影响了当地羌人的生计,迫使他们中的一部分离开家园远徙高寒贫瘠之地,激起羌人的强烈不满和不断反抗。
部落组织是河湟羌人的社会组织形式,大量羌人被迫内迁后,散居于汉族之中,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因异于当地汉人而备受歧视,内迁羌人在政治上也得不到与汉人同等的地位,加之长期依附于羌人酋豪,逐步形成以某个酋豪为首的地方势力,以摆脱当地汉族势力的剥削和压迫。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内迁羌人成为反抗汉王朝暴政的主力。
两汉统治者采取“羌胡相攻”、以夷制夷的离间政策,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把内迁羌人组织起来抗击匈奴,又把湟中月氏胡编为“义从胡”对羌人作战,而在羌人内部,出于同样的目的,让归顺羌人攻击其他羌人部族,或讓羌人守卫边塞,或把羌人组织起来进行屯田,或把羌人强征为部曲和兵丁,驱使他们参战。此外,为对付匈奴,汉王朝还向羌人征用大量羌骑,这都给羌族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
历代护羌校尉和郡县官吏中,主张安抚羌众,关心羌人疾苦者甚少,大都是“率好财货,为所患苦”、贪婪凶暴的苛官酷吏,他们要么借治羌之事中饱私囊,要么背信弃义,残暴屠杀羌人族众,使羌人认为“汉家常欲斗我曹”,从而“愤怒而思祸”,激起羌人的反抗。
中元二年(公元57年),烧何羌年迈的女首领比铜钳无端被捕。比铜钳年百余岁,足智多谋,在部落中很有威信,其部曾在鲜海(今青海湖)东北,因被卢水胡所袭,迁到金城郡临羌县避难,但汉临羌长以其部众偶有犯法,便逮捕比铜钳,还屠杀烧何羌部民六七百人,引起西羌各部的公愤。此事惊动朝廷,汉明帝下诏释放比铜钳,馈送医药,并对其族民进行安抚,才没有酿成大变。不过,边郡官吏对归顺羌人的粗暴态度,在西羌部众中引起了大的反感。永平元年(公元58年)发生了汉中郎将窦固、捕虏将军马武征伐烧当羌,征东西邯(今青海化隆县南)的羌民7000人于三辅的事件。烧当羌部众虽败散,但对强徙之事恨之入骨。建初元年(公元76年),安夷县吏掠夺卑浦羌妇为妻,羌妇之夫愤而杀了县吏。安夷长宗延不仅不能秉公处置,反而领兵追击羌妇之夫出塞,卑浦羌众怕被牵连受害,遂群起杀死宗延,还联合勒姐、吾良两部落起兵。事发后,金城郡太守引兵进剿卑浦羌。卑浦羌的反抗虽被镇压下去,但第二年,爆发了以烧当羌为主,联系烧何、卑浦、当煎、当阗等和湟中月氏胡、属国卢水胡的大起义。
建初二年(公元77年)夏,烧当羌滇吾之子迷吾率诸部起兵,败金城太守郝崇,护羌校尉吴棠因镇压烧当羌不力被免,尽管以武威达守傅育继任护羌校尉,并移驻所于临羌。是年秋,迷吾又与封养羌首领布桥等联兵5万攻陇西、汉阳,汉遣车骑将军马防、长水校尉耿恭击破之,招降数万人。烧当羌大酋豪滇吾降汉后,被困死在陇西郡,其子东吾被拘塞内,东吾的诸弟迷吾、号吾仍居榆谷。元和三年(公元86年),号吾被擒,与陇西达守张纡立约,汉羌罢兵,众羌愿归故地。但傅育不顾立约,暗地派人离间羌胡,后又发各郡兵2万人,围击迷吾。迷吾率部走避,傅育选轻骑三千追击,迷吾在建威城南的三兜谷(约在今青海尖扎县境内)设伏,乘夜杀傅育及汉军880人,张纡继任护羌校尉后,与迷吾战于大乘谷(约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北巴燕峡),迷吾战败请和,张纡骗其赴会,“施毒酒中,羌饮醉,纡因白击,伏兵起,诛杀酋豪800余人……复放兵在山谷间者,斩首400余人,得生口2000余人。”迷吾之子迷唐听到噩耗,遂联合烧何、当煎、当阗等羌5000人,东攻陇西塞,与陇西太守寇盱战于白石县(今甘肃临夏南),迷唐作战不利,退出大小榆谷。张纡因应付无力被撤换治罪,张掖太守邓训代为护羌校尉。邓训到任后安抚塞内诸羌,分化起事羌人,后又遣兵追击迷唐,迷唐徙居颇岩谷。邓训病卒后,蜀郡太守聂尚代为护羌校尉,他试图以“文德”安抚烧当羌,遣使招迷唐还居大小榆谷,但不久烧当羌复叛,又攻打金城郡,聂尚获罪免职,居延都尉贯友代为护羌校尉。贯友到任后以财货诱使众羌归顺,成功瓦解了诸部联盟,又遣兵攻打迷唐,斩首800余人,抢得粮食数万斛。贯友还下令修造渡船,连接浮桥,以进击迷唐,迷唐率众远徙赐支河曲。永元八年(公元96年)12月,贯友病卒,汉阳太守史充代为护羌校尉。他到任后,发湟中羌胡出塞攻击迷唐,迷唐大败史充兵,杀数百人,还先后两次攻人陇西郡,杀大夏(今甘肃广河)长,队伍扩充到3万人,牢姐羌降汉后迷唐杀其酋豪,西羌内部矛盾激化,羌人起义队伍因此被削弱。
永元十三年(公元101年)秋,迷唐率7000多人进入金城郡,护羌校尉周鲔与金城太守侯霸合诸郡官兵及归降湟中月氏胡等3万人出塞,与迷唐大虞于允川(今青海共和盆地),结果迷唐大败,被杀数百人,归降6000余人。这些归降的羌众随后被迁徙至汉阳、安定、陇西三郡。迷唐率余众不足千人远逾赐支河首,依发羌而居,从此结束了烧当羌反抗东汉暴政的起义,东汉为镇压烧当羌,先后更换了九任护羌校尉,才将这次起义镇压下去。
烧当羌起义后,东羌及内迁羌人为反抗东汉暴政,数次起义,湟中义从胡也曾起义反汉。为镇压羌人起义,东汉政府“弛骋东西,奔救首尾,摇动数州之境,日耗千金之资”,用钱达360余亿,导致府库空虚,使政府元气耗散,从而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灭亡。烧当羌人的反抗活动,显示了羌人不畏残暴统治的不屈精神,同时,因为连年的争战,河湟地区生产凋敝,人口锐减,各族人民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第三节 南凉兴衰
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秃发部曾建政河湟,国号“凉”,史称南凉。南凉虽历国不久,但在河湟文明史上地位显著。
一、鲜卑西迁及秃发部的强盛
鲜卑族是发源于东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秦汉时,鲜卑族居于今内蒙古东北额尔古纳河以南今辽宁西喇木伦河以北的广大地区,臣服于匈奴。北匈奴为东汉击溃后西迁,鲜卑族占据漠北,汉桓帝时,鲜卑各部为檀石槐所统一,成为一个强大的草原军事联盟。檀石槐死后,军事联盟瓦解,鲜卑族分化为若干个部,东部主要是宇文部和慕容部,西部主要是拓跋部、秃发部和乞伏部。其中,秃发部是从拓跋部中分化出来的一支,是拓跋鲜卑圣武帝诘汾长子匹孤的后裔。诘汾死后,次子力微继位,长子匹孤率领所部沿阴山西迁至陇山一带。曹魏时期,秃发部被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邓艾迁至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与当地汉、羌杂居,逐渐形成以秃发鲜卑为主,吸收匈奴、汉、羌及以其他鲜卑等形成的“羌胡”联合体。
关于“秃发”称谓的来历,历来存在争议。齐陈骏等学者认为称匹孤这一支拓跋鲜卑为“秃发”,最早是从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开始的,因崔鸿写史尊拔跋魏而抑南凉,故别而二之,因语讹音转而称匹孤这一支为“秃发”,以示区别,崔鸿的说法流传史乘,成正统称谓。
匹孤死后,其子寿阗执掌部落大权。他死后,其孙树机能继任首领,树机能以“壮果多谋略”而著称于世,在他的经略下,秃发氏逐步强盛起来,成为陇右、河西少数民族人民反抗西晋统治的中坚力量。晋泰始六年(公元270年),树机能在万斛堆(今甘肃靖远县南)击杀晋秦州刺史胡烈,引起晋朝极大震动。至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树机能率众数万,攻陷了凉州治所姑臧城,截断了西晋与河西的交通。晋武帝任马隆为讨虏护军、武威太守,率军渡温水(今甘肃武威东),收复凉州。马隆与树机能展开大战,树机能兵败被杀。树机能死后,其弟务丸及孙椎斤先后立为首领,游牧于武威附近。东晋兴宁三年(公元365年),椎斤卒,其子思复鞬统领族众,秃发部经过几十年消沉后,重又兴盛起来。
二、南凉的建国及发展
思复鞬死后,乌孤继立,他礼贤下士,修明政刑,结邻友好,为秃发部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因秃发部长期游牧于广武(今甘肃永登东)一带,时常受到后凉、西秦的威胁,无法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乌孤决定率部南迁。东晋太元十五年(公元390年),乌孤率部南下,进入湟水流域。次年,他征服了一度叛离的乙弗部和折掘部,在湟水流域站稳了脚跟。同年,他又令部将石亦干筑廉川堡(今青海民和史纳古城),作为秃发部在大通河、湟水流域的政治中心。廉川堡东凭黄河,西依西平,南达浇河,北窥姑臧,战略地位十分显要。从此,乌孤以廉川堡为据点,征服、统一河湟地区的鲜卑各部,逐渐形成了和后凉分庭抗礼的形势。
乌孤在扩充鲜卑秃发部勢力的同时,后凉政权日趋衰败。东晋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年),吕光在讨伐西秦之前,为稳住实力渐强的秃发部,曾派专使赴廉川堡加封乌孤,乌孤拒绝封爵,表示要自立称王。不久,吕光被西秦大败于金城,退兵姑臧,乌孤乘机在廉川堡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以其弟秃发利鹿为骠骑将军,秃发傉檀为车骑将军,正式建立秃发氏政权。因秃发氏政权立国于湟水流域,地处河西走廊东南,秃发傉檀时又以“凉”为国号,故史称南凉。
乌孤称王后,利用河西地区割据政权之间的矛盾以求发展。乌孤先是攻下后凉占据的金城,又在街亭(今甘肃天祝县境内)大败吕光将军窦苟,控制了广武地区。这时,张掖卢水胡沮渠蒙逊拥段业建立北凉政权,次年,西凉政权建立于敦煌,这都有效地牵制了后凉的势力,对南凉的发展十分有利。东晋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后凉发生内乱,乌孤依左司马赵振之计,夺取了后凉岭南五郡,进一步在河湟地区扫除后凉势力。所谓岭南五郡,是指洪池岭(今甘肃武威南)以南的广武、湟河、浇河、乐都、西平五郡,大多地处湟水流域。占据岭南五郡后,乌孤改称“武威王”,试图夺取姑臧,以取代后凉。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乌孤迁都乐都,专力经营河湟地区,作为立国之本。在极力开疆拓土的同时,乌孤充分利用自己的政治影响,广招人才,以加强自己的统治基础。因乌孤率先举起反抗后凉吕氏统治的大旗,所以在河西地区有很大的号召力,加之河西士人大多不满吕氏的残暴统治,纷纷投向南凉。立国之后,乌孤广开门路,量才录用大量豪门及俊杰之士,使南凉政权逐渐完善和巩固下来。特别是可以左右时局的一些名门大姓加盟南凉,为这一政权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占据主动,并能扩充实力,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
三、南凉的兴盛
乌孤死后,其弟利鹿孤继位,他针对河西形势的变化,迁都西平。当时,后凉和西秦皆已衰微,沮渠蒙逊杀段业自立后,北凉的势力迅速扩大,已由过去南凉的盟友变成了劲敌。北凉时常南侵,西平首当其冲。西平居湟水与南北两河交汇之处,东凭湟峡,西望金山,南依积石,近窥西海,自西汉以来即是河湟地区重要的政治、军事重镇。利鹿孤迁都西平,既可以防范北凉的南侵,也可以进一步开发经营湟水上游地区,以巩固国本。
东晋隆安四年(公元400年)正月,利鹿孤大赦境内,改元建和,下令二千石长吏清高,皆封亭侯、关内侯,以笼络河西大姓,巩固统治。他继位的第二年,接受大臣建议,放弃称帝的打算,去“武威王”,称“河西王”,将汉人安置在城内外,让其专事农业,而秃发氏人则专门从事征战。利鹿孤还内修政事,劝课农桑,国势很快强盛起来,不过,胡汉分治的策略,也为南凉以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东晋元兴元年(公元402年)三月,利鹿孤病重,其弟傉檀继位,更“河西王”为“凉王”,还都于乐都,改元弘昌。傉檀是南凉史上最为世人推崇的一个人物,在位期间,南凉政权达到了鼎盛阶段,成为河西、陇右地区的霸主。
元兴二年(公元403年),后秦尚书左仆射齐难等率军至姑臧,后凉亡国。齐难以司马王尚为凉州刺史,配兵3000镇守姑臧。为取得姑臧、称霸河西,傉檀极力讨好后秦,不仅去年号,罢尚书丞郎官,还遣参军关尚表聘于后秦,以表忠诚。接着,他又遣军攻打南羌、北凉,皆破之,并以属臣身份上表姚兴,请求由自己接替凉州刺史,姚兴不许。东晋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傉檀大举进攻蒙逊,并向姚兴献马3000匹,羊3万只,终于博得姚兴的好感和信任。封傉檀为凉州刺史。为防姚兴反悔,傉檀接任后马上率3万骑赴姑臧,逼走王尚,造成既成事实。傉檀借归降后秦保存了实力,还兵不血刃取得河西五郡之地,他还强征西平、湟河诸羌3万余户迁至河西。次年,傉檀迁都姑臧,不久复称凉王。至此,南凉势力发展到全盛时期。据《十六国疆域志》,其行政建置包括凉州五郡:武威、武兴、番禾、西郡、昌松;岭南五郡:乐都、西平、湟河、浇河、广武;以及晉兴、三河、金城三郡。其疆域大致东起今甘肃景泰黄河以西、兰州以西,西至甘肃山丹大黄山之麓,北抵今甘肃腾格里沙漠,南至黄河以南今青海黄南同仁一带,东南至今青海循化,西南到青海湖东北至贵德一带。
四、南凉衰亡
秃发傉檀进驻姑臧后,图谋尽快消灭北凉,以做“河西王”。东晋义熙三年(公元407年),傉檀率5万余众伐沮渠蒙逊,双方战于均石(今甘肃张掖东)。傉檀为蒙逊所败,傉檀退据西郡今甘肃山丹南)固守,又被蒙逊所败,西郡太守杨统降北凉。傉檀灭北凉不成,又与在河套一带立国的匈奴大夏政权交恶,大夏王赫连勃勃向南凉求婚不成,率骑2万伐之。傉檀先败于支阳(今甘肃永登南),后又不听劝阻,追击大夏兵,又被败于阳武峡(今甘肃靖远境内)。赫连勃勃于阳武峡下凿冰以塞路,傉檀遣善射者中勃勃右臂,勃勃返军逆击,大败傉檀,追奔80余里,杀伤无数,傉檀仅以数骑逃回姑臧。勃勃还命人堆积人头,“以为京观,号髑髅台”。
阳武一战,大伤南凉元气,甚至在南凉国造成恐惶情绪。为防止大夏和北凉东西夹击,傉檀强徙300里内百姓入姑臧,引起举国骇怨。此时,城内的屠各族人成七儿率其所属30人反于北城,推梁贵为盟主,聚众行乱,后在殿中都尉张猛的威吓下,众人逃散,成七儿被杀。接着,军谘祭酒染裒、辅国司马边宪等人又试图发动政变,事败后被傉檀捕杀,史称“边梁之乱”。
阳武之败和“边梁之乱”后,南凉内外交困,势力渐衰。此时,关中姚秦又趁虚进兵河西,试图重新夺取姑臧。义熙四年(公元408年),后秦姚弼、敛成等率步骑兵3万渡过黄河,攻拔昌松城,杀太守苏霸,兵临姑臧西苑。傉檀先是平息了城内王钟等人的叛乱,又令广散牛羊于野,诱敌纵兵抢掠,然后乘乱攻击,大破后秦军,斩首7000余级。次年,傉檀又挑起与北凉的战端,派左将军枯木、驸马都尉胡康袭击北凉,掠临松千余户而还。沮渠蒙逊也领兵攻南凉显美方亭,掠去人口数千户。义熙六年(公元410年),傉檀派太尉俱延击蒙逊,大败而归。三月,傉檀不听劝谏,率骑5万向北凉大举进攻,双方大战于穷泉(今甘肃武威西南),傉檀大败,他本人仅以单骑奔还。蒙逊进围姑臧,城内百姓恐惶失据,悉皆惊散,各族人众万余户归降北凉。傉檀以司隶校尉敬归及子秃发佗作为人质,向蒙逊求和,蒙逊徙南凉8000户而归。此时,驻守姑臧通往湟水大道的南凉右卫将军折掘奇镇据石驴山(今青海西宁北川西北)以叛,傉檀怕岭南有失,留大司农成公绪据守姑臧,自己率百官迂回乐都。傉檀刚一离开,焦谌、王侯等闭城反叛,合3000余户降北凉。从此,南凉失去了对河西走廊东部地区的统治,退回到湟水流域。
河西失守后,傉檀未能吸取教训,仍用兵伐北凉,结果屡战屡败。沮渠蒙逊得南凉河西之地后,也不满足,南侵河湟,甚至在乐都附近“筑室返耕,为持久之计”,傉檀不得不先后以其子安周、染干为质,换取北凉撤军。同时,活动于河曲一带的吐谷浑觊觎南凉国土,于义熙七年(公元411年)攻占南凉浇河之地。同时,与南凉隔河对峙的西秦攻占南凉三河郡白土城(今青海民和境内)。国力虚弱的南凉仍力图兴师伐北凉为振士气,义熙九年(公元413年)4月,傉檀率兵伐北凉,被蒙逊先后败于若厚坞(青海乐都附近)、若凉(亦在乐都境内),并三次围攻乐都,傉檀以其弟为人质,蒙逊方引兵退去。至此,南凉国土大部分已被北凉、吐谷浑及西秦掠去,仅剩西平、乐都二郡及晋兴郡、广武郡部分地区,一些将士也率部叛逃,国力从此一蹶不振。
为解决经济上的困难,傉檀决意西击乙弗,以获取牛羊。义熙十年(公元414年)4月,傉檀亲率骑兵7000,西袭乙弗,大破其众,虏获牛羊40余万。此时,西秦乞伏炽磐乘虚攻入乐都,乐都以西至西平诸城也降于炽磐。南凉安西将军樊尼自西平奔告傉檀,傉檀不思急救,还欲再率军西掠契翰部,途中部众多逃散。傉檀见大势已去,令樊领纥勃、洛肱降北凉,自己降于西秦,南凉国覆亡。是年底,傉檀被炽磐鸩杀。
第四节 隋炀帝巡狩西平
隋统一中原后,曾准备灭掉吐谷浑。开皇初,隋文帝命上柱国元谐率步騎数万经鄯州(治今青海乐都)击吐谷浑。在丰利山(青海湖东)大败吐谷浑,可汗夸吕远循,其名王、公、侯30人率部归降,隋立其高宁王为河南王,统领降众。第二年,夸吕侵扰隋之西塞,文帝命凉州刺史娄子干发兵深入吐谷浑境,“杀男女万余口,二旬而还”。不久,夸吕重又控制吐谷浑全境。隋见灭吐谷浑并非易事,遂与夸吕结成友好,并数次拒绝援助其叛臣。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夸吕死,其子世伏立,上表隋文帝愿意称藩,归属于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隋文帝以帝室女光化公主嫁与世伏。次年,吐谷浑内乱,世伏被杀,其弟优允立为可汗,他依吐谷浑“兄死妻嫂”之俗,上述请允与光化公主结婚,文帝许之。白此之后,双方保持着友好关系。
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杨广杀其父自立,是为炀帝。此时,经过20多年的发展,隋朝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这为隋炀帝开疆拓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加之隋炀帝是位好大喜功的皇帝,“慨然慕秦皇、汉武之功”,立意征服北方突厥与西方吐谷浑,以交通西域,扬其国威。
大业四年(公元608年),隋炀帝命降隋的铁勒击吐谷浑以白效,于是莫何可汗从西部进击吐谷浑,伏允东走西平,并遣使向隋朝求援。隋炀帝遣观德王杨雄出浇河,许国公宇文述出西平抵临羌城,从东部夹击。吐谷浑可汗伏允见隋兵势众,遂向西遁。宇文述率兵追求,在曼头、赤水(均在今青海兴海)等城大破吐谷浑,伏允南走雪山。
隋军东撤后,伏允又恢复其故地。为彻底击溃吐谷浑,尽有赤岭以西之地,大业五年(公元609年)三月,隋炀帝亲率百官、宫妃及各路大军从长安出发,跨陇山,经陇西、袍罕,四月二十七日出临津关(今甘肃积石山县大河家),渡黄河,至西平郡(治今青海乐都)。隋炀帝巡狩西平,意味着将攻灭吐谷浑的指挥与军事部署全部置放于河湟地区。五月九日,隋炀帝大猎于拔延山(今青海化隆北马场山),长围周亘200里,以耀兵威。十四日进至长宁谷(今青海西宁北川),十六日度星岭(今青海大通景阳西北),十八日宴群臣于金山(今青海大通金娥山)。二十四日,抵浩门川(今青海大通河),渡河时桥坏,隋炀帝斩散朝大夫黄亘及督役者9人,数日后桥成,炀帝乃行。
当时,吐谷浑伏允率众据保覆袁川(今青海门源永安河谷一带)。炀帝命内史元寿南屯金山,东西连营300余里;兵部尚书段文振北屯雪山(今祁连山),东西连营300里;太仆卿杨义臣屯琵琶峡(今青海门源珠固、仙米一带),连营80里;将军张寿屯泥岭(今青海门源西大通山),欲将伏允围歼于覆袁川。伏允见势,令部属据守车我真山(今祁连黙勒山一带),自己引数十骑逃遁。五月二十六日,隋炀帝命右屯卫大将军张定和率军攻打车我真山,张定和轻敌不被甲,被吐谷浑将士射杀,副将柳武建击破车我真山吐谷浑守军,杀数百人。二十八日,吐谷浑仙头王被围,率所部男女十余万降隋。六月二日,炀帝派梁默、李琼等追击伏允,均兵败被杀。又遣卫尉卿刘权出伊吾道,左武大将军周法尚由松州道,分头合击吐谷浑,会师于青海湖,破吐谷浑都城伏俟城。伏允率2000骑南奔党项(今青海果洛)。六月八日,炀帝一行经大斗拔谷(今青海、甘肃交界的扁都口)前往张掖。十一日抵张掖。十七日登燕支山(今甘肃山丹县南),裴矩引高昌、伊吾等西域二十七国王及使臣盛装觐见,表示归顺。至此,隋炀帝西巡的目的基本达成。返回时,仍经过大斗拔谷,时遇大风雪,“士卒冻死者太半,马驴什八九,后宫妃、主或狼狈相失,与军士杂宿山间”。九月二十五日,返回长安。
隋炀帝巡狩西平,使吐谷浑“故地皆空,白西平临羌城以西,且末以东,祁连以南,雪山以北,东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皆为隋有”。隋在吐谷浑故地及归附的西域,置西海(治伏俟城)、河源(治赤水城)、鄯善(治鄯善,即古楼兰城)、且末(治且末城)四郡,每郡统县二。隋发驰刑徒徙居四郡外,还大兴屯田,以巩固新拓疆土。
大业末年,伏允乘中原大乱,率部返回故地,但是吐谷浑兴盛时期已一去不返。以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炀帝巡狩西平为标志,吐谷浑国趋于全面衰落。
第五节 唐蕃纷争
一、唐太宗至唐高宗时的唐蕃之争
贞观年间的唐蕃之争主要表现在对吐谷浑的争取上。吐蕃完成西藏境内的统一后,开始向东、向北发展。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吐蕃与吐谷浑王室联姻,双方结成了甥舅关系。贞观十年之后,因吐谷浑诺曷钵与唐联姻,导致吐蕃与吐谷浑之间关系的疏远,同时,吐蕃积极向青海地区扩张,严重损害和威胁了吐谷浑的利益,双方关系恶化。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吐谷浑内部握有实权的丞相宣王为首的亲蕃势力,不满于诺曷钵与唐结盟的政策,阴谋策划袭击弘化公主,劫持诺曷钵去吐蕃。事机泄露后,诺曷钵率轻骑到鄯城,各唐朝求援。鄯州刺史杜凤举遣部将与在鄯城的诺曷钵部下威信王“合军击丞相宣王,破之,杀其兄弟三人”,吐谷浑国内亲蕃势力受到沉重打击。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弘化公主请求人朝,唐遣左骁卫将军鲜于匡迎接公主和诺曷钵入长安,这是唐代远嫁边疆地区的15位公主中唯一回长安省亲的一位。高宗待以优礼,诺曷钵长子、次子分娶金城县主及金明县主为妻。唐极力支持吐谷浑的目的是借其防御吐蕃的东侵,使吐谷浑成为唐蕃间牢固的缓冲。然而,唐朝对吐谷浑的支持并没有减缓吐蕃势力的东扩步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松赞干布奉表求婚被拒,引兵进攻吐谷浑。吐谷浑不支,引兵青海湖北以避其锋芒。接着吐蕃大破党项、白兰诸羌,集兵20万于松州(今四川松潘)西境,唐太宗审时度势,同意与吐蕃联姻,嫁文成公主予松赞干布。
唐蕃联姻的关系显然影响到了唐与吐谷浑的关系,吐蕃与吐谷浑连年用兵,双方向唐上书各论曲直,唐朝依违其间,不能定夺,这又助长了吐蕃的攻势。唐高宗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谷浑亲吐蕃的大臣素和贵叛投吐蕃,吐蕃因此尽知吐谷浑虚实,于是集兵北进,在黄河岸边击溃吐谷浑军队,诺曷钵力不能支,便和弘化公主一起率数千帐投奔唐境凉州,并遣使向唐告急。
二、薛仁贵兵败大非川
吐蕃取得吐谷浑全境使唐蕃之间失去了缓冲,这已经给唐西境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吐蕃还策动龟兹、疏勒等西域诸国掀起声势浩大的反唐叛乱,使西域形势大变。成亨元年(公元670年),吐蕃在西域大获全胜,唐安西四镇全废,唐朝为之震动。
为遏止吐蕃北上、东进的势头,帮助诺曷钵恢复故地,唐朝共兴军10余万,以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以左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为副将,出讨吐蕃。唐军进至大非川(今青海兴海大河坝)后,薛仁贵决定留郭待封率2万人在大非岭上置栅守护辎重,主力则轻装前往乌海,实施突击。副將郭待封耻居薛仁贵之下,不受节度,违令携大量辎重缓进,结果被吐蕃20万人围攻,唐军败绩,辎重落人吐蕃手中。薛仁贵被迫退屯大非川。吐蕃大将论钦陵又召集40万大军展开对大非川的围攻,唐军因辎重尽失,进退失据,寡不敌众,全军覆灭。薛仁贵、阿史那道真、郭待封被俘。之后,薛仁贵与论钦陵约和才得以生还。
薛仁贵兵败大非川意味着唐朝没能遏止住吐蕃的扩张势头,同时也宣告吐谷浑复国希望的破灭,吐蕃不仅凭此战役巩固了对吐谷浑故地的占领,同时也奠定了进一步北上、东进的政治、军事基础。
三、从承风岭之战到赤岭分界
唐仪凤三年(公元678年),吐蕃联合西突厥向西域唐军发动攻势,为此,唐朝以中书令李敬玄兼鄯州都督,与工部尚书刘审礼统兵18万,由鄯州出击吐蕃。七月,双方初战于龙支(今青海民和),唐军获胜。刘审礼纵兵至环湖一带,结果被人论钦陵和选赞婆兄弟所领吐蕃军队围攻,刘审礼奋力死战而主将李敬玄却畏战不救。到九月,刘审礼被俘,李敬玄闻之仓皇撤退,却困于承风岭,副将黑齿常之夜袭吐蕃大营得胜,唐军才得以脱险退至鄯州。
调露二年(公元680年),赞婆和素和贵率兵3万进犯河源军,屯于良非川(今青海湟源西),与李敬玄所率唐军作战,唐军败绩。黑齿常之又夜袭良非川获胜。次年,黑齿常之在青海湖侧击败吐蕃军,“杀获二千级,获羊马数万,赞婆等单骑而遁”,唐因战功任黑齿常之为河源军经略大使,他镇御河湟军7年之久,组织屯田五千余顷,有效地遏制了吐蕃进犯陇有的势头。
到长寿元年(公元692年),唐军在西域重新夺回了吐蕃控制的龟兹、于阗、疏勒及碎叶四镇,这促使吐蕃加紧在东线陇右河西一带的攻势,并在临洮、凉州等地大败唐军。由于吐蕃内部出现纷争,曾大权在握的论钦陵及其亲党被清除,其弟赞婆等降唐,吐谷浑故部投唐不断,加之连年的争战,使吐蕃消耗了难以计数的人财物力,滋长了国内矛盾。为缓和国内矛盾,赞普都松芒布谋求与唐和解,遣使人唐,请求和亲。此时,唐又取得安西四镇,也希望减轻吐蕃对自己的军事压力,加之连年争战也让唐朝不堪重负,也欲通过和亲来解决两国争端。
都松芒赞去世后,幼主墀德祖赞继续请求与唐和亲。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双方达成划界协议,史称“神龙会盟”。之后,唐蕃两国间仍战事频仍,双方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人财物力,特别是处于下风的吐蕃疲于应付,急切要求息兵停战。唐玄宗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遣使臣皇甫惟明及张元方等人人蕃以探视金城公主为名,向吐蕃表达和平意愿。双方约好以赤岭(今青海日月山)为界,更不相侵。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双方在赤岭分界立碑,布告“两国和好,无相侵掠”。
四、鄯、廓二州失陷
赤岭分界后,唐蕃两国维持较为短暂的和平时期。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吐蕃出兵西域,攻破小勃律国,这极大地损害了唐在西域的利益,两国之间又展开了大规模的战事。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唐慊史孙诲和宦官赵惠琮乘吐蕃无备,矫诏领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对驻青海的吐蕃大论乞力徐军实施突袭,于青海湖北侧大破之。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吐蕃入河西,赤岭界碑被捣毁,双方关系全面恶化。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吐蕃集40万大军攻承风保至河源军,西入长宁军,浑崖峰骑将军盛希液攻破之。十二月,吐蕃军攻唐要塞振武军得手,并倾力把守,唐屡攻不克。唐军依赖有效的防御体系,屡有胜绩,并将战事从陇右推进到河曲一带。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唐朝大将哥舒翰集中兵力攻破吐蕃洪济城和大漠门城,进而收复黄河九曲之地。次年唐朝于九曲之地置洮阳(治今甘肃碌曲县一带)、浇河(治今青海贵南沙沟一带)两郡和宛秀、神策两军。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以哥舒翰为太子先锋兵马元帅,统陇右、河西及朔方大军人中原靖难。陇右、河西边备空虚,吐蕃乘机大举东进,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廓州失陷,广德元年(公元763年)鄯州亦失陷。吐蕃在10年间尽取河西、陇右之地,还于广德元年攻陷长安,并长期侵扰唐朝西境。此后,在唐将郭子仪、李晟等的奋力抵御下,吐蕃军没能再越陇山东进,但唐也无力收复河西、陇右故地。
(未完待续)